从《论语》中的“愚”字看孔子的毁誉原则

2017-05-08 17:00王聪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

王聪

摘要:《论语》中的“愚”字多出于孔子之口,用于对人物的毁誉。分析发现,孔子在评价他人时,秉持了这样的原则——着重考察该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社会实践,并充分衡量个体行为所产生的实际社会效果。该原则肯定了个人主体性的探索与追求,极好地适应了社会现实,体现出孔子对于个体发展及所处社会的强烈关照。

关键词:《论语》;孔子;愚;毁誉原则

圣人教言,繁花万朵,千载之下观千载之上,依然有着阐发未尽的深意。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中,“愚”字多出于孔子之口,用于对人物的品评毁誉。《论语》中的“愚”字,表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其一,指愚笨、浅陋、戆直,即朱熹所言“知不足而厚有余”之意;其二,代表着一种佯愚以全身、韬光而养晦的处世方式。前者用来毁誉人物时,单纯描述人物之天赋性情,后者则含有明显的褒义,对人物之行为方式加以赞扬。本文以《论语》中的“愚”字为切入点,管窥孔子对他者的毁誉原则。

一、《论语》中的“愚”

《论语》中,“愚”字首见于孔子对得意门生颜回的评价中。《论语·为政》载:“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醒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对于颜回,孔子常以赞许的口吻、给予无上的褒奖。此处孔子描述颜回有听授而无问难,与师长意志从不相违,仿若昏聩无知、毫无主见的愚人。然而考察颜回私下的言行,则动静之间皆能实践师长的教诲,并对其有所发挥,故而孔子又为他正名,称他“不愚”。《先进》篇载:“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此为孔子评判弟子性情之语。此处之高柴,字子羔,“柴也愚”指的是子羔为人愚笨而戆直。“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履。往来过之,足不履影。启蛰不杀,方长不折。执亲之丧,未尝见齿。是高柴之行也。”据《家语》所载,子羔走路脚不会踩到别人的影子,不杀蛰伏刚醒的虫子,不攀折正在生长的草木,为亲人守丧没有言笑,忠厚纯正的形象跃然纸上。而在这种性情的引导下,子羔日常处事之循规蹈矩可见一斑,自带憨直之气,稍显愚钝,故而孔子为其下断语,称其为“愚”。

颜回之“不愚”、子羔之“愚”,皆属“愚”字常态意义下,孔子对弟子天赋性情的不同评定。《阳货》篇载:“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无论古今,“知”与“愚”似乎都该两相对立,寓有褒贬。但在孔子口中,“愚”与“知”的界限在某些场合下被轻而易举地打破了。《公冶长》篇记载了孔子对于卫大夫宁武子的评价,“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作为一位处世有道的大夫,当形势好转,对宁武子有利时,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为家国政治竭力尽忠。反之,他就退居幕后或处处装傻,以便等待时机。此处“知”与“愚”相对,分别指代治理国家的智谋和佯愚的处世态度。在孔子看来,邦国有道时,汲汲世务、彰显智谋之“知”是可以做到的,若遇无道,韬藏其知而佯愚之“愚”则是常人难以办到的。宁武子之“愚”,即是与“愚”字一般含义不同的、甚至远远超越“知”的一种存在。可以看出,孔子对宁武子之“愚”持赞许态度。

二、孔子的毁誉原则

在“愚”与“知”的对比中,不难发现孔子在毁誉他人时,秉持了这样的态度与原则——着重考察该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社会实践,并充分衡量其行为所产生的实际社会效果。

首先,孔子着重考察被评价者的社会实践,即日常处事之作风。无论是对颜回从“愚”到“不愚”的认知变化,对子羔之“愚”的评判,抑或是对宁武子之佯愚的赞许,孔子对三者的毁誉皆建立在考察其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卫灵公》载:“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毁人誉人本是人性情之所在,但孔子以誉为主,且誉必有所试,即“试而知其美故也”。此处表明孔子自身并无称人之恶或扬人之善的意图,他褒扬人不依据他者的说辞,而是亲自体验该人的品性行为,考察其社会实践,在有所根据的基础上对人进行赞誉。《论语》记载孔子看到宰予白天睡觉,深责其为不可雕琢的朽木,并感叹:“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再次表明孔子着重考察个体之行为,对个体社会实践的看重。

其次,孔子会将评判对象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审视与考量。如上述,面對邦国有道与无道两种迥异的政治环境,宁武子选择积极出仕和佯愚自保这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处世。前者与孔子积极入世的、治国平天下的愿景相吻合,固然为孔子所推崇,但后者这般明哲保身、清以自守的行为反而令孔子更加赞叹。孔子并非教条主义者,国家无道,面对保身全生的臣子,孔子不是向他投去不忠不义的指责,而是流露出溢于言表的赞美。

把人放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去评判其知和愚,此法确实独特,但在《论语》中,这种评价人物的方式并非特例。按常理,经纶世务是仁人的担当,隐退避世则为志士所不齿。而孔子评判他人恰恰不按照常理出牌,而是紧扣个体所处的现实政治环境。故而不仅“知”与“愚”的界限可以被打破,同样的社会活动应用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在孔子这里所收获的评价也大不相同。孔子在点评另外两位人物时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在政治清明和黑暗这两种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史鱼皆是直言直行。邦国有道时施展本领固然为孔子所赞赏,但无道时不知敛藏,孔子却不甚赞同。相比于“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却仅获一“直”字为其刚直不阿做结语的史鱼,在孔子看来,政治清明时就当官,反之则隐退藏身的蘧伯玉显然更担得起“君子”之称。二者的对比显示出孔子在毁誉他人时,对人物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的看重。

再次,孔子在毁誉人物时,会充分衡量个体行为所产生的实际的社会效果。《宪问》中记载了孔子和子路、子贡关于管仲之功过的两次讨论。子路和子贡秉持相同意见,认为管仲在公子纠与桓公的兄弟相争中,没有为落败的公子纠殉死尽忠,反而去辅佐齐桓公,即是不忠不义的背叛之举。不死君难,的确颇不合儒家仁义标准。但孔子却极其肯定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的功业,盛赞他为百姓带来的福祉,认为管仲有功而无罪,堪称仁人。

知易行难,伦理道德若不付诸行动,对社会的稳定用处不大。道德和价值的标尺时有改变、没有定准,子路与子贡从一般意义上的仁义标准出发,为管仲贴上忘君事仇的标签。而孔子看重的则是其治国安民的实践,着重考察其在社会活动中的功与过。管仲没有为愚忠而自经沟渎,而是将聪明才智善加运用,造福于民。因而孔子未要求管仲拘于小节小信、禁锢于一家一姓的愚忠,而是肯定了他所取得的客观巨大功业。从对管仲的评价中,不难看出孔子通达知变的思想,在毁誉人物时关照人物身处的社会环境,结合个体的社会实践及效果,给予客观精当的评价。

三、该原则的现实意蕴

孔子热衷于伦理道德的建构与完美人格的追求,《论语》一书为我们呈现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格局:作为外在行为规范的“礼”和作为内在精神原则的“仁”相结合,并以圣人作为超现实的理想人格的典范,以君子作为现世的理想人格标杆,以期达到仁义礼知信的完美统一。孔子不断修炼自我、砥砺众人,竭力推崇这种完美的人格。

然而真正理想化的人格何其难遇,整部《论语》中提及“君子”之处多达五十,但孔子除对子产、南宫适、遽伯玉寥寥几人赞以君子之名外,更多的是不断针对完美人格的修炼而提出严苛要求。“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颠沛流离之时依然能做到心不违仁,这是孔子心中的真君子。然而就连被孔子称赞最多的高徒颜回,也仅能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做到心不违仁,其他大多数人则是“日月至焉而已”。

正因完美的人格难以寻觅,回过头看孔子的毁誉原则,更能体会该原则背后,孔子对个体发展及所处社会的热切关照。孔子向来不专谈道德心性,他推崇入世,倡导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故而孔子口中的完美人格,不仅是道德修身的楷模,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他们更多地承担着教化的意义,背负治国救民的重担。如前文所述的管仲,若严格依照儒家仁义标准,他有相当大的人格缺陷。《八佾》中,孔子毫不留情地贬损管仲气量狭小、不知节俭、不知礼节。而《宪问》中,当子路与子贡就这些缺点对管仲之“仁”提出质疑时,孔子的态度却发生了大转变,他赞赏管仲并为其辩说。前后的自相矛盾其实自有道理,前者涉及人物性情与日常作风,后者则关乎功业文章、民众福祉,孔子这般评说,是从大处着眼,不拘泥于小节。

不难看出,相比于自己所建构的完美人格标准,孔子的毁誉原则显得宽松许多。究其原因,则是其所处社会礼崩乐坏、战乱频仍,需要大量仁人志士“以实事呈实功”,进行自我实现,恢复天下正道。故而孔子在对他人进行毁誉时,着重考察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社会实践,在看似严苛的道德评价标准的背后,秉持着较为宽松灵活的毁誉原则,该原則留给每个个体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对其所处社会的关照亦是强烈的。一方面,它不完全照搬君子、圣人的完美人格标准,而是肯定了个人主体性的探索,无论是仕与隐、抑或尽忠与择新主之间的抉择,都满足了个体的意志自足;另一方面,该原则以社会环境为大前提,极好地适应了社会现实。在满足个体意志自足的同时,着重考察个体行为在当时环境下的意义、看重个体对所处乱世作出的功绩。“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无道,孔子不仅自身背负使命,更希望愈来愈多的人以实际功业来匡正天下。孔子并非庸碌书生,身处乱世,相信他比旁人看得更清,个体修养唯有在实践中激发和展现出来,才能生发出现实意义,于世道有所补救。

参考文献:

[1][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魏]王肃注、廖明春、邹新明点校《孔子家语》,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

[4]孙熙国、孟洁《孔子“知”论及其现代价值》,《文史哲》,2003,1.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