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世界一流加大开放融合努力打造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浙江品牌”

2017-05-10 08:33丁宏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警务公安国际化

□丁宏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本刊专稿 主持人:郭建华

瞄准世界一流加大开放融合努力打造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浙江品牌”

□丁宏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近年来,浙江警察学院着力打造人才培养、教育训练、服务实战三大涉外平台,教育国际化初具规模。把握时代大势,回应实战需求,必须进一步确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的理念,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警务人才为出发点,以深度融入公安实战为着力点,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宽领域”的公安国际合作教育体系,努力打造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浙江品牌”。

开放融合;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浙江品牌

近年来,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公安中心工作,服务国际执法合作”的工作思路,浙江警察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积极开展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党的十八大后提出“新型国际关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1]为国际执法合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警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把握时代大势,回应实战需求,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确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的理念,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警务人才为出发点,以深度融入公安实战为着力点,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宽领域”的公安国际合作教育体系,努力打造“国际化警务人才培养、涉外警察教育训练、服务公安国合实战”三位一体的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浙江品牌”。

一、深刻认识形势发展,科学规划,整合资源

当前世界正处于“变”“乱”交替叠加的大变局中,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秉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理念,正前所未有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不仅对国际性议题提出“中国方案”和“中国主张”,还逐步为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3]在国际事务、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新形势新情况下,执法安全合作既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新的历史方位决定着新的历史使命,新的历史使命需要新的历史担当。侵害国家利益和涉我犯罪活动蔓延到哪里,国际反恐、预防和控制跨国犯罪、境外追逃、海外公民利益保护、国际执法合作等警务工作就必须延伸到哪里,涉外警务人才培养、国际执法能力建设、涉外理论研究等相应支撑工作就必须跟进到哪里。

(一)明确自身定位。公安院校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涉外教育训练、对外合作交流、涉外理论研究等领域有着实务部门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当前,我国国际警务执法合作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现实也是最亟需解决的是国际警务执法合作人才的问题。[4]为此,我校积极研判、主动应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明确自身定位,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全面服务国际执法合作,力争成为我国公安国合工作的人才培养、能力建设、信息研判、技术创新与智力支持的重要基地。

(二)做好顶层设计。我校分析形势发展,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谋划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一是系统总结“十二五”教育国际化建设发展情况,提出了提质升级的发展思路;二是学习领会新精神,明确树立“教育公共外交”的战略思路;三是调研商讨达共识,先后赴相关职能部门、各级公安机关,以及兄弟院校开展调研,组织多轮专题讨论,积极征求意见形成最终方案。

(三)切实加强领导。学校主要领导科学部署、全面协调、系统推进教育训练国际化工作,努力做到规划优先安排、资源优先配置、经费优先保障、工作优先支持,举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统筹推进外警培训、国际合作、引智项目等各项工作。

(四)统筹整合资源。校内通盘整合力量组建国际学院,并成立东盟非传统安全领域研究中心及区域反恐战略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与人员配备。校外与各级公安机关建立协作工作机制,与全省公安机关建立紧密伙伴关系,组织业务骨干参与教学、开发课程、开展交流。通过涉外警务专业建设、援外培训、留学生培养、国际警务交流等工作,有效服务国际执法合作。

二、扎实搭建有效平台,培养人才,服务实战

教育国际化并非朝夕之事,亦非空口白谈,需要周密部署和统筹规划。纵观国内外教育国际化的实现路径与成功经验,主要依赖于以下三方面:成熟的学历教育体系,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系统的实战指导理念。我校自本世纪初开始教育国际化的探索,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与发展,人才培养、教育训练、服务实战三大国际合作教育平台日趋规范化、体系化、实战化(如下图)。

教育国际化平台体系图

(一)打造国际化警务人才培养平台。一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我校先后与英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十余所知名高校与警察培训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在领导互访、教师互派、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实质性的交流,特别是与美国山姆·休斯顿州立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签订了双学位人才培养项目,开创了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先河。二是加强师资能力建设。从2015年起学校实施青年教师“双五计划”,即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每年选派5名优秀教师和有发展潜力、有研究能力的青年博士,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做访问学者,以此来打造未来学术领军人物。三是推动国际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我校积极承办各类专业性国际学术会议,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联系引进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学交流。每年举办一届“警察与科学”国际讲坛,逐步形成品牌效应,为中国警界提供了新视野、带来了新理念,成为公安工作的重要“信息源”和“思想库”。四是积极开展“走出去”工程。规范出国(境)各项管理制度,创造条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仅2016年我校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就达127人次,如我校派出30名学生赴欧参加为期30天的“国际比较研究”研修项目,受到新华社、意大利当地主流媒体的关注。五是着力推进涉外警务专业建设。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开设涉外警务专业,2014年该专业被列入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依托国家级、省级“国际警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重要平台,逐步形成“以卓越国际警务合作人才为培养目标,以中外合作、校局合作为培养方式,以国际化师资团队为保障,以国内外警务实习基地为平台,以学科交叉、多元文化、团队精神为特色的多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夯实涉外教育训练平台。2006年起,先后有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等近100个国家(地区)的中高级执法官员来我校进行各类专业培训与业务交流活动。除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保障外,我校结合执法行业特色和浙江公安工作优势,精心设计培训与交流主题,并通过与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知名企业的校企合作以及与实战部门的校局合作,不断加强优质专业的课程建设与项目开发,获得培训学员与国外同行的一致好评。同时,我校注重发展留学生教育,于2011年获得留学生招收资格,2013年招收首位学历留学生,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学历留学生招生资格的公安院校。留学生招生规模和办学层次逐年发展,至今共有来自土耳其、美国、意大利、韩国、刚果(金)、科摩罗、莫桑比克、老挝等近十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进行语言学习或接受本科学历学习。我校高度重视留学生的人才培养,精心设计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鼓励外国留学生参加校园活动,加入校园社团,融入校园文化;建立外国留学生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讨论研究有关工作,不断加强留学生管理的规范化、合理化与精细化。

(三)构建国际合作服务支撑平台。一是信息应用。在上级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建成国际执法合作工作室,高质量地完成交办的各类案件信息处理工作。二是智力支持。受上级公安机关委托完成大量资料收集与翻译工作。我校教师主持或承担了多项公安部重大研究项目,组织骨干教师编写《国外警务信息简讯》,供公安决策参考。三是参与实战。按照“科学谋划、主动对接、全面参与、专业高效”的思路,充分发挥学校多语种人才及专业优势,深度融入公安实战。在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我校全力服务大会涉外安保及翻译等工作,因表现突出,多位老师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和获得先进个人等奖励。

三、紧紧瞄准世界一流,开放融合,提升能力

面对公安工作国际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学校以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制定了“海外伙伴推进、教师骨干海外培养、学生海外培养、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国外智力、国际化品牌课程建设、来华留学生培养、涉外警务教育训练、国际化智库建设、国际形象推进”等十大行动计划,全力做好以下“五个进一步”,打造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浙江品牌”。

(一)进一步树立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新理念新思维。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使学校教师干部深刻理解教育在国家外交战略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牢固树立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意识,提高对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位、内涵及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服务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加强公安工作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战略思维。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教育对外开放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国际学院具体承担教育国际化的组织、管理、指导、协调工作,形成全校一盘棋,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协力推进我校教育国际化的大发展。三是加强建章立制,逐步健全和完善我校教育国际化的规章制度,规范因公出国(境)、留学生管理、涉外培训、外事接待等流程,为我校教育国际化打造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创造廉洁高效的运作机制,营造积极和谐的发展氛围。四是加强品牌建设,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大力传播品牌文化,运用多种途径加强宣传和推介浙江经验,不断提升在国内公安院校中的重要影响力与示范辐射作用。

(二)进一步提升对外交流合作的层次与水平。一是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结合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需要,稳步推进学术骨干海外培养工作,配合学校“双五计划”重点选派一批有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到海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科研、访学交流,出台政策重点支持学有成就的优秀学者参加国际学术组织,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国际交流能力。加大外国文教专家和留学归国人员的聘用工作,积极做好海外高端人才的引进工作。逐步推进与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国际刑警组织、欧洲警察组织、国际移民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的合作关系,创造机会选派语言能力强、业务熟悉的骨干教师赴国际组织工作,培养熟悉国际组织运行规则,能够熟练开展国际执法合作的人才。加大管理人员出国交流的力度,重点加强与国外警察院校或设有相近专业的高等院校的交流,不断提升其理论水平、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二是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深化国际合作卓越警务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全校各院系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平台,选派优秀本科生赴合作院校学习,开展合作研究、教学互联、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建设等深层次、实质性合作,加强专业的国际化程度。重点加快涉外警务专业国际化建设进程,形成“严格的生源选拔——科学的教育培养——完善的后续培训”的培养机制,并以需求为导向,探索订单式服务,着力培养国际组织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等,以满足国际执法合作需求。三是提升学科建设的国际化水平。依托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分层次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国际化,重点与国际知名院校,世界排名靠前的专业,世界著名研究机构及实验室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及科研人员参与高端国际合作项目,建立高水平交叉学科的国际科研合作平台、联合实验室。邀请相关领域国际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交流,鼓励主办或承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积极推动教师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开阔专业视野,提升学术水平,增强学校影响力。

(三)进一步探索公安院校留学生教育新模式。充分利用中国政府、浙江省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政策,适度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不断优化留学生生源国别结构,重点提升留学生质量层次。主要招收来自各国警察部门的留学生,适度控制语言生培养规模,主要接收学历教育留学生的语言预科教育,同时,积极拓展本科学历以上教育,争取硕士留学生培养资格。留学生培养要避免“一刀切”的粗放型做法,根据各国不同情况,采取区别性留学政策。可针对不同国家警察部门的需求,在高等教育政策许可的情况下,灵活地设计课程体系、培训方式、培训周期等,如采取“2+2”或“3+1”模式,面授、网络远程授课等多途径学历培养形式。留学生课程体系在保证语言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加大中国元素的教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文学的教育和教学,传

D631

:A

:1674-3040(2017)02-0005-04

2017-03-08

丁宏,浙江警察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猜你喜欢
警务公安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新形势下警务战术指挥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探究警务战术的本质、知识生成与运用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