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5-12 08:01冯艳贺晶
中国性科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子宫出血米非司酮效果分析

冯艳 贺晶

[摘要]目的:主要研究米非司酮治疗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24例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62例,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62例患者给予安宫黄体酮口服进行治疗,实验组的62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口服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3.2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組患者有10例(16.1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45%(4/6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24.19%(15/62),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治疗顽固性功能性子宫的治疗效果很明显,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出血;效果分析

妇科临床上的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由于体内生殖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功能异常,导致患者的子宫出现异常出血的现象,临床上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临床上用米非司酮治疗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好,能尽快缓解患者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少。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米非司酮治疗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24例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62例,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年龄45-56岁,平均(48.6±2.4)岁,病程1~3年,平均(1.2±0.4)年。患者中,42例增生期子宫内膜,40例单纯性子宫内膜,26例混合型子宫内膜,16例分泌不足。入选患者均符合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诊断标准,且患者入院后均得到确诊。两组患者的病史、年龄等方面的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都表现为经期的时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延长,月经周期没有规律性、在月经期间其经血量比以往多以及确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在近期内没有接受过任何激素类药物的治疗,没有严重的心、肝、肾等疾病。所有患者在进行本次研究前,均知晓本次研究并同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排除因其他器质性病变原因而导致的子宫出血的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的62例患者给予口服安宫黄体酮进行治疗,实验组的62例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02)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在诊断刮宫的半个月后开始口服安宫黄体酮(北京北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562)进行治疗,口服服药,80mg/次,1次/d,连用10d,若观察到对照组患者的阴道还是没有止血,继续出血,则在15d后继续采用安宫黄体酮进行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实验组的患者在诊断性刮宫后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采用口服服药,睡前服,10mg/次,1次/d,连用1个月。若实验组的阴道出血控制效果比较好,则可以将米非司酮的服药剂量减半,5mg/次,1次/d,睡前服药,连用3个月。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的情况,其中治疗效果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治愈、有效和无效。痊愈:经过药物治疗1周内患者的阴道出血现象消失,患者的月经有规律、月经量正常以及月经的经期恢复正常,在后期的随访时间内没有出现复发;有效:经过药物治疗10d后患者的阴道出血现象有明显的改善,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月经开始有规律、月经量正常以及月经的经期恢复正常,随访期间内没有出现复发;无效:经过药物治疗10d后,患者的阴道还是出血异常,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人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治疗后的复发情况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有4例出现复发,对照组患者有15例出现复发,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

3.讨论

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在妇科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引起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分别为机体的内部原因和生活环境的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是患者体内生殖神经的内分泌功能失调所导致子宫的功能性出血,外部原因主要有患者生活环境、压力、心理方面的负担等方面的影响,患者出现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表现为月经周期开始没有规律,经过一段时间的闭经后又开始出现阴道出血等现象,而且在月经期间患者的流血量比平时要多,月经持续的时间也没有规律性,出血严重的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贫血、失血过多而休克等现象。

安宫黄体酮是临床上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药物,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孕妇的先兆流产,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的患者,出现功能性闭经的患者以及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等等。安宫黄体酮是一种孕激素类的药物,主要是采用皮下注射,可以增强孕激素类药物的有效活性,患者如果长期采用肌内注射,其在治疗妇科的某些疾病方面效果突出,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因为激素失衡的原因而导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闭经等。但目前也有相关临床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此药物在治疗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方面的效果不是很明显。米非司酮是属于孕酮受体阻滞剂,临床上可用于抗糖皮质激素,此药物对孕酮受体的亲和力很强,但是没有孕酮的活性。有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米非司酮对于人体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作用于人体的下丘脑,产生抑制黄体生成素的生成和释放的作用,另一方面,米非司酮可以直接对垂体产生作用,抑制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释放的目的。患者在使用米非司酮后,能够加速体内残存卵泡的萎缩,让其加快凋亡的速度从而实现闭经的。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的抗孕激素药物,在体内与孕激素互相竞争孕激素受体,米非司酮与孕激素受体相结合减少孕激素与孕激素受体的结合量,刺激并发挥抗孕激素的效果。同时还能有效的延长患者的排卯时间,抑制卵泡的发育,加快卵泡的萎缩,从而达到快速止血的治疗效果。

本次通过对比两组的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3.2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有10例(16.1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45%(4/6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24.19%(15/62),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综上所述,采用米非司酮治疗顽固性功能性子宫的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子宫出血米非司酮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为何子宫出血没了规律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