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句子题

2017-05-13 11:10杨崇国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连贯花青素蓝色

杨崇国

很多同学以为补写句子题弹性很大,有着很充足的发挥空间,跟着前面一句往下写,只要大致是那个意思就行了。他们不知道这是一个综合性题型,是以语言连贯为表象,以压缩、概括、仿写和推断续写为手段的。且命题者往往故意设置陷阱,引导能力不足者走入误区。

怎么办?好办,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就关注哪里。这里我们就来透彻认识这个题型的性质。

这个题型之所以被定位为综合性题型,就是因为每补写一个句子,都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能力。具体运用什么知识能力,那就要看备补写的句子所处的位置和它所担负的任务了。我们要知道,一段话就是一个严谨的整体,句与句之间环环相扣,每一句都各司其职。

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

例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017年全国百校第二次大联考卷)

文化,作一个形象的比喻, ① 。有源头活水,有支流汇入,一路奔腾向海,会穿行峡谷掀起巨浪,也会 ② ,沉淀下河床,滋养出沃野,哺育出勃勃生机。理解文化, ③ 、其流有势、其去有向,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赓续文化的基因。

分析 这段话总体上是拿河水来比喻文化,使我们更加容易理解文化的发展形态。

①处待补句应该从前后推知。据前,可以确定要补写一个比喻句,而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必须是“文化”;据后,可以确定喻体为“河”。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成立了,因此这个句子可以有不同的文字呈现:

A. 可喻之为河; B. 可以比作河; C. 就好比是一条河。

这段文字在①处本来的句子为A项,要想准确到这个最佳答案,又需要仿写的能力,因为后面的句子大都整齐且有文言意味。当然,宽一点儿的话,BC项也可以得分。

②处待补句也需要用到推断和仿写的能力。首先从意思上做推断,根据前句,推断出这一句应该补写的是河流的另一种状态;然后仿写,“会”“也会”暗示我们这个句子的对称性,因此这个句子没有什么弹性:途经平原静水深流。不对称的算不上完美答案,不能得满分。

③处待补句首先要考虑如何与前面一句连上,这就有一个推断续写的过程,因为这里是拿河来比喻文化,要理解文化,就要理解河,据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句照应前一句,形成“理解……就要理解……”的句式;从后面两句来看,“其流”“其去”暗示了这句也应该是“其”什么起头,这就属于仿写了;再看本段第二句“有源头活水,有支流汇入,一路奔腾向海”,就知道还差一个“源”字,于是得出结论:

就需要理解其水有源。

例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分布在液泡内的细胞液中,能够决定花的红色、蓝色、紫色等颜色的差别,这是因为花青素 ① :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时则是紫色。更令人惊奇的是 ② ,比如一种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究其原因,就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发生了变化, ③ ,从而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

分析 这段话总体上是介绍花青素的特点与花的颜色变化的关系。①处待补句是在总说花青素能够决定花的红色、蓝色、紫色等颜色差别的原因,对前面而言它是解说句,对后面而言它是统领句,答案在后面的句子。“酸性”“碱性”“中性”怎么概括?“中性”后面有一个“环境”,可以概括。“红色”“蓝色”“紫色”都是“颜色”,可以概括。于是得出答案:

(花青素)在不同环境中会形成不同颜色。

②处待补句也是一个统领句,统领后面的例子,对前面而言是更进一层,答案也在后面的句子。“比如”是在举例说明,由例子反过来推知观点,这是一种语言能力。“牵牛花”前面加上“一种”这个限制,说明不是所有的花都是这样;“清晨”“之后”“最后”表明是在一天之内的变化。于是,答案就出来了:

有些花的顏色可以一日数变。

③处待补句从其位置看,是解说原因中的一句。解说原因有三句,是一个连环递进的句式,待补的这一句在中间搭桥,根据全段的中心,一看就知道说的应该是“花青素”。于是得出答案:

花青素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你看,这可不是一个“接着写”就能完成的任务,有时答案的弹性很小,甚至会没有弹性。

归纳 为了同学们能够不再走入误区,把这个题型简单化,下面给大家提供一段口诀:

补写句子不轻松,整个语段装心中。逻辑关系须清楚,要靠分析不靠蒙。待补句子担何责,所在位置寻迷踪。若为统领须概括,管到哪里了然于胸。得出结论须压缩,合几为一方为终。承前解说得顺溜,前后文意一脉通。就像迷路靠路标,找句参考是正宗。句式语气要注意,协调一致显文风。推断能力最关键,推出答案真英雄。

练习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① ,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 ② ,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像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 ③(诗句) ”的奇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①教师更应像一个导游。(这个答案没有弹性) ②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这个答案有一点儿弹性,但“适时做解说”不能少) ③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个答案没有任何弹性)

猜你喜欢
连贯花青素蓝色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蓝色的祝愿
蓝色的祝愿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原花青素B2通过Akt/FoxO4通路拮抗内皮细胞衰老的实验研究
蓝色使命
花青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GST-π表达的影响
蓝色的五月
山楸梅浆果中花青素提取方法的优化和测定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