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

2017-05-13 11:09袁跃
首席财务官 2016年4期
关键词:深圳供应链农产品

袁跃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大有可为,而互联网及数据处理技术等运用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旗下B2B及B2C交易平台运营效率。

“青菜比肉贵”、“菜价无底线”在朋友圈里不绝于耳,春節期间拔得头彩的深圳香菜1公斤47元,似乎一夜之间吃得起香菜的都成了土豪,节后菜价回落,但整体来看,仍然比平时高出五成左右。

气温回暖后,菜价不仅没有下跌,反而再度上演一波小高峰。进入三月中旬以来,中国很多城市菜价并未和往年那样逐渐走低,反而再度上涨,同比增速已近40%。剖析中国“菜篮子”越来越贵、越来越重的谜底,春节过后蔬菜价格打破以往规律是因为南方蔬菜货源供应紧缺。年前南方蔬菜主产区遭遇历年来罕见低温雨雪天气,导致蔬菜减产,收购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带动市场蔬菜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从长期来看,政府相关部门关键是要做好信息保障工作,抓好蔬菜等农产品产销统筹,加强蔬菜流通体系建设,并在物流、仓储以及流通方面降低成本。

深圳农产品公司财务中心总经理俞浩对《首席财务官》表示:“农产品批发始终是薄利行业,随着国际巨头杀人中国农产品市场,现在竞争越发惨烈,面临这严峻挑战,怎么让自身的硬件和软件最大化的适应需求,适应竞争带来的冲击,从聚集人气到场内农产品物流的迅速流转和各类信息的及时更新,我们正在不断的自我改变中,以灵活多样的电子结算手段、为从事农产品批发的业主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的融资创新和内外合一的抗击打优势的绿色交易理念,来力求降低农产品批发、流转成本,在公司自身能掌控的布局下,从融资的一点一滴着手,切实为咱们中国百姓的菜篮子减负。”

以小博大

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000061)是深交所唯一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业务为主的上市公司,年度总交易额超过1500亿元,约占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总额的10%,旗下批发市场农副产品年度总交易量超过2500万吨,在深圳、上海等20多个大中城市经营管理超过40家综合农产品实体批发市场和网上交易市场。

“打造完备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保障农产品充足供应,其价格才能稳定。”俞浩向记者介绍,在围绕着实体市场业务运作需求基础上,深圳农产品公司大力拓展金融服务、食品安全检测、冷链仓储等配套服务及电商业务。目前已形成4家B2B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前海农产品交易所、2家B2C生鲜电商在内的多渠道线上平台,配套相继投资设立了海吉星检测、农产品融资担保、农产品小额贷款、海吉星环保等公司为农产品批发交易提供增值服务,农批流通领域旗舰初成。

在公司既有的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的基础上,怎样以小博大,牵住盘活千亿农产品批发的牛鼻子?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外资企业、A股上市公司历练多年的俞浩,结合国内的切实情况和公司自身的业务发展需要,会同业务部门,经过苦苦思索之后。开始全力策划实体市场现货农产品分类别、分品种的电子交易,统筹全链条供应链金融业务,完成《供应链金融整体方案框架》、《供应链金融整体方案》和《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推广方案》,积极推进供应链金融的落地。通过试点单位测试,俞浩和团队一道进一步修订了方案。

对于供应链金融的尝试,俞浩语速轻快地表示: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大有可为,而互联网及数据处理技术等运用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旗下B2B及B2C交易平台运营效率,因为农产品批发的互联网金融,事关国计民生,它始终都是朝阳产业,离不开资金的实际流转、支付和供应链金融、线下实体业主的积极介入,也离不开技术、资源整合的支持。冷链、物流、配送加工等农产品互联网发展的未来趋势还有很多想象的空间,专业市场内的交易目前基本为现货现款交割,而上游的供应商、中间的批发经营商以及下游采购商均存在融资困难。“这需要我们静心观察、思考,农产品做到最后,取胜的是谁能最终盘活供业链,运营涉及从原产地一直到终端的每个环节,而不仅仅是产品的运营。从长远看,对接每一个客户,关键是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去帮助他们解决各种融资问题。以创新的思维去为客户提供最便捷的服务。虽然许多银行提供了农产品整体供应链业务,但在业务中能否真正实现信息流、农产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控制,能否对整个产业链的交易对象和合作伙伴,市场地位和供应链管理水平进行关注跟踪,实现真正的供应链管理和融资,银行往往难以独立解决,只有当批发市场和银行合作,这一难题方可随之化解。因为我们能够时时了解到批发业主的真实经营情况,也就化解了放贷的潜在风险,三位一体,依靠彼此信赖搭建起的平台就是业主的家,这样的供应链金融,不再是独撑大粱。而是靠着兄弟般的合作之力,一起让资金流顺畅流淌,滋养企业的生命活力,辐射全国,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价格降落伞

深耕农产品批发26年的深圳农产品公司管理层在不离不弃中发现,农业本质上还是弱质产业,特别是传统农业,在销售价格下降和生产成本抬升的双重挤压下,比较效益很低,利润空间很小。

近年来,针对农产品产地贮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环节设施简陋、损失严重,国家启动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有力推动了农民增收,稳定了市场供应。然而,由于贮藏和初加工能力仍与实际需求差距巨大,每年农产品产后损失超过3000亿元。相当于1.5亿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被浪费。可事实却是,从经纪人、一级批发商、二批、三批、餐厅、菜市场多个流通链条的层层剥皮,如何打破僵局,降低风险,缩短层层剥皮,让田间地头的农产品从农民手中快速流转到消费者的手中?

面对中国农业的相对落后现状,深圳农产品公司从创立之初,就从农产品线下深挖市场,一如既往地打造农批流通领域综合平台,2000年开始从深圳出发,异地拓展版图,以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为轴心,向二线城市天津、成都、南昌、长沙、西安等深度布局,引领行业升级。

据测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采取基地直供、厂家直销模式。商户成本能降低10-20%。在渐行渐远的布局中,深圳农产品公司慢慢打造出自己独到的生存模式,搭建农产品物流平台,进入物流交易平台的食品,中心扎口检验、检测,并协助政府做好食品安全工作,2012年农产品公司与商务部共同建立了电子追溯系统平台。以位于深圳的平湖海吉星农产品国际物流园为例,日检测达到每天200批次的检测量,要求必须做到每批次抽样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单。在两大专业市场果品、蔬菜入口处建立了快检室,产品检测情况每天在市场内的200多个显示屏中滚动显示,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中间环节,降低经营风险和交易价格。

对于深圳农产品公司全国的成功布局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的配套部署,俞浩坦言:“在农业转型的关键期,作为农产品批发的龙头企业,我们不能在原地打转,自身的转型必须有各种各样的创新思维,才能提升软件和硬件,和政府积极合作,用好政府的政策支持,这些降落伞式的强强合作,会有效降低运营的风险成本,积极推进企业的战略布局,而这些离不开企业自身有效的资金管理。”

盘活资金

2016年3月21日上午9点,以通讯表决方式,深圳农产品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董事会以13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审议通过了《关于为参股公司武汉海吉星公司提供借款的议案》。鉴于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委托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司发放专项用于公司旗下武汉城市圈海吉星农产品集散中心项目金额为5,000万元、期限15年的股东借款;公司同意将该款项专项借款予参股公司武汉城市圈海吉星农产品物流有限公司用于武汉项目,借款期限亦为15年,资金占用成本按国开发展基金委托国家开发银行给予公司的股东借款利率计算,武汉海吉星公司按季度支付资金占用成本,按还款计划分期归还本金。

对于每一笔宝贵的融来的资金,怎样确保能用在刀刃上并及时归还?俞浩耐心地解释说:“随着集团内部资金集中管理工作的深化,我们结合内部资金融通工作的管理的升级,为提高集团内部下属企业在财务、资金方面的诚信意识,适时地推出了《企业财务诚信档案管理办法》,从会计基础规范管理、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资金有偿运用及履约、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多个维度按年对下属企业实施跟踪管理,建立诚信档案。跟踪结果与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的奖惩相结合,对下属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旨在强化下属企业在集团内部资金运用、合同履约、会计信息准确度、风险意识,以适当的资源配置和政策倾斜,激发下属企业积极向上,配合公司的战略管控以实现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经过两年的跟踪评级实践,公司下属企业的财务诚信表现均有实质的提升,全集团控股企业会计基礎规范化年年全部达标、内部借贷无逾期,资金有偿使用支付率100%。”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深圳农产品公司控股企业已全部参与集团资金归集,归集资金覆盖面达100%,日均归集率90%,近三年年平均实现归集资金净收益近3000万元。为归集资金保驾护航的是一一艺术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在深圳农产品公司耕耘七年的俞浩告诉记者:“组织建立集团资金管理系列制度,确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搭建集团资金管理平台,针对不同类型企业采用不同资金管控措施,结合下属二级企业权属情况,分步骤、差异化管理集团内部成员企业的资金。通过资金归集和科学运营管理,既降低了公司大额资金分散存放的财务风险,保障财务安全,又会为公司创造较好的效益。”

对于所率领的财务中心连续三年获得深圳农产品公司全集团进步奖和贡献奖,俞浩并不在意,她更为关注的是能让自身所在的企业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让百姓的菜篮子负担轻一点儿。

猜你喜欢
深圳供应链农产品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当下深圳,魅力何在?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深圳改革叙事起点:
感应电机的直接速度控制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第二届深圳时装周永不止步的时尚舞台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
农产品争奇斗艳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