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儿童生活 学会自主表达

2017-05-18 10:28张虹
教师·上 2017年4期
关键词:个性化习作爷爷

张虹

记实作文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事,表自我之意,抒自我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笔下生辉。

1.习作命题,贴近生活

叶圣陶先生指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可见,习作是学生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之一,也应该是他们抒发个性情感最自由的天地。可是,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有一些教师不管学生有无兴趣与感受,写人就写“值得学习的人”,记事就记“有意义的事” 。学生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沿着教师的思路去选材、确立中心,可能会出现胡编乱造,或对范文改头换面,这样做会约束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觉得无材料可写。由于缺乏老师需要的所謂的“有意义的事”,学生写作时只好编写作文,如写“老师”主题就写老师如何带病上课,写“母爱”主题就编妈妈冒着大雨送伞。总之,学生表达的不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使他们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作文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写属于儿童自己的生活。

如以“我不想 XX”的作文题,充分贴近儿童的生活,因为生活中学生也有许多的无奈,于是就有学生在习作中倾诉:学习钢琴三个年头,年年考级苦死我了,不仅老师严格要求压力大,爸妈还经常唠叨“我花了多少钱,如果你不努力练,考不过,钱不是白花了”,这些都让我心烦,我不想参加钢琴考级。这就是学生在生活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可谓情真意切。

小学阶段的习作就是表达内心体验,展示个性情感的自由地,其“价值观”取向教师只要稍作指点即可,不能作为习作教学的硬性指标要求。因此,习作教学指导要让学生自由表达,倾吐真情。

2.习作思维,自我选择

小学生习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在文章的生成过程中,思维活动一直贯穿始终,并处于核心地位。没有个性化的思维,也就不可能有个性化的事件、语言和情感,一句话也就没有个性化的习作。

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对生活的情趣视而不见;不是生活不够丰富,而是对生活中的体验启而不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受制于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习作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反映,更是他们个人积累的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心灵体验出发,让他们尽情地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用真实的事件展现自己的语言个性,放飞心灵,写“自己想说的话”。

如一位学生在《台风来了》的作文中写道:天上的乌云兄弟好像脾气不是太好,不知闹了啥矛盾,兄弟们开始打起“口水战”来。“吧嗒吧嗒”几滴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在一旁看热闹的风爷爷,耍起调皮劲来,把“口水”吹得到处都是。我刚开窗透气,风爷爷把“口水”刷地一下全喷到我脸上来,害我满脸是口水,可狼狈呢!风爷爷则幸灾乐祸地跑了,不一会儿,一场大雨“哗啦哗啦”地下起来,准是风爷爷和雨婆婆吵架了。这段文字用把乌云翻滚比作闹矛盾,把风刮着雨比作风爷爷耍调皮劲,把下大雨比作风爷爷和雨婆婆吵架,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下雨的情景,富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这里,学生独特的思维已经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展示的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内心世界,展现的是自己个性化的表达。

3.习作构思,不拘一格

同一种事物,由于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他们想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课标“有创意地表达”就为学生的习作构思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当然,“有创意地表达”其形式创新并不是片面地追求形式主义。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打好写作基础的前提下,大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给文章寻找一个最有利于表达而又最符合自己个性的外部形式,更好地展示自己独特的写作个性。

如一次写《家乡的小吃——清汤粉》的作文,由于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思考不一样,他们表达的方法也不一样,有的以介绍的方式来写家乡的清汤粉加工过程以及色、味,等等。

这样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表达的方法,给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习作语言,童真童趣

儿童是天才的“语言学家”和“诗人”,他们在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套只属于他们的话语系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富有童真童趣的话语,虽然不丰富但很生动,不够规范但有创意,不精确但足以描述他们的生活。我们要尊重他们的表达习惯,肯定、欣赏他们,鼓励儿童把原汁原味的儿童话语写到文章中去。对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中所犯的错误,要持宽容的态度,不要让生动的“童言”变为成人的话语,只有这样,儿童作文才能多姿多彩,富有灵性与活力。

如一位学生在《堵车》的作文中写道:车一辆连着一辆,紧紧咬着,差点没吻上,后面的车又叫起那烦恼的喇叭声,好像在说:“喂,前面的快点走啊!”前面的车好像在说:“没办法啊,要不你飞过去吧!”……这段语言小作者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来描写堵车的场面,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真正表现了“童言”,体现了童趣。虽然语言不太成熟,甚至幼稚,但都是孩子们富有幻想、朝气的语言。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回到真实生活去选取有真实体验的事件,用自己喜欢、熟悉的表达方式进行个性化表达真实体验和情感,让他们自由抒发童心,享受习作的成功与快乐。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个性化习作爷爷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