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教研组建设的研究

2017-05-18 08:24朱兰华
教师·上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研活动小学体育

朱兰华

摘 要:当前,随着教育向“深水区”发展,课程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对于体现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地区的整体教研水平的教研组建设却相对滞后发展,有鉴于此,笔者通过对地区教研组建设的现状展开调查并做精准的分析,尝试建构促进教研组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研活动;教研组建设

一、教研组建设的意义

教研组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学校某一学科成员的集合。教研组建设质量的好坏会影响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教研组的建设对于学科发展乃至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素养有积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但是当前教研组的建设还没有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足够重视,教研组规范化建设迫在眉睫。

二、当前教研组建设现状的研究与分析

(1)大部分学校没有摆正体育教研组的位置,也没有充分发挥和体现体育学科教研组长的价值。学生的体育发展取决于体育教师的指导,教师是教学任务的完成者,而体育教研组长从整体上来说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设计师”和“领路人”,因为他要认真研究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特征和学生的实际制订出体育学科活动的计划,并落实在任课教师的具体行动上,因此广大体育教师身上的担子会越来越重了,這势必会在教学工作组织管理上体现出教研组长的地位和价值。

(2)教研活动组织流于形式,过于简单化,学校疲于应付组织检查,缺乏对教研组建设的重视和正确认识。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科研水平提升的关键,大部分教师把教研活动等同于集体备课,还有体育教师把教研活动等同于写文章,做课题研究,其实教研活动高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解决某项教学任务,是解决某个问题,而教研活动是高级形态的教学研究活动。广大体育教师应该揭开教研活动神秘的面纱,正确认识教研活动,积极参与研究活动。研究活动是来自于教学实际的需求;来自于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来自于优秀教师内心的呼唤。通过研究活动揭示教学活动的内涵和本质的东西,它可能是教学活动中某个疑难问题的专题研讨,也可能是教学方法的选择的研修,它更具有育人的效果,它对完善教师形成系统全面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提升和促进。

(3)教研活动目的的功利化,搞形象工程,是教研组建设中的一股歪风。时下的教研活动确实有功利化趋向,关注的是教研活动开展与否,而不注重教研活动开展的质量,这样的教研活动纯粹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考评和检查,教研组的成员都是在做好好先生,教研活动也敷衍了事,这必将限制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其本质上是轻教研,却没有注重教研活动的内涵发展。

(4)教研活动没有规范化开展,甚至有些学校缺乏教研组建设相关的规范与制度。“不以规矩,无能成方圆”,教研组同样需要一套管理制度和考评体系,否则,教研组建设就缺乏了相应的监督和约束。制度建设是管理学中重要的有机构成,在对教研组没有更好的考评方案的情况下,管理制度的制定对保障教研组活动是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

三、教研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的对策

(1)教研组建设要突出教研组的位置,摆正教研组长的地位。由教研组长制订出教研计划,扎实有序地开展各项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要体现本质内涵的发展,教研活动的内涵发展关注的是教师发展的内在价值和内在利益,教研活动不仅是完成一件件任务,而是通过完成任务来总结其内在本质的规律属性,形成规律,以便更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2)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要务实,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依据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的理念,教研活动的内容更加广泛,它包括体育与健康的教材内容,也包含校本课程的内容,教研活动形式更加灵活。教研形式包括教学反思、教学研讨、各级各类专题研讨、体育沙龙等,活动记录要详细记录,积累教研组教研资源。

(3)教研组建设要依托有效的载体和名师引导实现有效发展。教研活动不是个体的活动、单一的行动,要实现教研组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名师引领的作用,教研组长要带好头,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促进学校之间乃至校际之间教研组互动交流。

(4)教研组的建设需要辅之以制度配套建设。制度的修订要科学,能更好地为教研活动建设保驾护航,制度是保障,制度是避免教研活动边缘化和随机化的重要举措,在现代社会,不管是哪一个行业,要想做出成绩,都要有规范和制度,这就是管理学中的制度建设的意义和价值体现。

教研组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出台政策给予积极地引导和支持,教育主管部门要理清思路,采取有力的举措进行教研组建设的帮扶,当然教研组全体成员也应该意识到教研组活动的规范化开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新形势下的呼唤。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三棵树分校)

猜你喜欢
教研活动小学体育
专题研究:为教研活动打开另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