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非正式学习空间研究与反思

2017-05-19 07:05邢兆连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灵活性

邢兆连

摘 要: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学楼的组成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以走廊连接教室、教室与教室并排的方式设计的,而不是从学生交流的角度思考的,这种设计手法会减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展开。大学的课程设置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同学交流、小组讨论完成作业,所以应该有大量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存在。

关键词:非正式学习空间;学生自主学习;灵活性

一、引 言

设计学院总体分为A、B、C三个区,A区是教学区,B区是办公区,C区是实验室等,B、C两个区位于同一条线上,由中厅分隔,A区和B、C两个区域通过走廊连接,整个平面呈现H形。

设计学院的每个教室都是一排排整齐的桌子面朝黑板,课堂上几乎不会产生讨论,信息单方面从老师这里获取。而作业的完成上需要大量的小组调研、同学之间的交流。在这种模式下,非正式学习空间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学生需要更宽敞明亮的场所用以思考、讨论。

二、利用四象限法则对设计学院

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分布进行研究

对设计学院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分布进行研究,本文借用Lennie Scott-Webber 博士创立的四象限理论进行分析。这个理论框架的四个象限分别是私人、独处,公共、独处,私人、共享,以及公共、共享。分割这四个象限的轴线带变了声音和视觉私密度的要求。

(一)私人、独处——专心致志学习

在私人、独处这个象限里面一般是最投入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寻找一个既不被别人打扰,又能够独处、专心思考的小空间。

设计学院私人独处的小空间上几乎没有,所以在周六周天等没有课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每个教室都被使用,但是每个教室都只有一两个人,刚到的同学却会因为没有空教室烦恼。这就造成了一个矛盾。

此类问题上势必要在大空间里划分小空间。在这种空间里面,视觉上的私密性应该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眼不见为净,看不到多余的事物就自然會沉静下来。再者是安静的环境,没有嘈杂的声音人的精力才会集中;其次还需要产生围合的空间、自然光线的引入、无线网络以及电源。

(二)公共、独处——接受他人监督的独自学习

在公共、独处这个象限内的人热爱学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不喜欢自己独处,希望能在群体之中接受到别人的监督,余光能够看到别人的存在,听到一些微小的杂音。

设计学院里面的公共、独处的空间就是一楼的研究生自习室,二楼的公共自习室和五楼的图书阅览室,这三个空间面积够大,并且都提供了一个相对安静环境。

这种学习状态需要创造一个让多人共处但又互不打扰的环境,这就得在一个宽敞舒适的空间。首先要明白事实上人们希望被看到,但是要安静,并且支持对空间的暂时占有;其次还要提供可移动的椅子、人工光线、自然光、配备电源以及数据网络。

(三)私人、共享——共同讨论方案的小组学习

在私人、共享这个象限内的一般是一群人,他们面对面一起讨论方案、交流想法,有时还需要投影仪等电子设备的辅助。

设计学院里面的私人、共享的空间主要是一些工作室及小型会议室,私密性足够,同时又有一张可以多人讨论的大长桌。

小组讨论需要交流,所以能够面对面坐的座椅必不可少;其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避免外界打扰,支持对于空间的“暂时的所有权”;再者还要提供电子投影设备、人工光源、配备电源以及数据网络。

(四)公共、共享——公共活动/开放的群体学习

在公共、共享这个象限内所产生的活动多为临时聚集、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家具要能够随时改变摆放的形式,适应不同的讨论方式。讨论的时间可长可短,人数可多可少,这种空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设计学院里面的公共、共享的空间有二楼的一个交流区,三楼咖啡厅和一楼报告厅前的一个停留空间。这几处空间非常开敞,即停即走,并且有能够停留的桌椅。

可变性、开放性是这类空间的特点,半封闭空间支持对空间的“暂时的所有权”,能够满足不同活动的要求,需提供人工照明、电子投影设备、电源和网络。

(五)分析小结

结合四个象限对设计学院空间分析发现,设计学院能够私人独处的学习空间甚少,需要增加。能够公共共享的空间也较少,难以形成较浓的学术气氛,具有私人共享性质的会议室、工作室对学生的开放度不够,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讨论空间。

三、非正式空间存在的问题整理及分析

对非正式学习空间的使用情况上,总结的问题如下:1.缺少空调、舒适的座椅、贩卖机等设备;2.缺少教师指导;3.动手操作的学习较少;4.缺少娱乐休闲。

四、对设计学院非正式学习空间进行改进的方案设计

根据对设计学院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分类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具备哪些类型空间,缺少哪些类型空间。结合汇总的使用中的问题,笔者对设计学院的非正式学习空间提出改进方案。

(一)设计定位

1.设计目标

(1)根据不用的分类设立开放的交流场所、独自学习的安静环境、共享资源的学习空间

(2)充分利用校园内部的闲置空间

(3)为学习者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休息场所

(4)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具体功能

(1)提供舒适照明设备及插座,便于学生长时间停留

(2)24小时开放,并且设置自动贩卖机出售饮料、轻食

(3)提供网络、计算机等信息查找方式

(4)使用多媒体,便于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

(5)设立能够进行适当娱乐活动的乒乓球桌、台球桌

(二)设计构思展示

1.私人独处空间的添加

将二楼、三楼、四楼C区北面这个被废弃的连廊充分利用,因其不作为主要的交通空间,并且拥有良好的采光,所以非常适合改造成为一个以私人、独处为性格的学习空间,通过隔板的简单分隔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空间,并提供相关的设备支持,如空调、饮水机、照明设备、电源插座等。

2.公共共享空间的设立

将四楼B、C两个区交界的空间,二楼、五楼电梯口前面的闲置空间设立成为一个具有公共、共享性质的公共活动、群体学习场地,添置圆形桌椅、沙发、多媒体设备、饮水机等。

3.私人共享空间的设置

将A区最西面楼梯内这个空间进行改造,由于其形成了一个4.3×7.6米的长方形空间,很适合添加一张长桌,使其作为一个具有私人、共享性质的、适合小组共同讨论方案的空间。

五、结语

通过理论地分析设计学院的非正式学习空间分布状况,发现了现在空间分布状态中的问题,提供给个人独处的学习时间过少,并且缺少能够方便沟通停留的公共空间;所以在最后提出了重新设计那些未被充分利用的空间的方法,创造出更多适合学生学习交流的空间,从而增强整个设计学院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陆蓉蓉.校园非正式学习空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2]陈向东,许山杉,王青.蒋中望.从课堂到草坪——校园学习空间连续体的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王青.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

猜你喜欢
学生自主学习灵活性
钢包精炼炉(LF)作为可削减负荷的灵活性评估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基于SVD可操作度指标的机械臂灵活性分析
更纯粹的功能却带来更强的灵活性ESOTERIC第一极品N-03T
中职市场营销行动导向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浅谈高中生物导学案的编制
浅议高速公路灵活性设计
关于城市道路弯道超高灵活性设计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