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颅内血肿患者综合护理干预40例效果评价*

2017-05-19 05:30刘玉芳胡世颉宋立婷
陕西医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血肿有效率发生率

王 毓,刘玉芳,陈 法,蔡 芳,胡世颉△,宋立婷

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 (西安 710032),2.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710004)

·临床护理·

急性颅内血肿患者综合护理干预40例效果评价*

王 毓1,刘玉芳1,陈 法1,蔡 芳1,胡世颉1△,宋立婷2

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 (西安 710032),2.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710004)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 (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 (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 (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急性脑内血肿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颅脑外伤主要由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而引起,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其中以颅内血肿最多见、最危险[1]。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急性脑内血肿患者80例,分组进行综合护理,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急性脑内血肿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头颅CT检查确认,均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8~77岁,平均(46.5±6.1)岁。交通伤23例,坠落伤11例,钝器伤6例;硬膜下血肿18例,硬膜外血肿13例,混合血肿7例,脑内血肿2例。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6~78岁,平均(45.8±5.3)岁。交通伤21例,坠落伤12例,钝器伤7例。硬膜下血肿16例,硬膜外血肿14例,混合血肿8例,脑内血肿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指导、病情监测、术后护理、用药指导等。观察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①基础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基础体征,包括意识、脉搏、呼吸、瞳孔、血压等,每30 min1次;要确保皮肤清洁,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防止发生压疮;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对于切开气管的患者,则要进行雾化吸入,对于昏迷患者,要帮助其排出呼吸道痰液;保持房间的整洁、安静及舒适。②心理护理:在整个围术期中,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告知其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和家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③穿刺针和引流管护理:一般穿刺针与穿刺部位保持水平,引流袋要低于穿刺部位,穿刺针和引流管应固定妥当,转换患者位置时,要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注意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注意是否有出血倾向。④康复护理:有些患者会出现记忆、语言、肢体等功能障碍,当其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可对其进行康复训练指导。⑤并发症护理:注意观察胃液颜色、大便性状,查看是否有胃出血;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头痛或加重,有无脑水肿等,了解患者的脑内压是否升高,有无再出血。

3 疗效评价 ①治愈:血肿全部消失,脑内压正常;②有效:血肿部分消失,脑内压正常;③无效:血肿依然存在,脑内压未降或有所升高。总有效率为痊愈率与有效率之和。护理满意度分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表进行统计和分析。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3,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2。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3,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见表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2,P<0.05)。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讨 论

发生急性脑损伤后,脑内出血会迅速聚集在颅腔中,随着出血加重,体积聚集达到一定程度后,血肿会迅速形成,并在72h内引起颅内压升高,或者脑疝形成,脑组织因受到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就叫脑内血肿[2]。脑内血肿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约占有10%,在重型颅脑损伤约占45%[3]。脑内血肿患者的脑实质严重受损,昏迷状况会由浅逐渐变深,血肿很容易压迫到脑内重要功能区,导致患者预后状况差。当外伤引发脑内血肿后,最大的危险是脑内压升高引起脑疝,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手术清除,可显著改善预后。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恢复也非常重要。

综合护理模式是一种全面的护理方案,不是单纯的关注患者身体健康,同时也注重患者心理状态;综合性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外在和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解决和预防,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并行心理护理及术前、术中、术后的用药指导等全方位的护理干预[4]。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提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围手术期急性脑内血肿患者有重要作用,可以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 廖伟华,李秀葵.综合护理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3):1997-1998.

[2] 凌飞燕.综合护理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8(8):780-782.

[3] 黄雪莲.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 7(6):556-558.

[4] 张 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内血肿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5,16(6):88-90.

(收稿:2016-12-20)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2015SF030)

脑内出血/护理 @综合性护理干预

R743.34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7.05.058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血肿有效率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