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世界”这本教科书

2017-05-20 16:57陈文静刘秋泉
湖南教育·中 2017年4期
关键词:世界评价课程

陈文静 刘秋泉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制定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使更多孩子成就梦想。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根本的落脚点在“人的现代化”,也就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培养出拥有“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与载体。为此,记者专访了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专家库专家姜平。

记者: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弱……与国外的学生比,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经常被诟病。基于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姜平:2001年,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首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设置为必修课,并以平均每周三课时的课时量进入学校常态课程设置,当时被称为本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难点、亮点。

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被纳入国家课程计划,它担负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课程综合化、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这门课程让学生走出课本、超越课堂、突破传统知识的授受方式,去掉罩在学生学习上的“玻璃罩”,将教育植根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有勇气也有能力直面自己的生活,通过多样化的实践学习和体验学习,培养学生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的个性倾向和初步能力,使他们能够关心人类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形成健康积极的个性品质,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跳得更高、飞得更远。可以说,这门课程与当前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外延是非常契合的,是使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在实践中落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

记者: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那么,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

姜华: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概括起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不是特定的和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个人的学习、生活和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境和实际问题。内容上向自然环境、现实的生活领域以及社会活动领域扩展,其选择完全是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兴趣和直接经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不是以单一的学科知识为中心,而是以学生的心理水平、学习兴趣、社会生活以及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为基础设计学习内容,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重要特征。

记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与其他学科衔接和整合?

姜平:作为独立形态的课程,其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它像一个超大型的吸盘,把各门学科知识进行综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目标设计时,过分注重知识目标,缺乏完整性;内容方面,从某单一学科拓展,缺乏综合性;课程实施过程中,随意性较大,缺乏基本行为规范和科学性;更严重的是条块分割,综合实践活动四个指定内容领域不能整合等。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认为要从四个维度开发课程内容:一是从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二是从学校的特色出发;三是从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出发;四是综合、延伸、重组学科领域知识。

同时,我们特别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一方面,在任意一个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将各学科的知识技能进行重组、拓展和延伸。另一方面,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活动与学科中的活动整合。例如,一堂以“水”为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阐述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用报告、表演、设计图纸等形式来表达。经过引导,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上交的作业丰富多彩,有的写出了关于世界水能的报告,有的设计了净化污水的净化器,有的利用水的物理、化学特征设计出计时器、动力机等。而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重组、提升并应用于实践,同样可开发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特别要强调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担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科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引领学校课程文化的变革。十多年来,该课程自身建设日趋完善,尤其是该课程以问题为中心,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合作、体验性学习,应该广泛推广到学科教学中。学科教学应多开展问题导学学习,课程实施方式要突破传统课堂、突破学科界限,不断走向综合、开放、实践。

记者: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线耕耘了多年,又是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专家库专家,您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和落实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姜平: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之初,的确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没有现成的实施经验,综合实践活动怎样在中小学全面开课?没有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从何而来?没有考试,综合实践活动如何评价?尤其是如何建立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队伍和争取相关的机制保障,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突出的问题。

为了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我们想了很多办法。第一步,成立区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研究课题组,并聘请课程研究中心专家担任学术指导。同时,聘请有关领域专家、企业家、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第二步,开展长期的、多种形式的、与常态实施融合在一起的系统研训。

通过多年努力,我们建立了一支比较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还提升了其专业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按照綜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实施教学,并不断反思教学行为,教育观念和方式都发生了根本转变。二是形成了反思性实践能力。三是教师合作研讨的氛围逐渐形成。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教师“团体指导”“协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促进了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特长教师的合作交往,学校内教师交流研讨、片组之间的教师交流研讨活动机制逐步建立起来。

关于课程实施的机制保障问题,在此我提出几点希望:一是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尽快出台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专业成长的政策,诸如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职称评定系列、加强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督导等。

记者:在一些学校和地区,综合社会实践竟成了“盖章作业”,如何增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真正把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姜平:综合社会实践成了“盖章作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课程实施条块分割所致,另一方面,评价制度不健全也是重要原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设置的经验性课程,要判断实施效果如何,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来实现。

其实,早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之初,我还是开福区的一名教研员,那时就开始了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的研究,很好地解决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过程中要解决的三个问题:评价什么———活动目标;依据什么———评价标准;怎样评价———评价方法。首先,我们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结合实际研制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目标体系。其中以能力目标为核心,提出了七大核心能力目标,并分年段细化了这些目标,以此为依据,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中考评价方案。今天看来,这些目标体系与当前的核心素养是非常契合的。此外,我们探索了丰富的过程性评价方法,建立了一种以成长记录袋为依托的“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2004年,我们进行了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中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尝试。 2009年,我们研制了《湖南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业水平考查指导纲要》。一些学校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材料、研究成果及时上传至网络平台,这些都是很好的举措。遗憾的是一些学校乃至一些地区没有真正地认识这门课程,实施和评价都流于形式,好好的经都给念歪了。为此,我们不仅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广普及,还要建立指导行为规范,促进该课程规范实施,同时加强科学评价的指导,真正落实课程实施。

记者: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还提出要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而高考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衔接?

姜平:可以说,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因此,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衔接,就是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结果运用于中考、高考,真正发挥评价的效能。这应该也是我国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今年的湖南省教育工作会也提出,要尽快制定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稳妥推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改革试点。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研制初中學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改革实施办法。

记者: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未来有何期待?

姜平:我们经常说,世界是孩子们的教科书。那么如何让孩子们用好“世界”这本教科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恰恰为此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路径。我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中小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管理和督导,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状况纳入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将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发展状况的评价结果作为高中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同时,协调中小学与青少年宫、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场所的关系,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真正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到每一所学校。

猜你喜欢
世界评价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