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中的亲情观

2017-05-22 16:39王苗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伊利亚特英雄主义亲情

王苗

摘要:《伊利亚特》是一部充满着光辉和力量的文学巨著,其中交织了亲情,爱情,友情等多种丰富的情感。其中,史诗中亲情的情感特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重家世观念;亲人聚少离多;望子成龙意愿强烈。荷马时代的亲情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特點,与这个时代的英雄主义价值观以及社会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亲情;英雄主义;社会状况

《伊利亚特》是被称为“光辉熠熠的文学太阳”的伟大的盲世人荷马所作,荷马在史实的基础上描写了特洛伊战争第十年中几个星期的活动。史诗以阿基里斯和阿伽门农的争吵开始,以赫克托耳的葬礼结束。全书交织丰富、细腻、真挚的情感,其中多出表现亲子之间的感情。亲情是一个家庭内部最重要的纽带,家庭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通过对《伊利亚特》中亲情的探究,我们能够更加的了解那个时代的风貌。

一、《伊利亚特》中亲情的情感特点

(一)重家世观念

《伊利亚特》的故事发生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族群关系还没有消失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书中人物的言谈、态度和看法。在书中,我们经常看到“阿特柔斯之子”“拉埃尔特斯之子”“提丢斯之子”的称谓。在第四卷中阿伽门农斥责狄奥墨得斯“可惜儿子只会花言巧语,远不及父亲勇猛。”头盔闪亮的赫托克尔也说:“为父亲,也为我自己争得巨大的荣誉,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一贯的作风。”而且,“在《伊利亚特》文本中,我们所熟悉的英雄们一旦出场,他们都会很自然地吟唱出他们的族谱名号、光辉历史、家族荣誉以及他们父辈的英雄事迹,而这些吟唱都是伴着激情昂扬与自豪的语气,将英雄们的荣誉感表露无遗。” [1]一方面,这种家世观念深深地镌刻着“英雄”的色彩,父辈的勇气和品质理应传递到后代身上,一脉相承,否则就会遭到唾弃。但是也出现子女要求依仗父母亲的力量的情况。在第一卷中阿基琉斯想他高贵的母亲祈祷“我的母亲,既然你生下一个短命的儿郎,那俄林波斯山上炸响雷的宙斯便至少应该让我获得荣誉,但他却连一丁点儿都不给。现在,阿特柔斯之子、强有力的阿伽门农侮辱了我,夺走了我的份礼,霸为己有。”母亲听到他的呼唤后,阿基琉斯又说“你,如果有这个能力,要保护亲生的儿子,你可直奔俄林波斯,祈求宙斯帮忙。”这都打上了浓重的族群烙印。

(二)望子成龙意愿强烈

家庭的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而望子成龙是各种教育观念中最普遍的一种,在荷马笔下的社会中已经深入人心,父母都希望自己的成为英雄,“因为这是对其人生的奖赏和证明。家世、财富和威力是英雄追求的主题,而他自身也成为勇气、耐力、力量和美的理想化身。”[2]第六卷中,光荣的希波洛科斯之子说:“父亲让我来到特洛亚,再三嘱咐,要我勇敢战斗,以求建功立业,不至于辱没了我的祖先。”赫克托尔与妻子话别时,对天神祈祷“让我的孩子以后也像我一样威武勇敢。”福尼克斯对阿基琉斯说:“你付吩咐我,让我教导你如何成为雄辩家,如何敢作敢为。”年迈的佩琉斯也激励儿子要做一个最勇敢、最杰出的勇士。“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在书中,也有父母不舍儿子在战场杀敌的情节。赫克托尔的父母满脸热泪的向儿子哭诉:“我的孩子啊!可怜可怜你得亲生父母吧……只求你不要同那个可怕的人单打独斗”在第十一卷中,佩尔科特人墨罗普斯的两个儿子也未听从父亲的劝阻,毅然上了沙场。所以“荷马史诗中的英雄更多体现的是自由的个人主义,但他们的伟大之处,正是成功地将独立的精神品格与集体主义协调集于一身。这是古希腊人理想生存状态的构想和企盼,具有终极性的精神追求,并因而具有了超越民族和时代的重大意义。”[3]

(三)聚少离多

在这部战争史诗中,将士出门在外,“妻子和儿女站在家中,热切地期盼丈夫和夫妻回归故土”是生活的常态。狄奥墨得斯也说“关于我的父亲提丢斯,我没什么印象,因为在他去参加攻打忒拜的战役时,我还只是个婴孩。”可见,战争成为当时家庭最主要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一)社会状况

亲情是社会的微观体现。“在原始的氏族社会,氏族和部落是以血缘关系为特征,即胞族、家族、部族而存在的。人们的道德观念也以这种血缘关系为出发点,一切以忠实家族血亲的组长为正确,而且只要是维护家族利益的都是正确。”[4]

(二)英雄主义价值观

在神的时代,命运是无法逃避的,但古希腊人却并不甘心被命运驱使,这使得他们在战争中面前更愿意奋力一搏。正如“那么在有限的时日内, 如何发挥最大潜能,成为受人景仰的英雄而非碌碌无为的凡人, 成为英雄们首先考虑的问题。”[5]因此,对“英雄”的追求就成为那个时代的亲情中最大的特点,并融入于亲子的交往中。

总之,《伊利亚特》中的亲情体现着形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民风社风的根基和社会的基础。为我们理解荷马笔下的时代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

参考文献:

[1]马兰.当代中国《伊利亚特》研究综述[J].东北师范大学,2013,5:17.

[2]甄桂英.《伊利亚特》中英雄荣誉观的体现[J].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4.

[3]陈娜.伊利亚特中的英雄主义解析[J].艺海,2010,5,15:144.

[4]张程.从《伊利亚特》看古希腊社会生活图景[J].文学界:文学评论,2010(09):49.

[5]包中.伊利亚特中的“勇气”主题初探[J].文艺评论,2008(01):142.

猜你喜欢
伊利亚特英雄主义亲情
永不凋零的亲情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伊利亚特》背后的命运解读
性别视角下人物形象审美差异化分析——以《伊利亚特》为例
清明话亲情
消解英雄主义:反讽与直观——《骑兵军》阅读启示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