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九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辅导策略

2017-05-27 16:19傅英
关键词:心理辅导数学学习

傅英

摘 要:九年级部分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存在困难,这种困难一部分在于知识点的掌握上、解题方法的灵活应用上有所欠缺,更多的困难来自数学学习心理上的障碍。本文着重探究九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辅导策略。

关键词:数学学习;九年级学生;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051-1

十多年的一线教育教学的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心理素质对学生取得成绩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特别对于临近中考的九年级学生,心理上的比拼也是决定中考胜败的重要因素。若在九年级复习的关键阶段能在梳理夯实知识点的同时,探究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问题,并及时加以辅导,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一、从数学成绩看

1.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

(1)在肯定这类学生已有的数学成绩和数学学习态度的同时,帮助他们正确分析自身存在的数学学习问题,如:过于注重分数;数学成绩波动大;不能正确面对较难的题目;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从而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欠深入;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等。

(2)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力,如:勇于面对挫折、在“逆境”中能冷静地分析问题、及时修正错误。

(3)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适当削弱过强的学习动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数学成绩中等或偏下的学生

(1)这类学生的特点是:数学明显是薄弱学科,数学成绩较差但始终没有放弃,数学学习态度认真。虽然他们在数学学习上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数学成绩常常不能令人满意。在数学学习心理上表现为耐挫力薄弱,情绪波动大,特别在考试时易出现过于紧张或焦躁的心理。

(2)针对这些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弱和学习能力较低的实际状况,首先要帮助其弥补知识点上的缺漏;要指导其具体的数学学习方法,如:数学学习时间如何安排、填空题如何训练、上课如何记笔记、课后如何对薄弱知识点作针对性的补习等等具体到中考数学复习的各个环节,并及时督促和检查其执行情况。这些对提高数学成绩都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3)在数学成绩有所提高的基础上,再对这类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必然水到渠成。对这类学生心理辅导的原则是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支持。想办法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及时地对他们的学习成果给予表扬,帮助他们逐渐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4)抓住重点心理辅导时机。一是在考试前后,考前帮助他们分析目前数学学习进步的现状,缓解紧张的心理情绪;考后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分析差距,再提出具体的学习策略,消除学生自责、自卑等消极的想法。二是在数学成绩连续下降或不见起色的时候,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与鞭策,稳定情绪,鼓舞斗志。

3.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

(1)这类学生主要表现为数学学习态度很不端正,甚至进入九年级,仍然没有认真对待数学的学习。原因在于在初一和初二的数学学习中已与班级的平均水平形成较大的差距,有些自暴自弃的心理。如果对于他们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不纠正他们数学学习的态度,不利于班级整体良好学习氛围的建立,对前面两类学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2)对于这类学生不能歧视或者让学生感觉老师放弃他们,主动接近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同样在缺漏的知识点上给予他们确实的帮助;适当降低教学要求,减少作业题量和难度;让他们多有成功的体验,逐渐消除对于数学的恐惧感。

二、从典型的心理问题看

1.惧怕数学考试。小敏性格开朗,学习非常用功,语文和英语成绩优秀,数学成绩却经常不及格,就是怕数学考试。一听说要考数学,情绪就极度紧张。考试时,考卷发下来,甚至双手颤抖,头脑一片空白,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考试频繁的九年级,这种心理状况严重影响了学习。

(1)分析原因。小敏的父母平时对她要求过高,小敏本人对考试结果过分看重,造成較大的心理压力;小敏缺乏必要的应考策略和考试技巧,造成自信心不足;考场气氛紧张,对监考老师感觉陌生,也是造成情绪过分紧张的原因。

(2)具体的心理辅导策略。首先帮助小敏正确分析考试目的。考试目的是为了检查最近一段时间的知识掌握情况,一是查漏补缺,二是便于在后续的学习中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最终是为了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其次是帮助小敏在考前做一些放松训练,预想考试的过程,想象自己如何进入考场,如何拿到考卷,如何填写姓名、答卷、检查、交卷等过程,想象得越具体越好,边想象边体验全身心放松的感觉。再有对小敏传授一些应考策略和考试技巧。

2.数学学习颇感疲劳。小明在暑假参加了校外的补习班,开学以后仍然每周安排一次家教时间,他感到精神疲乏,心里烦躁,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降低,学习进度减慢甚至停滞。

(1)分析原因。长时间繁重的学习,使小明产生的疲劳主要是心理疲劳。造成心理疲劳的原因:一是长时间学习,大脑未得到充分休息而产生保护性抑制;二是学习压力过重,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过分紧张和焦虑,造成脑的疲劳。

(2)具体的心理辅导策略。首先帮助小明分析目前各科状况,把时间花在薄弱的学科上,将优势学科暂时放一放,目的是减少学习时间,并与家长沟通,告诫家长多考虑孩子的身体与心理的承受能力,注意孩子学习心理的调节。其次指导小明自我调节疲劳。一是通过沟通了解到他喜欢体育运动,于是与他共同制定作息时间表,特别将体育运动时间安排进去。二是指导他抓紧时间休息,如课间、中午休息时间、晚自习前等,小睡十分钟都十分有效,以保证较初的学习效率。三是让小明学会精神愉快地去学习。

事实证明,心理问题的探究与辅导不能只在数学学科上做文章,需要讲一步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班级教育、各任课教师教育相结合,如何结合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数学学习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