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化学微课制作的步骤和方法

2017-05-27 18:00尚晓峰
关键词:微课制作初中化学

尚晓峰

摘 要:目前国内对“微课”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对其理论论述较少,更多的是一些微课提供者的经验总结。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是微课的学习者,同时也是开发者、创造者。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不断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的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拓宽自己的眼界。本文就以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离子共存问题》为例,探讨微课制作的步骤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微课制作;步骤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067-1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它大多以5~8分钟的短小视频呈现,主题突出,内容精简,资源容量较小,容量仅需几十兆,可下载到电脑、手机、MP4等电子终端设备上使用。微课大多由“音乐+文字+画面”组成,轻松的音乐营造了愉快的学习氛围,精简的文字聚集了学习者的注意力,精彩的视频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作为广大微课粉丝中的一员,我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牢牢把握住因需而“微”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经验和成果。那么,如何制作微课?

一、确定课题

确定课题是制作微课的首要环节和起点,科学的选题是微课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本人在教学初中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和化肥》的内容时,发现不少学生对“离子共存问题”这一知识点理解困难,这方面的练习出错率高,而这个知识点不但是这一课题内容的重点应用,而且是历年中考的必考点。于是,决定制作一个关于这一知识点的微课,让学生回家后复习巩固,加深理解。

二、资源准备

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为求本微课达到预期效果,首先必须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参照一般的教学设计,我精心构思教材概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自我检测。教学过程按照由理论到实践、化难为易的思路设计,依次为以下五个环节:进入课题、理论探究、捷径指引、实战演练、小结升华。由于“离子共存”这一知识点抽象深奥,因此,本人设计了形象直观的FLASH动画,使复分解反应中离子间生成沉淀、气体或是水的过程跃然眼前,指导学生利用生成沉淀、气体或是水来判断解答“离子共存”的题目。

教学结束前,设计了一则规律口诀来解答这一知识点——“反应物中有酸可不溶,无酸需都溶;生成物中气体、沉淀或是水三者有其一”。最后,还精选了三道针对练习,供学生看完微课后进行自我检测。

三、制作课件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本课题我采用了引导——归纳——运用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判断四组物质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来巩固已经学习过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从微观上去认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本质是构成反应物的微观粒子在溶液中形成了沉淀、气体或是水。通過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本附录(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的阅读,然后总结得出常见的会发生反应的离子对(即“七沉淀二气体一是水”)。再通过典型的离子共存习题练习,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直观逼真的课件能令教学如虎添翼,使学生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按照教学设计精心制作课件。用FLASH软件做了动画版的离子反应,使离子共存问题的变化规律一目了然。练习讲解页面配上动画,能使学生牢固掌握、灵活运用。

四、录制微视频

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常见的微视频获取方式有外拍式(借助DV等拍摄设备录制)、录屏式(通过屏幕录像软件自动录制教师对着电脑讲授的内容或操作过程,同时录制声音)、软件合成式(利用图像、动画、视频软件制作或合成动画或视频)。微课《离子共存问题》主要采用了录屏式视频获取方式,用自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录制本人对PPT的讲解:启动Camtasia Studio,选择“录制PowerPoint”。打开PPT,单击“录制”按纽,PPT就进入了放映状态。点击“单击开始录制”这一按纽,程序便开始对PPT进行视频录制了。本人一边放映PPT,一边讲解PPT上的内容。PPT放映结束后,“停止录制”,点击“生成您的录制”,选择“自定义生成设置”,勾选“创建MP3文件”,然后一直点击“下一步”,直至“完成”,视频就初步制作出来了。为增强感观效果,有必要对视频进行修饰和完善。再次开启Camtasia Studio,导入刚刚做出来的初步视频,把视频片尾的空白部分分割移除,最后,为视频的片头和片尾配上背景乐,一个精美的微视频便诞生了。

五、发布微课

发布应用是制作微课的最终目的。本人把自我检测的练习题从教学设计中分离出来,单独成一文档,连同课件、微视频一同上传到班级QQ群,布置学生周末回家复习时观看并完成其练习。然后,根据学生对该微课的使用情况及效果,对本节微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最后,把微视频与教学设计、课件、配套练习、教学反思等一起打包上传到学校网站,供老师们借鉴使用、研讨批评。

从使用后的效果看,本节微课成效显著,学生老师均收益甚多,在随后进行的两次中考模拟考试中,我班学生离子共存问题的答对率达到了90%。学生们希望,以后多提供此类资源供他们学习使用。学校科组活动时,老师们对本微课进行了研讨。他们均表示,微课能切实帮助学生攻克重点,化解难点。他们也已下载了该微课供他们的学生学习。老师们认为,微课,不但能用于学生课后复习的析难解疑,而且能用于课前预习,甚至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还能用于课堂教学,改变单一地由任课老师讲授的模式,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胡铁生,黄明燕,李明.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

猜你喜欢
微课制作初中化学
“小鱼尾鳍血液循环的观察”微信的微课制作
工科类课程的微课教学设计制作与实践
基于HTML5的视频监控微课设计浅析
浅谈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几大关键点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