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成瘾”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2017-05-30 10:48
心理与健康 2017年1期
关键词:酒瘾戒酒躯体

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会把一个喜欢喝酒的人称为病人。因为我们有着悠久的酒文化传统,关于酒的荣耀、酒的作用、酒的故事可谓汗牛充栋。中国有差不多5亿人喝酒,统计数据显示,只有少数人会最终变成酒精成瘾者。打个比方,空气中有很多感冒病毒,可是只有体质差的人,才会因此得感冒。酒瘾就像这个感冒病毒,心理适应能力不强和有人格缺陷的人,更加容易被这个病毒击倒,从而染上酒精成瘾这个病。也有国外的一些机构研究表明,环境和遗传也是导致酒精成瘾的重要因素。

其实,长期大量饮酒還可形成酒精依赖,其临床表现特点为:

1依赖者对酒的体验:开始饮酒后很快就体会到心情愉快、酒后话多,而紧张疲劳等症状全消,正是在这种体验的支配下,不间断的每日饮酒,个人对酒的渴求越来越重。

2耐受性:为达到初期饮酒的体验,饮酒量逐渐增大,病人常想处于醉酒状态,出现不讲卫生、不关心周围及家人的表现。

3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断饮时出现戒断综合征即已形成躯体依赖,这时,断饮可出现程度不一的躯体和精神症状。为满足渴求心理及避免出现戒断症状的痛苦体验,成瘾者可不顾及时间、地点及周围情况而饮酒。严重者会把饮酒变成一切活动的中心,出现四处觅酒行为,人格发生变化。

4戒断综合征:早期表现为焦虑、抑郁、恶心、呕吐、纳差、发冷、出汗、心慌、脉频不齐、眠差、噩梦等,部分患者有高血压,随着进展出现震颤、幻觉、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症状。

5躯体并发症:酒精对全身细胞均有毒性,除对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有损害外,对肝胆、胃、心、肾等亦有损害。

酒瘾其实是

一种心理疾病

科学发展到今天,很多疾病都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治疗,但酒精成瘾不能用单一病因来解释,戒酒成功的关键是克服心理渴求,也就是“心瘾”,而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消除“心瘾”、“心魔”。

一旦形成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的渴求愿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也不是仅凭意志力就可以解决的。戒酒成功的关键是克服心理渴求,也就是心瘾。

戒酒为什么如此艰难

有一个酒精成瘾的病人,他曾经戒酒很多次,最长的时间是一年没喝,可是后来过年和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喝了3杯后,又复发了。他说,这些年,反反复复地戒酒,加在一起不下20次了,最终还是没能戒掉,并且在家人朋友心中留下了很差的印象,自己都对戒酒失去信心了。

像上面这样的酒瘾患者,其实还有很多。普通人看待酒精成瘾,一般还是用“道德模式”。何为“道德模式”?就是认为这些喝酒成瘾的人之所以戒不了酒,是因为他们自己贪图享乐,思想品质差,自控力薄弱,他们有这样的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其实,很多酗酒者对酒精的需求,不仅仅是为了身体上的满足,甚至有很多重度酗酒者已经没有太多对酒精的感觉,他们更多的是对心理的需求,即“心理依赖”。

所以,对于他们的治疗,不但要有前期对酒精所致的躯体症状治疗,后期长期的心理治疗也是必须的。要把他们对于酒的心理需求,慢慢地变成对人的需求,变成在正常的社会交际中去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这样治标又治本,复发的几率才比较小。

如何戒除酒瘾?

戒酒是指酒精依赖者戒除反复和大量饮酒的恶习。对酒精依赖者进行戒酒治疗,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脱酒、康复、抗复饮。

1脱酒:为减轻酒精依赖者停饮后出现的戒断反应,给予药物治疗或控制其出现戒断反应的过程。脱酒是戒酒治疗的第一步和基础。

2康复:脱酒后,患者仍会存在心理依赖和一定的躯体依赖,对酒精的渴求反应仍要持续一段时间,所以要对酒精依赖者在脱酒基础上进行药物康复治疗,以巩固脱酒效果,降低心理依赖。

3抗复饮:是指在完成上述两个阶段后,通过药物治疗如戒酒硫、纳曲酮等提高其抗拒酒精诱惑的能力,降低酒精渴求程度和复饮率。

酒瘾其实是一种病,是可以治疗的。很多家庭深受酒瘾患者的伤害,很多家人也对他们的戒酒失去了信心,在酒瘾患者戒酒的过程中,家人、朋友应该给他们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指责;多一份沟通,少一份隔阂,让他们充分体会到社会和家庭的温暖与关心,成功达到戒酒的目标。

此外,家人还应及时咨询专业的医务人员,帮助戒酒患者处理情感问题、控制冲动,帮助患者发展其他自我的功能,让他们更好地去适应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困难,使患者的戒酒行为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只要做到早了解、早治疗,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治疗方案,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猜你喜欢
酒瘾戒酒躯体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饮酒与酒瘾
戒酒可降低房颤复发风险
现在干什么?
意外戒酒
搬家
中西医结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50例
Good Ange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