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院校机械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7-05-30 16:55王颖奇
大东方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实训教学机械加工改革

王颖奇

摘要:作为职业院校来说,主要任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为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实训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具有重要的地位;怎样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职业技能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这需要职业院校积极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而本文主要针对职业院校机械加工实训教学改革提出了合理化的意见,也分析了当前机械加工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为机械加工实训教学提供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机械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策略

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中对实用性人才的技能水平也有自己的标准。职业院校的机械加工专业教学来说,应非常重视实训教学,但是当前职业院校中实训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实训教学安排不合理,质量不高,而笔者主要针对于此,分析了职业院校机械加工实训教学进行改革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化意见,以此能够为机械加工的实训教学改革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职业院校机械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的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而制造工业在我国工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也是未来世界制造国竞争的根本。当前,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是关于制造装备以及紧密加工方面。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技术与产品使得制造业工人积极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技能。然而,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机械加工实训教学工作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要想为企业输入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学校必须加强自身实训教学工作的改革,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合理框架,从而积极提升人才教育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机械制造业人才[1]。

二、职业院校机械加工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思想指导下,以及教学模式的背景下,机械加工实训教学仅仅是分隔不同工种技能的模块来教学,彼此之间缺乏相应的联系。每位老师通过讲授形式、理实际一体化形式来上课,这种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对于学生的技能学习基础,老师的了解程度不够,这就造成老师缺乏对学生学习需求的熟悉,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均衡发展,甚至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不良影响。其次,以往的实训教学缺少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课程,而作为毕业后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综合实训内容和时间相对较少,很难适应未来的制造业的任务[2]。另外,很多模块学习都是教师自行选择,而且训练后的材料都成为废品,很难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再有,老师在实训教学方案设计上存在问题,一些职业院校的机械加工实训教学老师教学形式比较单调,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培养缺乏系统、实际的教学计划,缺乏合理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思想,不利于学生实训能力的提升。最后,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大多数的机械加工实训教师都没有得到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而且实践教学经验与阅历较少,缺乏较高的实训技能。虽然很多老师都是专业的大學毕业生,但是相应的实训教学经验比较欠缺。而“双师型”教师的学科基础与专业知识应该比较扎实,而且还需要相应的职业技术教学经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训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结合科学技术来指导实训教学,紧跟时代的步伐,掌握最新的技术与工艺,从而更好地培养机械加工人才。

三、职业院校机械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的策略探究

(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对于提出同样要求的实训教学活动,教学在备课中,应尽可能多的设计一些备选课题,让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更适合的专题,这样即使是相同的实训教学内容,学生也会产生浓厚兴趣,也会积极主动投入其中。同时,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机械加工实训教学中,按照常规,经常会开展顶尖短轴等零件的制作,但这种零件不仅形式代办,实用性也相对较低,虽然所用工艺相对简单,但往往都需要较长的制作时间。对此,教师可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认知需求,将工件制作换成木制健身锤的制作,其加工过程中往往都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且这种工件不仅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也有助于其学习兴趣的全面激发,能够促进实训教学活动更高效、顺利的开展。

例如,在钳工实训教学过程中,目前很少有技工院校以职业工种作为一个专业来招生,钳工实训一般都是机械、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实习实训模块,工具钳工实训往往都是制作一个零件为任务载体(例如钳工实训的工作任务是制作一个锤头),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通常都会给定锤子的一些基础尺寸,强调学生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完成,其中有一些部分,如工件外形的艺术性,或者是外观尺寸等,都可以完全交由学生自己设计,进而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全身心投入创新制作当中,在此过程中,有时候一些外形的艺术性其实远远超越了相关技术,能够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其更好的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同时,也可以在条件允许下,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己设计工件来进行加工。真正实现产学有机整合,在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基础上,也可以获得更大的效益。

(2)提升实训项目的设计水平,合理拓展教学内容

作为职业院校的機械加工实训教学来说,一方面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合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实训指导教师应该从教材入手,对教材内容思想进行重新审视,改变以往落后的技术内容,加强对素材、资料以及图片的广泛收集,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介绍先进的技术,注重设计的独创性,增加实训项目的教学实践,摒弃以往单调的实训技能教学,增加机械制造的学习的趣味性。比如,老师可以合理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合理设计烟灰缸、钳子以及飞机模型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联系到机械设计,合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3]。

(3)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学一体化教学体系

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完全理论教学,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机械加工实训教学需要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比如,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6或7个小组,开始不同项目的实训,而后需要进行小组之间的对调。一方面,小组之间不是机械轮换,教师需要为学生讲授实训项目;另一方面,改善了理论教学单调的教学效果,合理缩短理论教学实践,加入理论研讨项目环节。教师在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的同时,需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探索、思考实践,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练习,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此外,在每次的实训后可以激励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技巧与要点的总结,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以及概括能力的提升。

(4)改善实训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

针对当前人才的培养模式,合理制定教学计划,还要结合现实的教学情况与教学经验,进行实训课程的合理设置,安排科学的实训学时,加强对实训实验大纲的完善,改变以往纯理论教学的体系,构建科学的考核模式。另外,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与改革,在帮助学生学习现代科技的同时,应该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尤其是知识能力的培养[4]。最后,应该注重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从而能够积极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实训能力水平的提升。除此以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考核评价形式的改革。可以将考核评价分为实训记录与表现评价、实训纪律、实训总结报告、理论知识运用、操作能力等评价形式,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能够增加评价的真实性,有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地教学与培养,能够为机械实训教学提供积极的帮助。

(5)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是具有一支素质与技能水平过硬,梯队合理的一体化师资团队。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素质优良、专兼结合、专业配套、相对稳定等特征。因此,在机械加工实训教学中,应该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注重教师自身能力技术的考量,改善以往实训教师队伍的现状,作为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除了教学能力,重要考量的就是專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完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就是一个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具体途径,学校应该在经费与制度上保障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工作的积极性与成效,尽快培养结构合理、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6)构建合作教育的新模式

单一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替代灵活的现代教育模式。而作为职业院校来说,合作教育更是首选,注重校企合作,结合校内教育与企业实训能够培养更高质的技术人才。借助本地区企业的作用,构建相应的实习基地;也可以将学生输送到企业中进行一定的实践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理论实践的水平,帮助学生自身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从而能够在社会中积累相应的经验,对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5]。

结论:综上所述,针对当前的时代发展,工业改革的进行,机械加工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当前的职业院校要想改变以往的教学现狀,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应该注重教学思想的转变,注重实训教学课程的改革,合理提升的动手实践水平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应该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合理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手段,改善传统的考核模式,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能够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实用型人才,为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思煌.机械制造职业基本技能竞赛的实践与思考[J].机电技术,2017,(03):55-56.

[2]韩晓雷.基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机电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讨[J].才智,2016,(34):102-103.

[3]王清发.关于机械教学改革的重点及其难点分析[J].商,2014,(26):19-21.

[4]张小红.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法的探讨[J].教师,2012,(35):82-83.

[5]李晓微.试论减少机械加工误差提高机械加工精度[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8):71-72.

猜你喜欢
实训教学机械加工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高职商品学课程实训教学探讨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改革创新(二)
机械加工工艺中的自动化控制探讨
锯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瞧,那些改革推手
机械加工大有文章
巧用磨耗提高机械加工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