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因素及护理进展

2017-05-30 17:59祝巧鸽
大东方 2017年10期
关键词:性肺炎呼吸机插管

祝巧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后48h或原有肺部感染用呼吸机48 h后发生新的病情变化,临床高度提示为一次新的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或拔管后48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VAP的致病因素、预防及治疗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本文就造成VAP的危险因素、预防護理方法做简要综述。

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致病因素

(1)VAP发生的患者因素

①基础疾病及年龄的影响 入住ICU的患者大多数是病情危重的老年患者,营养差而且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VAP发生率增加。

②患者口咽部细菌定植的影响 正常人口咽部菌群包括可引起肺炎的致病菌,应用机械通气后,由于气管插管破坏了人体呼吸道正常的防御机制,使口咽部有定植的条件,致病菌进入下呼吸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何咏群等[1]指出患者口咽部细菌的定植和误吸是导致VAP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呼吸道细菌培养有67%与口腔细菌培养菌株相同。

③胃内pH值对VAP的影响黄德玖等[2]研究表明随着胃液pH值增加,VAP发生率增加。健康人胃内pH值<2时,基本处于无菌状态,当胃内pH值>4时,微生物可大量繁殖(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国内文献报道,老年卧床者口咽部菌株以GNB为最多,而且随着住院时间延长其变化更趋显著,导致VAP发生。

④患者的意识状态 昏迷患者常因长期卧床、咳嗽及吞咽反射消失、误吸而导致VAP发生率显著增高。昏迷患者VAP的发生率48.1%,意识清醒患者的VAP发生率为31.6% ,昏迷患者VAP发生率高于意识清醒患者。

(2)VAP发生的医源性因素

①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后,破坏了人体正常的呼吸道防御功能,失去了上呼吸道对病原菌的过滤和非特异性免疫保护作用。气管导管表面感染的细菌形成生物膜,引起远端气道栓子的形成、移位、堆积或脱落,可导致VAP的反复发生。

②气囊因素x线证实约56%气管插管患者的声门与气囊之间有明显积液存在,随着患者的呼吸,一过性气囊压力下降及体位变动、气道管径改变等,易误吸或流人下呼吸道,是早发性VAP的原因之一。

③各种侵入性操作ICU内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都是病情危重,各种导管(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等)较多(90%~100%),是VAP的诱发因素之一。

④呼吸机管路的污染呼吸机回路、雾化器的污染、冷凝水的反流均可形成气溶胶直接进入气管和肺泡,导致VAP的发生。污染的来源包括病室的空气、操作者的手、储水罐添加水、呼吸机连接管冷凝水反流等。

二、预防与护理

(1)加强危重患者营养支持 重症患者自身抵抗力差,而且机械通气患者能量消耗大,容易发生内源性感染,导致VAP发生率增高。所以要加强危重症患者营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途径。从预防的角度出发,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可最大限度减少细菌通过肠黏膜向肝脏和血液移行,维持正常肠道菌群平衡,并可预防肠黏膜绒毛萎缩引起的反流。

(2)避免不必要的气管插管 在任何时候应避免不必要的气管插管和再插管。随机研究已经证明在几种病情下选择无创正压通气有利于防止VAP的发生和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如果明确患者需要气管插管,优先选择经口插管方法。经口插管操作容易,可较快建立人工气道,减少鼻窦炎发生,但可能损伤口唇、牙齿,停留时间不宜太长。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的急、缓选择插管方法,以减少VAP的发生。

(3)重视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选择合适的漱口液有效的口腔护理是预防VAP的重要途径。在口腔护理方法的选择上,有研究表明冲洗和擦洗相结合的口腔护理方法优于常规的方法,它既保证将口腔污物从粘附位置移除,又能将污物吸引出口腔,减少了口咽部细菌的繁殖、定植菌的下漏,从而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1]。口腔护理液的选择,专家推荐可在危重症患者中常规使用洗必泰液[3]。

(4)重视体位护理体位是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姿势,适当的体位对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减少疲劳等均有良好的作用。文献表明平卧位时含菌的胃食管反流物易被吸人上呼吸道,产生继发性咽喉细菌定植,是导致VAP重要原因,为此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建议对机械通气患者应该床头抬高30一35度,有利于防止误吸,降低VAP发生率[4]。适当的体位护理在呼吸机通气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5)重视人工气道管理,注意气囊压力 加强人工气道管理及湿化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的重要措施之一。

(6)必要时吸痰,减少气道黏膜损伤 新观点认为,只有患者有吸痰需要时再操作[5] ,所以护士根据患者需要、病情、痰液的量、粘稠度、咳痰能力等实际情况决定吸引的频率。研究发现,采用翻身等胸部物理治疗后要保持侧卧8—10 min再吸痰,可达到最佳吸痰效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选择适宜的吸痰管,负压调节为13.3—20.0 kPa,减少对气道黏膜的损伤。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ICU工作人员培训ICU内危重症患者各种侵入性管道多,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护理规程;做好工作人员及外来人员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有效的洗手是预防VAP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

三、小结

机械通气的合理应用是急救医学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呼吸机是各种危重病救治中必不可少的器械。它不但可为医务工作者进一步抢救赢得更多的时间,同时给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医护人员应从每一个细节做起,熟悉掌握气管插管的指征,护理人员重视机械通气患者的体位护理,为患者选择正确的卧位,加强气管插管患者口咽部及人工气道的护理,同时加强营养提高患者免疫力是预防VAP发生的关键。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技术不断成熟,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建立一套预防VAP的诊疗和护理标准流程,真正降低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何咏群,刘志英,倪春燕,等.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1):177—179.

[2]黄德玖,伊智,周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胃液pH值得相关性研究[J].四川医学,2008,29(8):986—987.

[3]邱海波主编.ICU主治医师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78—190.

[4]蔡芬.不同體位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7):606—607.

[5]吴红,孙丽.呼吸机相关性呼肺炎的及预防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793-795.

猜你喜欢
性肺炎呼吸机插管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