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风险投资的“鱼肚理论”

2017-06-05 15:02文/汪
中国科技财富 2017年4期
关键词:鱼肚加速器风险投资

文/汪 斌

科技风险投资的“鱼肚理论”

文/汪 斌

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写过一本名为《从0到1》的书,笔者结合20余年从事高科技产业化的实践,将“从0到1”做了延伸,即“1到10”、“10到100”,并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定义为“科技成果转化‘三段论’”,也可以看作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0到1,即高校或科研院所研究出的科技成果,试制出样品,成立公司进行孵化,创业者筹资或吸引天使投资,进行小批量生产后开始走向市场。经过几年摸爬滚打,若能拿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并且年利润达到30万—50万元水平,即为达到“1”的标准。

第二阶段:从1到10,即上述部分优质高新技术企业,走进经验丰富、资源广阔和资金雄厚的“科技企业加速器”实现快速发展。企业在加速器中,充分用好用足国家各项扶持政策,享用最有效的金融扶持和企业需要的各种资源,快速复制“1”,争取在三到五年内达到“10”,即达到年利润在1000万—2000万元。笔者认为,这个阶段成功的概率要远高于“0到1”阶段。

第三阶段:从10到100,公司年利润达1000—2000万元时,融资相对容易,被上市公司并购的可能性非常大,或上新三板,或在资本的推动下做大做强直接上市。

如果一个好的科技成果最后变成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的一部分,笔者认为转化是非常成功的,就是达到了“100”。

以上即为“科技成果转化‘三段论’”,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延伸出了“科技风险投资的‘鱼肚理论’”。

从投资收益的角度讲,在“0-1”阶段,投资的企业成功后,收益倍数会很高,但成功概率非常低,因此投资收益总体不会很高,就像“鱼尾”。国家正大力提倡“双创”,涌现出不少天使投资人,值得称赞,但由于这阶段投资风险太大,投资人数量仍然偏少,因此还需要国家大力扶持。

投资“10-100”阶段,成功的可能性大,但投资者之间竞争很激烈,需要的资金量也多,资金收益倍数要小很多,总体收益就像“鱼头”。目前大部分科技项目的风险投资(VC和PE)都集中在“10-100”阶段,因此这阶段的风险投资十分成熟和繁荣。

恰恰投资“1-10”阶段,既有比“0-1”阶段大得多的成功率,又不需要“10-100”阶段的资金量,总体上投资收益的性价比高,是投资的最佳时期。若再和实力雄厚的“科技企业加速器”联手培育“1”的“好苗子”,无疑进一步降低投资的风险,让投资人得到更大的回报。这样既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事业的发展,还能实现高额利润,“吃到”肥美的“鱼肚”。以上即为“科技风险投资的‘鱼肚理论’”。

汪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家,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院长,研究员,天使投资人,籍贯安徽,民建成员;先后就读于北科大(本&博)和清华(硕),并兼任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理事、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中国知识产权运营联盟理事等职。

猜你喜欢
鱼肚加速器风险投资
莫比斯加速器众创办公空间
知识快餐店 科学加速器
风险投资企业关系嵌入与投资绩效
风险投资对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
全民小康路上的“加速器”
砂锅奶汤鱼肚
解析三鲜鱼肚
搞点鱼肚吃吃吧(一)
杀鱼
浅析风险投资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