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深融转型 激发创新活力
——对地市媒体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7-06-08 02:01
中国记者 2017年5期
关键词:留人报业人才队伍

□ 本刊特约评论员

加速深融转型 激发创新活力
——对地市媒体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 本刊特约评论员

■ 胡怀福中国报协秘书长

融媒体时代,人才已经成为推动报业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尤其是面对融合发展和新时期提高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等新任务,人才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基于此,全国报业都在主动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壁垒,结合自身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新定位,不断加紧吸引和集聚技术、传播、经营等各方面人才,人才红利得到充分释放,有效激发了报业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受“盘子”小、发展空间有限等因素制约,全国地市报普遍存在人才队伍现有能力与发展需求严重不匹配的矛盾,人才方面的“短板”已十分明显,迫切需要建设一支与现代报业竞争相适应的从业者队伍。

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才队伍的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如果人才这一主体缺乏创新创造能力,融合发展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可能有科技优势、传播优势、经营优势。具体到地市报来说,目前最匮乏的就是擅长新媒体制作、发布、传播的专业型人才,以及IT精英、创新经营和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因此,全国地市报应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定位,想方设法争取各方面支持,把自身急需的各类人才引进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干事创业的环境和平台,真正使人才转变为驱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互联网时代,媒体创新和发展的核心是人才优势。从地市报人才队伍建设实际看,当前,全国广大地市报纷纷采取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编制留人等举措,尽可能地给予急需人才以“里子”加“面子”,以增强人才队伍的事业心、归属感、忠诚度。但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报业发展不景气、前景不乐观,不少地市报出现了培养多年的成熟人才流失的情况。在新考录人员中,还存在与招录初衷不一致的情况,影响了报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报业媒体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新媒体投资等机遇稍纵即逝,如果不赋予地市报一定的事权、财权、人权,还是按照政府“一支笔”审批的模式,就会使报社错过许多重大的发展机遇。为此,广大地市报还需要不断争取政策、优化固有的体制机制,重点解决好编内编外同工不同酬、高薪人才受排挤等突出问题,才能让人才安心工作、放胆干事、能干成事。

经验源于实践,创造来自基层。地市报是全国报业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与国内“大报”相比,地市报“船小好调头”,因此,地市报历来是最具改革探索创新精神的一个报种。在报业发展历史上,无论是采写编、还是广告经营、制度创新,很多好的经验都是由基层报社创造出来的。尤其是在步入融合发展新时期后,广大地市报不断发现和培育了一大批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采编、传播、技术、经营人才,不断刷新地市报采编和传播的新速度、新高度,推动地市报的影响和竞争力与日俱增,这无一不是人才驱动的结果。为此,全国地市报还要继续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人才的首创精神,才能牢牢锁定“首创利润”,让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基层报社蔚然成风,进而将人才红利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猜你喜欢
留人报业人才队伍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引才难留人难 西部高校如何突围
点把点的他留人
因病施治化解医院“留人难”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县级医院怎样留人
人才队伍:发展机制待完善
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