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之融合

2017-06-08 08:25陈登科
艺海 2017年5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融合

陈登科

〔摘 要〕中国设计界应该继续发扬民族创新精神,继续深入调查与研究,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中华传统文明融合先进的国际現代主义设计,提升中国未来设计的水准和世界影响力。

〔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 融合 国际水准

中国当今的现代设计受到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冲击是巨大的,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设计界有一个重要的困惑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能更好地融合中国现代设计,其也是中国设计界的责任和努力方向。中国当今的现代设计发展速度虽快,但设计界略显浮躁,常有过分追求张扬的“高、大、上”的情况,设计忽视了社会功能,无视经济指标,盲目抄袭欧美,抛弃传统文化等问题是急需改善的。中国现代设计应该走向一条符合本民族需求及文化品位的未来发展道路[1]。现代设计的基本要素应该是功能良好、经济指标合理、设计为大众服务、运用现代先进技术等,这些要素源于上世纪初欧美国家兴起的现代主义设计,也是欧美国家的主流设计体系。欧美国家相对中国而言,其现代设计拥有更为完整的发展体系,其近现代设计理念和经验有很多是值得全世界学习和借鉴的,但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绝不可以全盘照搬欧美体系。

中国的现代设计应该注重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但中国现代设计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上,绝对不应该是对中国古文明进行简单的形式化复制,而是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现代设计应该大步迈向国际设计潮流,学习和运用国际先进设计思想、技术的同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国际先进设计理念,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化设计形式。现代主义设计是当今欧美先进国家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设计主流,而且拥有先进的思想内涵。现代主义设计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符合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一条途径[2]。现代主义的定义比较复杂,它包含的范围极为广泛,从哲学、心理学、美学、艺术、文学等方面都被涉及。现代主义设计起源于二十世纪初,二战后逐渐席卷全球,从平面设计到建筑设计都受到影响,可以说各种设计门类无一幸免的受其深刻影响,其不但深刻的影响到整个世纪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各种艺术、设计活动都有决定性的冲击作用。现代主义设计在设计形式上强调功能合理、经济实用、美观简约等特点,但它绝对不是一种简单的风格,其对功能的重视,对材料的执着,对尺度的精准,对比例的考究,都是可以创造极为精彩的设计效果的。沃尔特·格罗佩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佛兰克·劳埃德·莱特、康定斯基、约翰·伊顿等近现代世界级设计大师就是坚持现代主义设计立场的,而且用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创造了大量优秀的建筑、工业产品、家具、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作品,他们很多设计作品都成为经典,甚至引领世界设计潮流,其设计影响力直到今日还源源不断。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深层内涵是它一直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强调设计能够为广大劳动群众服务,同时希望社会大众都能享受设计。现代主义设计的内容比较广泛,世界上的设计大师也各具特点,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深层内涵总体上体现了其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持续性的优点,正因如此,时至今日仍然受到众多世界级设计大师坚持与推崇。现代主义设计是伟大的,是符合中国乃至世界的现代设计发展潮流的,应该大力推行。

中国现代设计应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要将两者发扬光大[3]。如果把设计看作是文化的具体表征,那么一个民族传统的灭亡就是该文化的衰亡,因此中国现代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与传承发展很重要。中国有数千年历史,今天所见之设计很多都有历史可以追溯,我们要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作为我们所认定的传统。日本是一个很重视保护传统文化的国家。日本自接受唐文化之后直到今天其文化中仍然保留着大量唐代精神,并且在其近现代设计中融合日本文化也十分成功,这是值得中国现代设计学习和借鉴的。日本擅长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也擅长把别人经验和自己的本国国情结合,其民族传统文化保存的非常好,而且和现代设计的内容融合一体。比如:日本的传统食品、传统服装、传统包装和平面设计、传统建筑及室内设计等都就有相当高水平的融合现代设计的特点。日本现代设计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传统与现代设计平行发展,不会互相干涉和排挤,在可能的情况下就互相借鉴及融合。日本和中国同属东方邻国,文化上具有很多共同点及渊源,对方的成功经验应该值得研究学习。

近年来,国内广大设计学者和设计师都逐渐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能更好的融合现代设计,他们都开始持续对中国传统文化作深入调查与研究以期推动中国现代设计迈向国际水准,把中国现代设计推向国际市场,这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现代主义设计理论上应该寻求两者的共同点,以便寻求统合的共同特色[4]。台湾学者汉宝德的著作《建筑·历史·文化》当中有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设计融合的论述,著作中列举了林徽因女士(中国首位女建筑家)的理论,还有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莱特和密斯的设计思想,其内容很有道理。林徽因女仕作为一位受西方教育的学者,她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曾经具备西方建筑的三要素:适用、坚固、美观,中国传统建筑的构架精神和西方建筑的构架理念是一致的,只是材料与方法不同;莱特的建筑设计理念和作品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特别是《老子》思想对他影响极大,《老子》中“自然”与“空间”的观念深刻启示了他的设计理念,其建筑等作品中很多都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子,作品经典之余具有强烈的东方韵味。《老子》主张的“无为”思想对密斯的设计作品也可以进行解释,密斯主张“少就是多”,他的建筑等设计作品往往是形式上简单到无以复加,但设计作品的功能和内涵却是丰富、完善和深沉的。密斯在设计形式上刻意避免“多做”,但其出发点却是为了“做多”。林徽因女士在结构体系方面指出了西方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共同点,莱特和密斯的设计则体现了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文哲学方面的高度一致。虽然汉先生只是列举和研究了西方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但各种设计门类都是具有相同的研究途径,研究价值都是很高的,研究成果也会很丰富的。国际现代主义设计作为欧美等西方国家的主流设计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众多内涵层面的共通性。

近代以来,中国很多著名设计师们都一直领头进行现代主义设计实践,期间也创造了很多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设计作品,而且也为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为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现代主义设计探索做了重要贡献。中国近现代的建筑大师林克明、陈伯齐、夏昌龙、龙庆忠、莫伯治、佘畯南、何镜堂等建筑设计大师都是专注于现代主义设计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这些大师们大多都有留学欧美国家接受现代主义设计教育的背景,对现代主义设计有自己深入的理解,他们也较早多方面地探索了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并积极探索现代主义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期间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优秀建筑等设计作品,这些设计作品大多集中在中国岭南地区,例如广州白天鹅宾馆、北园酒家、矿泉别墅、广州宾馆、南越王博物馆、新东方宾馆、广州友谊剧院等等,精品可谓多不胜数。其中莫伯治和佘畯南是把现代主义设计融合岭南地域文化为一体的最为代表的人物,广州白天鵝宾馆和广州友谊剧院都是他们的代表之作,白天鹅宾馆是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空间内部融合岭南园林水乡设计,创造了精彩绝伦的设计效果,此酒店迄今为止仍然是广州最好的酒店之一;佘畯南在设计上常突出现代主义设计建筑特点,他于1964年设计的广州友谊剧院是一座简洁大方、经济实用,既突出演出功能,又创造出流畅而富有现代感的作品,其中具有中国园林风格的空间氛围,建材选用上因地选材,因而具有高水平而低造价的特点,是全国剧院设计的典范。

上述中国设计界的前辈们的探索和实践是具有成效的,他们众多的设计作品成功的,应该感谢前辈们的探索。时至今日,中国总体设计水准较以前已经大幅提升,逐步踏进先进设计国家之列,中国设计师和设计作品也逐步享誉世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现代主义设计目前已得到更多国内学者及设计师的重视,他们孜孜不倦的进行设计实践,成果丰硕,这是中国设计界在意识形态和市场现实两方面的重大进步。今天中国现代设计对现代主义设计的理解和运用更加成熟,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也更游刃有余,更能体现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内涵和深层气质。以中国当今杰出建筑设计师为例就有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王澍、俞挺、柳亦春、赵晓东、梁志天、胡如珊等优秀前沿设计师,他们都致力于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现代设计并获得了巨大成功。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他荣获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建筑学奖(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他主张“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他的代表作品——北京香山饭店是一项典型的现代主义融合中国传统的精彩设计作品,香山饭店是享誉中外的经典之作,用他的原话就是:“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王澍(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是国内新生代优秀建筑师之一,他是2012年普里兹克建筑学奖获得者,也是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他的代表作品有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等。王澍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相融方式,他的设计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设计特点:设计形式简约大气、选材节约环保、造价合理、追求功能合理、尺度比例精准、色彩素雅清新,同时巧妙地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技术、传统建筑材料、手工艺、材料加工工艺等;其设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发掘其与现代建筑内在的微妙关系。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曾经这样评价王澍:“他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王澍的设计可以说精彩绝伦,惊艳四座,展现了现代主义设计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顶级水准,享誉世界[5]。著名建筑师俞挺的设计作品无极书院、九间堂二期、东园雅集别墅小区、拙政别墅等都是国内优秀的房地产项目,他的设计作品从建筑、园林,到室内设计、家具、用品都追求现代主义设计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设计作品非常高雅清新,展现了对现代主义设计精神处于新时代和特定地域的理解,也有深沉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人文情怀概括得非常独特而有效。国内目前设计界的优秀人物和精彩之作是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他们都是现代主义设计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出奇制胜的成功者,我们应该在此道路上继续前行,开创中国未来设计的新高度。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积极向上、智慧勤奋的创新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上下五千多年历史,其饱含精华无数,也含有众多的智慧文明,中国设计界应该继续发扬民族创新精神,继续深入调查与研究,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中华传统文明融合先进的国际现代主义设计,提升中国未来设计的水准和世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受之. 营建集 [M].著作.2011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著作.2014

[3]汉宝德.建筑.历史.文化——汉宝德论传统建筑[M].著作.2014

[4]汉宝德.建筑.历史.文化——汉宝德论传统建筑[M].著作.2014

[5]俞挺.建筑的渐顿之道. [M].著作.2014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