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引1号黑麦在永登县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分析评价

2017-06-09 08:53武慧娟孟祥君周栋昌张忠祥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黑麦干草牧草

武慧娟,孟祥君,杨 浩,周栋昌,朱 倩,张忠祥

(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兰州 730010)

草地与牧草

甘引1号黑麦在永登县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分析评价

武慧娟,孟祥君,杨 浩,周栋昌,朱 倩,张忠祥

(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兰州 730010)

试验分别对2015年和2016年种植在甘肃省永登县的一年生饲草作物——甘引1号黑麦进行了生长性能测定和品质分析。结果显示:甘引1号黑麦在该地区可年收获两茬,其第1茬干草产量平均为3 303 kg/hm2,高于第2茬(1 341 kg/hm2),全年累计干草产量平均为4 643 kg/hm2;第一茬粗蛋白含量平均为9.61%,高于第2茬(5.48%)(P<0.05);第1茬干草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比第2茬高出1.91%、5.16%,但第2茬相对饲喂价值(101.37%)高于第1茬(90.39%)。综合评价,甘引1号黑麦具有高生产性能和高品质的特性,可作为优良饲草在永登县推广种植。

甘引1号黑麦;永登县;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分析评价

永登县位于甘肃中部,属于典型的半农半牧区,养殖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近年来,受市场等因素影响,家畜出栏率大幅度降低,草原超载过牧现象严重,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天然草原大面积退化、生产力下降、牧草品质变差,传统的放牧畜牧业更是难以为继,现代化舍饲畜牧业已势在必行[1-2]。

甘引1号黑麦(Secale cereale L.‘ganyin No.1’)为禾本科黑麦草属一年生牧草,是由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和天祝县草原工作站针对高寒地区栽培牧草生产共同选育而成的黑麦品种,具有营养价值高且全面、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强,刈割后再生性好,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是较为理想的高产优质牧草[3-6]。

本试验通过对2015年和2016年在永登县种植的甘引1号黑麦进行生产性能(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干鲜比、茎叶比、再生速度、累计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钙、磷)的测定,为在永登县建立人工饲草料基地,大力推广甘引1号黑麦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甘肃省永登县武胜驿镇,东经107°04′51.49",北纬36°52′6.56",海拔1 403 m,属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5.9℃,年均降水量290 mm,主要集中在7、8、9月份,年日照时数2 659 h,平均无霜期121 d。2015年播种前对试验地土壤取样进行理化性质测定,结果为:pH=8.07,有机质 21.83 g/kg,全氮 1.59 g/kg,速效氮32.9 mg/kg,速效磷18.46 mg/kg,速效钾202.12 mg/kg。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小区,作为3个重复,每个试验小区面积为3 m×6 m,试验分2015年和2016年两个年度,每年4月中旬播种,条播,行距20 cm,播深5 cm,播量20 g/m2。播种前每小区开沟施复合肥1.5 kg,无灌溉。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当每一茬甘引1号黑麦达到抽穗期时对其生长性能和营养指标进行测定。

株高:每个样地随机取10株,测量从地面拉直后至植株最高部位的绝对高度;鲜草产量:刈割后直接进行称重,留茬高度5 cm;干鲜比:从每个样地内各取1 kg鲜样,将其剪成3~4 cm长的草段,编号称重,放在105℃烘箱内杀青10 min后在65℃下再经过24 h烘至恒重,称重,即可计算出干鲜比;干草产量:根据每个样方测得的鲜草产量和干鲜比,换算出每公顷干草产量;茎叶比:从3个样地内各取1 kg鲜样将茎、叶分开,放在105℃烘箱内杀青10 min后在65℃下经过24 h烘至恒重,称重,求其占叶茎总重的百分率;再生速度:计算第2茬甘引1号黑麦的日平均增长高度。

粗蛋白(CP):采用凯氏定氮法;粗脂肪(EE):采用索氏脂肪抽提法;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ADF、NDF):采用范氏(Van soest)的纤维分析法;钙(Ca):采用EDTA-Na2络合滴定法;磷(P):采用氢醌亚硫酸钠比色法;相对饲喂价值(RFV):RFV(%)=DDM×DMI/1.29,其中DDM(%)=88.9-0.779 ADF,DMI(%)=120/NDF。

1.4 数据处理

用Excel和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引1号黑麦生产性能测定

由表1可知,2个年份甘引1号黑麦的第1茬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第2茬(P<0.05),2015年和2016年第1茬株高分别比第2茬高34.23cm和17.20cm,第1茬鲜、干草产量分别是第2茬的4.30、2.78,2.95、2.23倍;第1茬干鲜比和茎叶比均低于第2茬,且差异显著(P<0.05)。从再生速度和全年累计干草产量来看,2016年再生速度和全年累计干草产量均高于2015年,分别达2.13 cm/d、4 987 kg/hm2。

表1 甘引1号黑麦生产性能

2.2 甘引1号黑麦营养成分测定

由表2可知,2015年和2016年甘引1号黑麦的吸附水、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磷、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第1茬均高于第2茬(P<0.05)。对比两茬牧草相对饲喂价值,第2茬显著高于第1茬(P<0.05)。

表2 同一年份不同茬次甘引1号黑麦营养指标测定比较%

3 讨论

3.1 甘引1号黑麦生产性能

农艺性状是牧草评价体系中最直观的依据[7]。产草量是评价草地生产性能的主要指标,是指单位面积上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的地上部分各种器官的生物量的总和[8-9],本试验通过对2015年和2016年种植在永登县武胜驿镇的甘引1号黑麦进行农艺性状测定发现,第1茬草产量均显著高于第2茬(P<0.05),这与罗婷等[10]在湖南长沙引进多个多花黑麦草品种进行比较得出的所有黑麦草品种两次刈割的鲜草产量均以第2次产草量为最高的结果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品种自身遗传特性和生长发育阶段的差异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反应不同所致。植株高度则是描述牧草生长状况,反映其产量高低较为理想的一个特征值[11],本试验中甘引1号黑麦第1茬株高显著高于第2茬(P<0.05),与产草量呈正相关。

再生性是指牧草被刈割或放牧后重新恢复绿色株丛的能力,牧草再生性强弱是牧草生活力的一种表现,也是衡量其经济特性的一项重要指标[12],甘引1号黑麦在该地区可收获两茬,再生速度为1.19~2.13 cm/d,但也有研究[4,13]发现,甘引1号黑麦在甘肃省天祝县只能收获一茬,这主要与天祝县的高寒气候有关。研究表明[14-16],牧草的再生性与刈割时间、刈割频次、留茬高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甘引1号黑麦应适时刈割,确保其具有较好的再生性。

3.2 营养品质

牧草的营养品质也常常被作为评价牧草利用价值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牧草的经济效益,而牧草中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灰分含量、相对饲喂价值等则为重要的关联指标。本试验对两年抽穗期的甘引1号黑麦进行营养指标分析,其第1茬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9.61%、39.04%、60.41%,显著高于第2茬(P<0.05),相对饲喂价值平均为90.39%。

茎叶比是衡量牧草经济性状的一个重要指标,并能较好地反映牧草适口性及青干草品质[17],茎叶比的高低直接决定牧草营养价值的高低。本试验中甘引1号黑麦第2茬茎叶比显著高于第1茬(P<0.05)。

4 小结

生产实践中,清楚地认识各类牧草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成为人们进行生产的理论基础,也只有对所种植牧草进行系统研究和总体评价,才能科学地指导生产。本试验结果表明,甘引1号黑麦作为一年生饲草作物,其产草量高、营养价值丰富,可以作为优质饲草在永登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1] 魏学春.永登地区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甘肃农业,2013(18):58-59.

[2] 布尔金,赵澍,何峰,等.新疆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3):120-127.

[3] 富新年,潘正武,胡跃高.高寒地区甘引1号黑麦与箭舌豌豆混播试验研究[J].高牧兽医杂志,2016,35(4):15-17.

[4] 孟祥君,韩天虎,俞联平,等.播种量、行距和施肥对甘引1号黑麦地上生物量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6,36(6):34-36.

[5] 李志坚,周道玮,胡跃高.不同施肥水平与组合对饲用黑麦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II对饲用黑麦质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5,14(4):72-81.

[6] 富新年,潘正武,孟祥君,等.发展以甘引1号黑麦为支柱产业的高寒草地畜牧业——以天祝县为例[J].畜牧兽医杂志,2016,35(2):50-52.

[7] 刘春英,孙学映,朱体超,等.不同黑麦草品种生产性能比较与优势品种筛选[J].草业学报,2014,23(4):39-48.

[8] 代新兰,冉雪琴,王嘉福.贵州石阡县五老山21中牧草生物学性状及营养价值综合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3(18):58-59.

[9] 刘大林,马晶晶,邱伟伟,等.不同品种多花黑麦草在扬州的适应性比较[J].草业科学,2011,28(12):2157-2161.

[10] 罗婷,李林.多花黑麦草不同品种产草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16(8):259-263.

[11]李凤霞.青海湖地区天然牧草群体生长动态数值模拟[J].草业科学,1997,14(2):44-46.

[12]郭文山.不同苜蓿品种主要生产性能的评价[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13] 武慧娟,孟祥君,杨浩,等.不同播种期对甘引1号黑麦几个数量性状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6,36(2):38-40.

[14] 戚志强,王永雄,曾昭海,等.紫花苜蓿建植期四种刈割频次下的产量、品质及再生性研究[J].草业学报,2010,19(1):134-142.

[15] 温方,孙启忠,陶雅.影响牧草再生性的因素分析[J].草原与草坪,2007(1):73-77.

[16] 邱正强,马玉寿,施建军,等.刈割对青海早熟禾再生性的影响[J].草业与畜牧,2009(8):21-23.

[17] 易凤银.饲用稗草生育特性及栽培利用的研究[J].草业科学,1993,10(5):62-63.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of Secale cereale L.‘ganyin No.1’Planted inYongdeng County

Wu Huijuan,MengXiangjun,YangHao,et al
(General Grassland Station ofGansu Province,Lanzhou 730010,China)

This experiment determinated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of the annual forage crop Secale cereale L.‘ganyin No.1’in 2015 and 2016,which were planted in Yongdeng Coun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cale cereale L.‘ganyin No.1’could be harvested two times in a year in the area,the average hay yield of first crop(3 303 kg/hm2)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econd(1 341 kg/hm2),and the annual average cumulative hayyield was 4 643 kg/hm2;the crude protein in the first crop(9.61%)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econd(5.48%),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The acid detergent fiber and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in the first cro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econd(1.91%,5.16%),the relative feed value of the second crop(101.37%)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irst(90.39%).So it could be conctuded that Secale cereale L.‘ganyin No.1’had high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good quality,and could be planted as an excellent forage grass in the area.

Secale cereale L.‘ganyin No.1’;Yongdengcounty;productionperformance;nutritionalquality;analysisandevaluation

S54

A

2095-3887(2017)03-0037-03

10.3969/j.issn.2095-3887.2017.03.010

2017-03-30

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CNCX-2016-10)

武慧娟(1990-),女,硕士。研究方向:牧草栽培及草产品加工。

孟祥君(1973-),女,高级畜牧师,学士。研究方向:牧草栽培。

猜你喜欢
黑麦干草牧草
黑麦生产现状及在云南的食用开发前景
黑小麦光合特性的变化及对产量的影响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紫花苜蓿干草调制要点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Around the Farm
黑麦的历史
小小数迷泽西之智解农场报复计划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