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标准化组织评估的研究与思考

2017-06-13 03:03潘薇付强崔妍韩冰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非营利标准化分类

潘薇 付强 崔妍 韩冰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非营利标准化组织评估的研究与思考

潘薇 付强 崔妍 韩冰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非营利组织在国家标准化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文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非营利组织评估相关文献,尝试对非营利标准化组织进行定义,选取最佳分类方法,确定最优评估理论。阐明开展相关非营利标准化组织评估对确保组织合法、合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非营利标准化组织 评估 社会组织评估

20世纪80年代起,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s,NPO)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组织形式和社会力量,从行业协会、基金会到民办的非营利性教育医疗卫生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科研机构等,非营利组织的身影无处不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在政策导向上鼓励“从部门管理转向行业管理”,在政府部门的干预下,全国各地的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数量急剧膨胀,相关非营利组织在国家标准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非营利标准化组织

1.1 非营利组织

从系统的角度看,社会系统是由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三部分构成,呈三足鼎立之势[1]。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介于政府组织、营利组织之间的一切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组织。在国际上,由于各国在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方面存在着不同,在不同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下对社会组织特质的侧重也不同,因此非营利组织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多种不同的称谓,如:非政府组织(NGO)、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公民社会、第三部门(Third Sector)或独立部门、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免税组织等。

1.2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

一般认为,非营利组织最早是以非政府组织一词,在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71款中被正式使用的[1]。很多学者围绕非营利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学术界广泛引用的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M. Salamon)教授确立的五个非营利组织特征,即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2]。

我国学者大多更倾向于从推动和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角度出发,不将非营利组织定义限制得过于严格[3]。如康晓光认为,只要是依法注册的正式组织,从事非营利性活动,满足志愿性和公益性要求,具有不同程度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即可称为“中国的非政府组织”[4]。

1.3 非营利标准化组织的定义

王平和梁正提出非营利标准化组织除应满足非营利组织的特征(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以外,至少还应该具有以下3个特征:

(1)在某一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向社会提供技术标准和服务(公共品)。

(2)建立标准化组织机构框架,按照开展标准化的技术领域和分类设立适当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标准起草小组等。

(3)建立规范的制定标准流程和批准程序。正式的标准化组织要确保制定标准的过程要公开、透明、协商一致[5]。

然而,某些标准化领域事业单位(如高等院校或研究院所)可能仅是参与了单个标准项目的制修订工作,没有承担或设立相应的技术组织;亦或是有些社会团体向社会提供标准服务(如各级标准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或标准文献馆),但没有直接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也没有承担技术组织工作。这些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图书馆均是非营利组织,根据上述定义,这些组织就不属于非营利标准化组织范畴。

笔者认为,对非营利标准化组织的定义也可从更宏观的角度出发,不将非营利标准化组织定义限制得过于严格,只要是依法注册的正式组织,在标准化领域开展活动,满足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特性(包括组织性、志愿性、非营利性、及不同程度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即可认定其为非营利标准化组织。

2 非营利标准化组织的分类

2.1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由于非营利组织内部的差别比政府部门和营利部门内部的差别要大得多,对民间组织的分类也比对政府部门、营利部门的分类复杂得多[6]。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非营利组织进行不同的分类。如根据组织服务的对象是特定人群还是非特定人群,将其区分为“互益性”和“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根据组织的生成模式将非营利组织区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非营利组织;或者根据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区分为官办的非营利组织(即公立非营利组织,在我国也称为事业单位)和草根非营利组织[7]。

被普遍认同并广泛应用的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莱斯特·萨拉蒙和赫尔穆特·安海尔领导研究小组提出的“非营利组织国际分类标准”(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CNPO)。目前联合国经济核算体系也采纳了这一分类标准,并已在90多个国家推广[8]。我国民政部门根据成员的组成形式将非营利组织区分为实体性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和会员性的社会团体。根据2015年民政部发布的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共有社会团体32.9万个,比2014年增长6.1%(见表1)[9]。

表1 社会组织

2.2 非营利标准化组织的分类

根据文献调研显示,目前没有专门针对非营利标准化组织的分类方法,但可参照非营利组织分类标准对其进行分类。虽然ICNPO分类体系最为权威并使用广泛,它将非营利组织划分为12个大类26个小类,但考虑到非营利标准化组织主要涉及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社会团体,ICNPO的分类过细,因此不予采用。我国民政部门的分类方法最为简单直观,然而据此方法,相关的非营利标准化组织都被归入社会团体,分类过粗也不适合采用。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ISIC)分类方法将非营利组织分为3个大类和15个小类,即教育类;医疗和社会工作类;其他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类[10]。对比几种分类方法可以发现,采用ISIC分类法既能满足对非营利标准化组织的分类需要,也能避免分类过细或过粗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选用ISIC分类方法对非营利标准化组织分类最为合适。

3 非营利标准化组织评估

3.1 评估的定义

评估发源于企业管理,20世纪后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并在多个学科得到广泛的应用。《评估百科全书》对评估(Evaluation)解释为:“评估是古老的方法,评估始终是人民实际生活中使用的最通用的讲理的形式,所有的人都是天生的评估家[10]。”

3.2 国外评估理论的发展

国外的评估理论大多是从管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政府、企业等方面的测评提出了一系列的评估指标。国际上最为流行的“3E”理论,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与效果(Effectiveness),最早应用于政府的绩效评估,随后推广至非营利组织。由于“3E”理论单纯强调经济,与政府在社会中追求的价值理论发生矛盾与冲突,因此加入了公平(Equitableness)指标,发展成为“4E”理论。随后,又向“3D”理论转变,即诊断(Diagnosis)、设计(Design)与发展(Development)。国外非营利组织评估指标很多难以定量,更侧重于定性方面的评估,也难以在不同组织之间进行比较,无法根据评估的结果实施相应的问责与奖惩。

3.3 国内评估的理论发展

我国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提出非营利组织评估问题,但研究成果很少,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有关非营利组织的评估研究才开始引起重视,但文献资料总体数量相对不多。2003年,由非营利组织信息咨询中心发起制定了“中国非营利组织(NPO)公信力标准”,从10个维度评估非营利组织公信力,这是我国首个较为完整的评估框架。随后,邓胜国充分借鉴了“3E”“4E”“3D”和“顾客满意度”等评估理论,结合国内非营利机构的特点,提出了“APC”评估理论对非营利组织的问责(Accountability)、绩效(Performance)和组织能力(Capacity)进行全面评估[11]。它在强调非营利组织问责与绩效评估的同时,又将组织能力评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笔者认为“APC”理论也是最适合开展我国非营利标准化组织评估的理论。

4 非营利标准化组织评估的现实意义

2015年12月,国务院转发的《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要“培育发展团体标准,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而且要“在重点消费品领域,扶持建立一批团体标准制定组织”[12]。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共200余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行业协会归口管理;60余家行业协会直接承担了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工作。可见非营利标准化组织将在实现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和标准制修订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我国大多非营利标准化组织与政府部门关系密切,真正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有限,有些组织存在缺钱、缺人、能力不足等客观因素,导致组织工作水平有限,服务能力不足。开展非营利标准化组织评估对被评估组织既具有激励作用,又具有约束功效,对确保组织合法、合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守文.“SCC”理论:中国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3.

[2]SALAMON, LESTER M. Global Civil Society: 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M].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Civil Society Studies, 1999.

[3]王名,贾西津. 中国 NGO 的发展分析[J]. 管理世界,2002(8):30-43.

[4]康晓光. 依附式发展的第三部门[M].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王平,梁正. 我国非营利标准化组织发展现状——基于组织特征的案例研究[J]. 中国标准化,2016(11):100-110.

[6]王绍光. 多元与统一[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7]邓国胜. 民间组织评估体系 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程玥,马庆钰. 关于非政府组织分类方法的分析[J]. 政治学研究,2008(3):90-98.

[9]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7-12)[2017-1-28]. http://www.chinanpo.gov. cn/2201/97085/index.html.

[10]MATHISON, SANDRA. Encyclopedia of Evaluation[M]. 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5.

[11]邓胜国. 非营利组织“APC”评估理论[J]. 中国行政管理,2004(10):33-37.

[1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EB/OL].(2015-12-30)[2017-2-13]. 中央政府网http://www.gov.cn/ xinwen/2015-12/30/content_5029624.htm.

Study of Nonprof t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Evaluation

Pan Wei, Fu Qiang, Cui Yan, Han Bing
(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

Nonprof t organizations are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tries to def ne the nonprof t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select the best classif cation method, and determine optimal evaluation theory through the study and reference from the related literature on nonprof t organizations evaluation. It clarif es that implementing nonprof t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evalu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 cance to ensure that the organization legitima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nprof t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evaluation, society organization evaluation

猜你喜欢
非营利标准化分类
标准化简述
分类算一算
非营利组织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做衣服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