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2017-06-13 09:41徐井涛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6期
关键词:沥青路面改性施工

徐井涛

摘 要:近年来,我国寒冷地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逐步完善,成为我国寒冷地区主要应用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之一。虽该技术在多个方面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存在着应用不规范及操作难度大等相关问题,导致该技术在寒冷地区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未来阶段的寒冷地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应用前,需对改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与研究,从而确保寒冷地区改性沥青里面施工技术应用的实际有效性。

关键词:寒冷地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

目前,我国寒冷地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应用逐渐广泛,在北方及西部地区应用效果良好。为进一步提高该项技术的应用适应性及有效性。需有针对性的对其展开技术分析研究,通过对该项技术中的核心重点进行总结来结合区域的实际应用条件对其进行深度优化,从而使其能够切实的在高寒地区的改性沥青路面施工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改性沥青路面材料

1.改性剂

本文主要以北方某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为基础,对寒冷地区的改性沥青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此将其中所涵盖的技术要点、难点及重点进行系统化分析,以便于提高现阶段寒冷地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有效性。本次改性剂选择主要根据实际环境条件而定,以SBS(YH801)改性剂为基础进行施工作业。

2.材料

粗集料主要以玄武岩为基础原料。其用途的不同直接影响到玄武岩轧制的基本规格。根据路面施工实际情况及环境的不同,本文玄武岩规格主要以下四种为主。10-20毫米、0-2.36毫米、2.36-5毫米及5-10毫米。在细料的选择方面,主要以中砂、石灰石粉及沥青为主。

3.配合比组成设计

(1)粗集料

首先粗集料需保证整洁及干净,在确保其不含有杂质的情况下,可进行干燥处理,而后对粗集料进行系统化检验,将存在有杂质的粗集料进行处理。最后需对其实际的硬度及强度进行分析。在保证其符合实际工程建设要求后,方可进行使用。

(2)中砂

中砂的细度模数M二=2.88,在容许3.0~2.3范围内,含泥量为1.36%<[3%]。

(3)矿粉

矿粉亲水系数控制至关重要,对于提高实际结构强度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在该工程中,矿粉亲水系数达到0.969,通常需将矿粉亲水系数保持在1以下。在含水量方面,为避免因含水量过低而导致矿粉应用不稳定,可将其控制在0.2%以上,本工程矿粉含水量达到0.22%。

矿粉的亲水系数0.969<[1],含水量为0.22%。

二、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1.改性沥青的制作

基质沥青在加热到170℃左右后通过沥青泵、定值流量计、电磁阀进入1、2、3号搅拌罐。改性剂sBS通过破碎机,电子称称量后,由双路阀控制进入1号、2号、3号搅拌罐搅拌,融胀半小时后,经过1号磨机磨制后,磨入4号、5号搅拌罐搅拌,继续融胀,经过2号磨机磨制后磨入6号搅拌罐,继续融胀发育,再经过3号磨机,磨入成品储料仓即成品罐,通过沥青泵进入拌和锅中,在改性沥青储存的过程中,通过循环泵让改性沥青不停地循环以防止改性沥青的离析。产量10~12 t/h,能满足施工生产要求,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提高改性沥青的加热温度,使之略高于规范所规定的温度,来提高寒区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性能。

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集料烘干温度在195℃左右,混合料拌和温度175℃,拌和时间45s左右,成品混合料温度超过195℃的必须废弃。贮料时间不宜超过24 h,贮料温度不宜低于165℃。

3.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

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采用15t自卸汽车运输,且车型统一,数量充足。为防止卸车困难,在车箱底部涂刷适量的油水(1:3)混合物。在放料装车过程中,每车分多次装车,每装一次移动汽车位置,以防混合料的离析。在运输中必须加盖篷布,防止混合料表面温度降低。

4.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

为了保证上面层的摊铺厚度、标高、平整度,沥青中面层及下面层应采用钢丝绳及导梁的控制方式,而且必须认真操作,确保中、下面层的施工质量。在上面层施工过程中采用“雪橇式”的厚度控制方式,且在施工过程中全幅一次性摊铺,进而提高路面上面层的平整度。摊铺系数控制在1.14~1.16,摊铺温度控制在165~175℃,摊铺速度控制在1.5~2.5 m/min。为了保证路面平整度,依据规范要求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在摊铺过程中应严格依据拌和机的出料速度控制摊铺速度(最大不超过2.5 m/min)。摊铺速度过快容易造成停机,直接影响摊铺厚度、平整度。严格要求摊铺机能力与拌和机出料速度相匹配,运料车也应富余。在摊铺机前应保证有2台以上运料车等候。必须做到运料车等候摊铺机,而不能摊铺机等候运料车。

5.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夯实

(1)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工艺,应选择合理的压实机具,~般应配备3台振动压路机(2台INGERSoLI.RAND即英格索兰、1台YZCl2)。

(2)改性沥青混合料温度降低很快,摊铺后应立即碾压。碾压温度控制初压为160~170℃,采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振动压实2~4遍,最后用较宽的钢性碾终压一遍结束。终压温度不得低于130℃,在碾压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同一机型的压实机具,对路面的整体压实及平整度都有一定的好处。

(3)碾压遵循“高频、低幅、紧跟、慢压”的原则,碾压过程中要保持均衡地进行,速度要慢,不超过5km/h,掉头倒退时关闭振动,方向要渐渐地改变,不应拧弯行走,碾压结束后压路机不应停在未冷却的路面上。

6.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接缝

改性沥青混凝土大多应用于表面层,横向接缝做的不好将直接影响平整度。为了确保橫向接缝不跳车,不影响路面平整度,在接缝的施工过程中必须用3m直尺对不平整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在每天摊铺结束的终了段应铺一薄层砂,碾压结束后,用3m直尺测量不合格段应切割成立茬,并清扫干净。

(2)横向接缝施工前应涂刷粘层油并用熨平板预热。

(3)重新开始摊铺前应在摊铺机的熨平板下放置起始垫板,垫板的厚度应等于混合料松铺厚度与已压实路面厚度之差,其长度应超过熨平板的前后边距。

(4)横向接缝处摊铺混合料后应先清缝,然后检苎翌篓竺篁鎏皇翌篓譬要曼是否合适。清缝时不得向新铺混合料方向过分推刮

7.开放交通及养护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宜过早开放交通,若确是工程需要应洒水冷却后方可开放交通。开放交通后应每1 km设1~2个工人进行养护,并看护防止油及其他破坏因素破坏路面影响竣工验收。

三、结语

寒冷地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难度相对于常规施工而言相对较大,同时需充分的考虑到高寒环境。因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实际环境做好详细的施工规划,以便于保证施工工作能够按照预期施工设计有序进行。寒冷地区的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所需材料及施工技术均有着一定的差异,要求技术人员能够良好的把控施工要点,从而提高寒冷地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的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冯继明.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交通世界,2017(09).

猜你喜欢
沥青路面改性施工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
P(3,4HB)/PHBV共混改性及微生物降解研究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扶贫村里施工忙
ABS/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聚甲醛增强改性研究进展
聚乳酸扩链改性及其挤出发泡的研究
基于EON,3ds max和AutoCAD的土方工程施工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