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的教学困境与对策

2017-06-13 12:54贺晓瑾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6期
关键词:困境与对策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于教育事业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则是教学的首要目标。其中,核心素养则是每一位合格公民所必须必备的。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专业课程较为繁重,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核心素养还需从语文课程教学中进行。但高职院校对于语文基础教学较不重视,导致近年来语文教学的开展受到了较多的阻碍,学生无法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教学;困境与对策

前言

语文学习贯穿着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即使在毕业后步入社会也仍旧需要不断的学习语文知识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1]。而在高职院校中,语文课程更是教学计划中的核心公共基础课。语文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个人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修养、创新精神、道德品质均需要从语文学习中培养。但是目前,在高职院校中语文课程的开展面临着从从阻碍,使得学生无法获得更好的语文教学,从而导致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呈下滑趋势。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学校领导人对于语文基础课程的认识不够,认为专业课程较为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上投入较少;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一代的学生特点了,教学观念陈旧,教学主旨模糊,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素养还需从语文课程教学中进行,学校只有在教学体系、课程性质定位、教材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加强,才能使学生的个人核心素养提高,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人才。本文将主要以核心素养下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的教学困境与对策为探讨内容,详细报告如下。

一、语文类课程的教学困境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内容包括:《高职语文》、《现代汉语》、《应用文写作》、《文学鉴赏》、《演讲与口才》、《写作基础》等[2]。语文课程无法得到较好的开展主要有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课程地位边缘化

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最大的不同点是,其加大了专业的技术性与职业性,保障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自己专业的所有知识。因此,高职院校对于实践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投入往往要比语文类课程大很多。语文类课程无法得到学校的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较为低下。虽然在教育行业,对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较高的呼吁也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国家并未出台相应的教育方针,也并未强制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语文课程的学习。所以,语文类课程的地位变得边缘化,课时少,学分低,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二)师资队伍不稳定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语文类课程教师多为外聘教师,也就是代课和兼职的教师居多,校内专职的教师非常之少。外聘教师的构成相对较为复杂,其中不乏退休教师、中学教师、在读研究生等,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差异性较大而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最主要的是人员流动性大,学生需要不断地去适应新的教师,也因此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展开[3]。并且大部分校内语文专职教师也认为,专业课程较为重要,从事语文课程教学在评职称、出成果等方面则较慢,由于学校的不重视,使得语文类课程的师资队伍越来越不稳定。

(三)教学方法单调陈旧

高中院校学生大多都已成年,在思想个性上均有着鲜明的特点,也已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主见。但在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中,还仍旧沿袭着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单纯的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传输,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提高,学生的想法和意见无法得到表达,使得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较为低下。若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单一,就会使语文课堂变得非常沉闷,这样的学习氛围也不利于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吸收[4]。

(四)教材质量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会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定位语文课程的学习重点,在教材的选用上也尽量选择符合自身教育条件的那类,但也有部分高职院校会根据专业课程的学习进度来进行语文课程教材的编制,为的是不影响专业课程的展开。而高职院校的语文自编教材也常常受到主编的喜好、文学修养的程度、个人的阅历等因素的影响,权威性相对的缺乏。但目前为止,高职院校的语文教材选用仍未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导致了学生所学习的语文知识有着较大的差异。

二、语文类课程的核心素养有效对策

(一)课程教育目的要回归

对于提高学生的个人核心素养,语文教学则有着较大的优势,其通过优秀、有深意的文学作品来打动人心,使得学习者受到感化和教育。因此,语文课程的学习必须全面开展下去。学校要加强语文教学的投入,使语文教学回归最初的目的,统一教育核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世间百态,从而提高学生的个人核心素质[5]。并且,还要加强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视,让其知道语文的学习会改变其人认识世界的态度,从而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师资队伍建设要强化

学校要加强语文课程的开展就应从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开始。对于校外聘请的语文教师,均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平,并且还应提示语文教师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将其与专业任课教师同等对待。设计出合理的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而不是让教师随意进行教学,稳定而扎实的建立起属于本校的语文教师团队。

(三)教学方法要革新

教学方法陈旧,则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让学生有重回高中的感觉,不免缺少了新鲜感和积极性。教授语文课程的教师经过专业的系统培训后,还需要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进行一场生动、形象的语文教学;利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现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性格特点,给予其相对自由发挥的空间,不抑制不阻碍其无限的想法;走近学生,与学生主动交流,做学生的朋友,倾听学生的想法,并结合实际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

(四)教材编写突出核心素养

若高职院校选择自行编写语文教材,则需要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尽量在内容上吸引学生,增加其阅读量,并潜移默化的传输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在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6]。培养学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品格和能力,成为一个拥有正确思想的社会青年。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语文课程必不可少,这是一门培养学生个人核心素养的关键课程,但由于高职院校的特色使得语文教学不受重视。学校领导可从课程教育目的要回归,师资队伍建设要强化,教学方法要革新,教材编写突出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着手,提升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余涛.基于核心素养下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的教学困境与对策分析[J].读天下,2016,20:147.

[2]李鸿.高职院校语文课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07):23-24.

[3]谢芳.大学语文何去何从--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J].现代语文,2010(08):9-11.

[4]罗晓辉.语文的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214-215.

[5]刘会芹.基于核心素养的語文教学愿景[J].语文教学通讯,2016,14:18-21.

[6]吴欣歆.探索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可操作性表达[J].中国教师,2016,9:375-377.

作者简介:

贺晓瑾(1988.08-),女,汉族,四川南充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中高职语言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困境与对策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探究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困境与对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