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组织危机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2017-06-15 22:44李菲菲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方法课程

【摘 要】 本文对“组织危机管理”课程作了简介,总结了在“组织危机管理”课程教学中运用“问题情境”导向的案例教学法的方法及体会。认为,在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材必须突出“鲜活性”,问题设计必须环环相扣,课堂讨论必须角色分明。

【关键词】 “组织危机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

一、“组织危机管理”课程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是一所应用型大学,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组织危机管理课主要研究企业、政府部门等组织为应对各种危机所进行的预警监控、应对处理、恢复评估的一系列活动,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危机管理的基本内容与理论体系,重点在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二是让学生能从微观上具体理解分析危机管理的全过程;三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组织危机管理观念,培养危机管理能力,掌握危机管理技巧。

正是由于课程的特殊性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境地,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对于危机管理情境感觉陌生,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理论难以理解,对于危机决策、危机处理、危机沟通的技巧难以体会。因而,为了解决学生积极性、参与性不高的难题,本人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探索改进,将问题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结合起来运用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二、“问题情境”导向的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现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最早出现在哈佛大学法学院,直至1908年,哈佛商学院将案例教学正式引入商科教育。[1]20世纪60年代后,案例教学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在很多专业教育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准亲验型学习,它为学生模拟了一种亲验环境。[2]同时,问题情境教学法以问题为核心,通过精心构建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而,“问题情境”导向的案例教学法区别于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以真实案例为情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营造开放、自由、互动、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学习发现的能力。

经过了一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案例选材是否鲜活、问题设计是否环环相扣、课堂角色分配是否合理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重要因素。

1、案例选材必须突出“鲜活性”

在组织危机管理的案例教学中,案例选取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案例才能最大限度的还原危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开展案例分析。因而,在危机案例选取中,必须突出“鲜活性”,拉近学生与案例的距离,尽可能使学生感同身受。“鲜活性”主要是突出案例的时效性和生动性:时效性是指案例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聚焦社会热点话题;生动性是指案例必须最大限度还原案例的真实情景,避免简单的平铺直叙,要使案例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例如,在讲授危机公关这一章时,选取了2016年的热点事件之一“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将如家酒店集团对此事件的危机公关作為案例展开教学,用详实的数据和丰富的文字视频资料还原当时的情境,成功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案例贴近生活,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2、问题设计必须环环相扣

组织危机管理课注重培养学生预防危机、发现危机和解决危机的能力,重视思维训练和价值观的培养。由于本科学生能力有限,往往难以自主地深入分析问题,因而,过于开放式的案例分析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通过有逻辑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突出问题导向。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3]在案例分析中,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分析思路,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分析探讨。例如,在编写如家酒店遇袭事件危机公关的案例时,设计了以下问题:在危机事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要的公关时机;如家酒店采取了哪些危机公关措施;这些公关措施的效果如何?结合危机时机进行具体分析;如果你是如家酒店的首席危机官,你会采取哪些公关措施,请说明原因;从这次危机公关活动的案例分析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等。

3、课堂讨论必须角色分明

“问题情境”导向的案例教学法需要营造开放、自由、互动、活跃的学习氛围,倡导学生通过有逻辑的案例分析,实现知识迁移和理论体系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学习发现能力。因而,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和学生必须准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在案例讨论中,需要改变角色,主要承担辅助和引导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背景资料和相关信息、组织讨论和维护氛围,鼓励思想的碰撞,决不能反客为主,不能主导讨论,不能随意评价学生的观点。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始终是主角,是案例讨论的真正实施者。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必须主次分明、各司其职。

三、小结与反思

“问题情境”导向的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大幅提高教学效果。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第一,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难度适宜的案例,并认真编撰材料、反复推敲问题;第二,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苦练内功,切实做好讨论的引导者和维护者;第三,学生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意愿,能够在指导下展开分析和思考。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实施“问题情境”导向的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积极性、主动性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案例不能精准匹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课堂节奏不能做到快慢适度、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等。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须勤学,教师须苦练。

【参考文献】

[1] 付永刚,王淑娟.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7.

[2] 郭忠兴. 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59-61.

[3] 何有缘,刘丽,王瑞梅.“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管理沟通”课中的教学实践与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6.09.82.109.

【作者简介】

李菲菲,女,硕士研究生,助教,就职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教学方法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