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

2017-06-15 02:38卢富娜
学周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模式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卢富娜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学校教学课堂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目前全国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在全国中小学都在实施新课改的背景之下,课堂教学改革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如何构建高效实用的小学数学课堂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探索的重要问题。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在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之上进行探索创新,成功构建新的高效课堂。实践证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需要明确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了解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9-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9.046

构建高效课堂是当下教学模式的需要,也是开拓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课堂模式的需要。面对当前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化改革,教师应当在传统教学课堂模式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礎。

一、当前小学传统数学课堂的不足表现

(一)小学传统数学课堂低效率的表现形式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一般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学效率质量不达标,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习也很努力,但教学中少、慢、效率低下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产生厌烦心理,学习兴趣下降。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教学主体,课堂成为了教师一人独自授课的场所,学生习惯于“被动式”学习,课堂重视学生接受和结果,而忽略探索、过程和趣味性,导致效率低下,学习成果不显著。

(二)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

很多学校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根深蒂固。教师已经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课堂上讲授知识,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一人在讲,课堂下布置习题作业,追求学生完成的任务量。对于这种情况,教师缺乏改变教学思维的信心,习惯用题海战术提高自己教学质量,这样无形当中给学生增加了很大压力,而且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情况下,课堂效果适得其反,对成绩一味追求,使得教师对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望而却步,生怕影响学生的成绩,使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很难展开,从而更难普及。

(三)传统小学课堂教学两点不合理之处

首先,教师只注重课堂之上的教学内容而忽视了课堂之下的练习与谈心。课堂之上,教师是学生学习方向的指明灯,教师指到哪儿,学生学到哪儿。而课堂之下,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吸收课堂上的知识内容,便会通过课堂之下进行练习巩固,这方面需要教师着重引导,避免时间浪费在无效的习题练习之中。其次,谈心更是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因为学生比较多,不能做到给每个学生谈心解惑。这样做不但会伤及学生自尊心,更不能尽到一个教师的应尽职责。

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建议

(一)增加课堂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小学数学内容并不枯燥,相反,其趣味性和灵活性都是我们可以把控的因素。要想提高小学教学的质量,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原有的固定的教学方法中,增加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拓展教学思维,把一些趣味性的、对学生来说非常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拿到课堂中来,在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下,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有动力,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二)丰富习题训练时间,把握课堂教学效果

每一个新的知识点的熟练掌握,都需要举一反三的练习。那么,在课堂上增加习题的训练时间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在数学教学课堂上,不如单独开辟一段时间出来,供学生进行专门的课后习题的练习,使得学生能够在学到新的知识之后,第一时间得到练习和巩固,这样更能加深印象,也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之下主动找相关习题练习,因为熟练的知识习题做起来才会更加有信心。这样的课堂教学,并不会耽误教学进程,反而会促进教学模式的优化和课堂效率的提高。从实践来看,教师留足时间让学生进行习题训练是正确的选择。

(三)“精心备课”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

教师要主动科学地分析教学教材的重点难点,把握核心的教学思想,梳理清晰的教学流程。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清楚地把握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做到有条不紊,合情合理地安排时间,把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将教授的知识合理分配到每个时间节点上。必要的时候,根据现实的情况教师应当及时调整,细心观察课堂上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状态和吸收能力。只有这样,在教学当中教师才能表现出较好的教学技艺和课堂氛围,创立教学意境,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和激发。

(四)两个看透:看透学生的心理特征,看透教材的编写特征

对于学生心理特征的分析把握,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学生是否有学习动力,对于课堂上的内容是否有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第一时间去了解。要想让学生始终喜欢学习,保持学习的动力,我们在备课讲课的过程中,就应当提前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思维活动,把握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在教学备课当中添加具有趣味性、生活化、科学性的知识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看透教材的编写特征,把握教材的实质意义,让教材服务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调整修改教学计划,找到学生更易接受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结语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一个不断改革、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想实现课堂高效的目标,还需要不断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不断总结学习,不断完善改进,一步步地提高自己教学的水平,要加强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专业书籍的学习,从中获取更多更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当然,在课外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来,支持和配合教师展开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应当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应当积极参与各种数学学科的专题研讨活动,积极交流教育方法的心得,解决问题,互补互学,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朱发华,罗平.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102-104.

[2] 杨洁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实验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模式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