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西佗陷阱”效应对大学生心理趋向的影响分析张雷

2017-06-15 10:51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影响分析大学生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塔西佗陷阱”效应对当前大学生心理趋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编号:16JK1389)阶段性成果

【摘 要】 “塔西佗陷阱”成为当下一个聚焦性命题,它对大学生产生的心理趋向效应主要包括:隐性话语权的归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认同感;网络舆情生态的把控度等,综合分析这些问题成为当前疏解大学生心理困惑的突破点。

【关键词】 “塔西佗陷阱”;大学生;心理趋向;影响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曾意味深长地提出著名的“塔西佗陷阱”。其出自于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经典论断:“即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予负面评价……”。由此而带来的大众(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趋向矛盾则显而易见,心理趋向一般是个体对于外界信息冲击下带来的某种应激性导向,带有某种共性或趋同性,在当今互网络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舆情复杂的传媒生态使得“塔西佗陷阱”造成的负面效应随之扩大,极大影响着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维度和理性判研,其着重体现在隐性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和网络舆情生态等元素上。

一、大学生隐性话语权归属的模糊性

隐性话语权是相对于“显性”而言的,他表现出某种更加隐晦性思维指向,如“新闻软暴力”、“负面性网红”、“价值中立论”现象等。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能够彻底摆脱某种话语的控制(大学生群体更不例外),话语权力没有固定的边界,其作用范围可以无限延展,可以侵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越界代言”“越俎代庖”在这里既是“合法”的,也是一种常态现象。“很少有人生来就能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大多数的人都是通过别人的经验才得到教训的……” 。[1]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隐形话语权更是一种软权力,其学术话语的柔性、温和特质极大地消解了“权力”可能引发的距离感和排斥感,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机制也极大地消解了“意识形态”可能带来的逆反心理和敌对心理。相比于世俗的政治权力和传统的意识形态,隐形话语权在支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过程中,显得更加“游刃有余”。审视“塔西佗陷阱”背后的本源性可知,当主流媒体和其他媒介发生交锋时,更多的人选择自由论坛发声发言,并且尽可能与主流媒体“唱反调”,特别是面对一些群体性事件时则更为凸显,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面对社会问题时,有时缺乏足够的甄别力和研判度,导致一定程度上的非理性从众化。

当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下,大学生作为受众体接受着越来越多的专业性、技术性、课程性以及实践实训化的显性教育,它们的关注点主要依托在客体存在和价值效应上(如学分、成绩、考评等),这些固然不可或缺;然而却不能涵盖所有,获得了知识和成绩的大学生个体,未必能获取思想维度和理性情商,从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犯罪和自杀实例中便可见一斑,所以大学生隐性话语权归属的模糊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必须关注到隐性教育,因为在隐性教育中更重视主观感受,情感内化以及周围环境对知识的转化。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2]因此我们需要展开联动性教育,在引导大学生隐性话语权上不断清晰维度、把控效度、厘清尺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边缘化

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首先来自于它所传播的意识形态内容的真理性,思想政治教育如同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是教育者向教育对象传递教育内容的一种实践活动,教育者在这一实践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如同一座桥梁或一条纽带,将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联结了起来。[3]

众所周知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被贴上了诸多的教条化、口号化、形式化等标签,其说教性与灌输性被屡屡诟病,加之某些现实矛盾的客观存在,导致其公信力被严重边缘化,甚至一度被沦为嘲讽对象,而在一些非主流社会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观”“价值中立论”等的泛滥下,导致一定程度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境尴尬、成效弱化、定位摇摆,使得一些思政教育工作者们深感底气不足、自信不够、避重就轻,由此而带来的是大学生思想维度上的困惑性与质疑性,直接导致诚信体系不断下滑、价值体系不断割裂,认知体系出现错位、信仰体系受到冲击……在一些滚动调查问卷中显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只关注自身利益,对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不闻不问,甚至还有少部分人对大学生中的犯罪现象认为“情有可原”——这种现状在当下“塔西佗陷阱”的效应中无疑是危险信号。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提升公信力,必须克服传统的“单打一”和“两张皮”现状,需要不断整合各类有效资源,形成合力,运用好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的“组合拳”,积极构建“智库”体系,发挥联动效应,不断从边缘化走向中心化,不断发挥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网络舆情生态的失衡把控度

2016年度网絡舆论生态发展报告指出:“网络不理性因素犹存,自媒体情感消费搅动舆论场——不可否认的是谣言、夸张报道在社会事件中仍有生存空间,不少民众对微信等新媒体谣言抱有“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尤其在涉医药、环境等知识专业性较强的事件中,信息不对称严重,容易加剧民众误解。如在“山东非法疫苗案”中,民众将“失效疫苗”与“毒疫苗”混淆,增加了恐慌情绪。在突发事件前期,舆论场更是信息混杂,一旦官方回应不及时、不准确,极易再次点燃民众不满,陷入“塔西佗陷阱……”。[4]而根据相关数据发现当前舆情参与低龄化趋势日渐凸显——“90后”乃至“00后”正在成为舆论场中的重要群体……

由此可见,随着全网络、多媒介、自媒体高速运转的大数据时代,其隐匿性、开放性、平等性,及时性等特点被无限放大,而大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高度对接使得网络舆情生态日益复杂化,由此产生的思维冲击和思想碰撞必然是深刻的,一旦出现某种失衡状态或者舆情“负导向”就会带来诸多危机隐患,如果不能尽早尽快清除屏蔽这些“负能量”,对大学生的心理定势和思维导向则会形成危险惯性,正如塔西佗本人在其著作中所指“由于人类天性怯懦,所以,丧失元气很容易,而恢复元气的效果却很迟缓;我们虽然起初憎恶死气沉沉,久而久之,我们却会对它恋恋不舍了……”[5]因此,当前在面对网络舆情生态的复杂性上,我们需要因势利导、合理把控,真正把大学生心理上的疑虑困惑合理化解在有效范围内,从而及时还原客观事实与规律。

综合以上问题元素分析,我们看到机遇与挑战并存,任务与目标共进,在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强化社会实践育人,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任重而道远,但是相信只要我们坚持真理、抓住规律,就一定能更好破解难题,为大学生思想成才和心理成熟打开新思路、拓展新境界。

【参考文献】

[1] 塔西陀.编年史:上册[M].王以铸,崔妙因,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24.

[2] 萨仁娜.从“文化反哺”现象谈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高校辅导员,2013.10(5)9-10.

[3] 向征.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1)64.

[4] 2016年度网络舆论生态发展报告[OL]光明时政http://politics.gmw.cn/2017-01/05/content_23413288.htm,2017-01-05.

[5] 塔西佗著. 马雍译. 阿古利可拉转 日耳曼尼亚志.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14.

【作者简介】

张 雷(1970-)男,湖南宁远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思想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影响分析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全面营改增对路局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部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