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2017-06-15 11:31马晓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中学生影响因素

马晓

【摘 要】 本文在阐述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概念、判断标准与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以期对症下药,做好问题行为矫正工作。

【关键词】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影响因素

一、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概述

1、概念界定

国内外学者,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和理论研究,从不同角度,解释说明了“课堂问题行为”这一概念内涵。

林格伦认为是,给课堂制造麻烦的行为。[1]

邵瑞珍认为是,学生违背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导致人际交往、学习方面出现困难的行为。[2]

马彦宏认为是,学生影响自己学习的行为,这些行为还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其他同学的学以及课堂教学质量。[3]

李志认为是,学生在课堂上违背课堂教学目的,影响自己、他人学习的行为。[4]

综上,本人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指学生违反课堂公共准则,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不利于自身及他人发展的行为。

2、判断标准

学者多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来衡量学生行为是否是课堂问题行为。

从“定性”的层面,以是否影响课堂秩序、是否对教师的教及其他同学的学有影响作为判断标准。

教师本人对课堂行为的理解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判断。同样的课堂行为,不同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也会产生不同的判断。[5]

从“定量”的层面,要考虑:①频率——该行为经常发生吗;②强度——该行为对自身及他人的影响到了哪种程度;③持续时间——该行为能维持多久。[6]

有些行为,比如传纸条,对同学影响不大,如果偶然在课堂中出现一次,可能事出有因,不需认定为课堂问题行为;有些行为,虽然说危害不大,比如学生转笔,如果发生频率高,一节课转了40次,那么教师就得重视,这可能就是一种严重的问题行为。

综合来说,要判断学生的行为是否属于课堂问题行为,首先要“定性”,要判断是否违反课堂公共准则,是否对教学有负面影响。其次要“定量”,要看该行为发生的频率是否过高、强度是否过大及持续时间是否过长。

3、分类

中外学者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分类结果如表1。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受学生自身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制约。

1、自身因素

(1)心理学角度。①得不到认同。一些后进生,成绩方面不能得到老师和班级同学的认可,只能借助一些课堂问题行为来吸引大家的注意。[8]②逃避挫折。学生如果遭遇一些变故,心态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心情低落,往往会为了逃避挫折、缓解低落情绪而故意违反课堂纪律。③凸显自我意识。学生会因为成长,自我意识逐渐萌发,而反对教师过多限制,喜欢在公共场所张扬个性,以显示自己的自我意识。④学生性格。一些内向的学生,易表现出退缩不参与、抵抗的行为,如拒绝参与集体讨论;而外向的学生,易产生进击行为,如课堂大声喧哗。

(2)生理学角度。①生理疾病。比如,“多动症”,这类学生神经系统功能存在障碍,易出现课堂动作较多、情绪变化快、集中精力时间短等问题行为。②学生性别。男同学比女同学的课堂问题行为多一些,而且,男同学问题行为多属于外向型,有攻擊性,比如说闲话,女同学问题行为多属于内向型,比如看小说。③生理疲劳。中学生作业多,睡眠时间短,无暇锻炼,易出现疲劳,课堂易睡觉。

2、外部因素

(1)学校角度。①课程内容。如学生不喜欢某一节课程内容,或是认为某一课程对考试“无用”,易出现走神等问题行为。另外,课程编排的不合理也会引发课堂问题行为,语文、外语这类文科性质的科目,应与数学、物理这类理科性质的科目交叉排课。②课堂管理。比如,教师对学生不公平,以成绩优劣、有没有给自己好处为标准来评价处理学生问题,易使学生抵触,导致课堂问题行为出现。[9]教师严苛课堂管理,看见问题就加以指责,甚至体罚,学生容易畏惧,心中怀恨,进而导致攻击性行为出现。有的教师对学生约束很弱,放纵他们,课堂问题行为也会多发。[10]③教师因素。有的教师受职称晋级、工资等个人利益的驱使,教学中始终把注意中心放在提高学生的成绩上,高分数成为学生追求的唯一目标,何谈学习乐趣。有的教师教学观念不更新,方法单一,课堂枯燥,效率低,这也会使学生烦闷,导致问题行为。教师因家庭问题、同事问题,产生情绪,而不能及时调节,这些异化的情绪肯定会影响到课堂教学,导致问题行为。④学校环境。主要指硬件环境,包括学校设备、文化氛围、教学风格及师生穿着等。如果学校设备齐全、文化底蕴深厚、教师引导好,那么学生也会感受到这种良好的气氛,课堂问题行为也会减少。相反,如果学校设备不全,学风焦躁,学生也易低落,易出现问题行为。⑤学校体制。学校普遍存在着分班现象,一般按成绩分为实验班和普通班。实验班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普通班安排教学经验欠缺的老师。实验班的同学,就强者愈强,而普通班的同学,就弱者愈弱,感觉自己被抛弃了,伤了自尊,易自暴自弃,出现问题行为。

(2)家庭角度。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子女,缺乏母爱(或父爱),受到较少管教,认知水平、道德品德易畸形发展,课堂中易出现错误行为,如心情郁闷、性格内向、行为怪异,也有可能表现为易冲动、经常打架等。家庭贫穷、父母观念落后,不支持学生,易引发学生厌学。

(3)社会角度。若学生经常接触有暴力情节的影视作品,他们也易表现出攻击型问题行为。若学生经常听到“读书无用论”、大学生就业难,也易导致厌学行为。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早期程度轻,不易显现,易被忽视。若能加强对于课堂问题行为的认识,及早发现学生问题行为,适时开展预防性的指导和帮助,有助于降低各类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2] 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 马宏彦.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与思考明[J].普教研究,1993(3).

[4] 李志.课堂问题行为及控制[J].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1997(4).

[5] 孙璐.叶珊.课堂问题行为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10).

[6] 刘丽群.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仁[J].教学与管理,2000(8).

[7] 孙煌明.试谈儿童问题行为[J].南京师院学报,1982(2).

[8] 顾援.课堂管理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

[9] 魏亚琴.从控制、惩罚到激励、引导——谈课堂管理理念的更新.辽宁教育研究,2004(03).

[10] 宋秋前.课堂管理问题问诊与矫治.教学与管理,2002(34).

【作者简介】

马 晓,男,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中学生影响因素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