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示踪和蓝染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

2017-06-19 18:43张琳邓小华梁转儿聂惠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0期
关键词:前哨吲哚腋窝

张琳 邓小华 梁转儿 聂惠龙

荧光示踪和蓝染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

张琳 邓小华 梁转儿 聂惠龙

目的探讨荧光示踪法和蓝染法在乳腺癌患者中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无明显腋窝淋巴结肿大的乳腺癌患者分别采用荧光示踪法和蓝染法进行标记, 均按常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并且行腋窝清扫, 全部组织送石蜡切片病理检查, 根据术后病理结果, 对比两种方法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假阴性率、平均前哨淋巴结检出数, 并记录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结果荧光示踪法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7.5%, 明显高于蓝染法的8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的有25例, 其中荧光示踪法漏诊1例, 蓝染法漏诊6例, 即荧光示踪法假阴性率为4.0%, 明显低于蓝染法的2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示踪法患者平均前哨淋巴结检出数为(3.5±0.8)枚, 明显多于蓝染法的(2.6±0.6)枚,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0.90±10.61)min。结论荧光示踪法和蓝染法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具有良好示踪效果, 其中荧光示踪法具有更高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和检出数, 假阴性率低, 更具有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荧光示踪法;蓝染法;吲哚菁绿;亚甲蓝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高, 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已取得良好疗效, 但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s dissection, ALND)所导致的上肢水肿、麻木、运动障碍和疼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近年来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 node biopsy, SLNB)已渐成为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病理学状态的标准术式[1-5], 对于无明显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能够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降低术后并发症, 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传统的染料和核素应用于淋巴示踪, 具有各自的局限性, 故寻找新的淋巴示踪剂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 国内外已有学者应用荧光剂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本文的研究中就对荧光示踪和蓝染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无明显腋窝淋巴结肿大的乳腺癌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7.36±8.63)岁。纳入标准:临床无明显腋窝淋巴结肿大, 经空芯针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为乳腺癌, 并且愿意行全乳切除加患侧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排除标准:患者肿瘤直径过大, 且为多发肿瘤;以上患者虽确诊为乳腺癌, 但坚决行保乳手术, 或者拒绝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本研究患者表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患者麻醉成功后, 采用吲哚菁绿与亚甲蓝作为双示踪剂, 使用1 ml注射器, 分别于乳晕处皮下、肿瘤边缘皮下注入2 ml亚甲蓝、1 ml吲哚菁绿(1 mg/ml)进行标记, 通过PDE成像摄影系统将提示前哨淋巴结位置, 收集所有具有荧光、蓝染或二者结合特征的前哨淋巴结, 对前哨淋巴结进行活检, 随后进行患侧腋窝淋巴结清扫, 全部组织送石蜡切片病理检查[6]。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方法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假阴性率、平均前哨淋巴结检出数, 并记录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荧光示踪法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7.5%, 明显高于蓝染法的8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的有25例, 其中荧光示踪法漏诊1例, 蓝染法漏诊6例, 即荧光示踪法假阴性率为4.0%, 明显低于蓝染法的2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示踪法患者平均前哨淋巴结检出数为(3.5±0.8)枚, 明显多于蓝染法的(2.6±0.6)枚,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0.90±10.61)min。

表1 80例患者两种方法应用效果比较

表1 80例患者两种方法应用效果比较

注:与蓝染法比较,aP<0.05

检查方法前哨淋巴结假阴性平均前哨淋巴结检出数(枚)荧光示踪法 78(97.5)a1(4.0)a3.5±0.8a蓝染法71(88.8)6(24.0)2.6±0.6 χ2/t4.7834.1537.708 P <0.05<0.05<0.05

3 讨论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其转移状态对乳腺癌分期、治疗方案选择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临床研究证明[7], 腋窝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传统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并未让患者获益, 且不能提高总生存率和降低局部复发率。

目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主要常用的淋巴结示踪剂有染料和核素两类。单用染料示踪因不能透过皮肤看到被染色的淋巴管及淋巴结, 导致检出率低[8,9]。而核素示踪虽检出率高, 但具有放射性, 且需要核医学科配合, 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10]。亚甲蓝为国内最常用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淋巴示踪剂之一, 具有方法简单、安全性好、无需特殊设备等优点,但由于亚甲蓝在淋巴结停留时间短, 增大手术难度, 单独使用检出率偏低及学习曲线延长, 非最佳淋巴示踪剂[11]。

本研究所采用的吲哚菁绿是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 具有穿透力较强, 对比清晰等特点, 既往多用于肝脏疾病诊断,目前逐渐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12-16]。Aoyama等[12]报道吲哚菁绿单独用于414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检出率高达100%。Sugie等[17]报道的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表明, 吲哚菁绿联合蓝染应用于淋巴示踪, 吲哚菁绿的示踪检出率高于蓝染检出率。

在对前哨淋巴结活检过程中评价检查方法的好坏主要依据假阴性率以及检出率的高低, 因此在对活检方法进行选择时要综合考虑以上两点。在本文的研究中就对荧光示踪法和蓝染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荧光示踪法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7.5%, 明显高于蓝染法的8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的有25例, 其中荧光示踪法漏诊1例, 蓝染法漏诊6例, 即荧光示踪法假阴性率为4.0%, 明显低于蓝染法的2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示踪法患者平均前哨淋巴结检出数为(3.5±0.8)枚, 明显多于蓝染法的(2.6±0.6)枚,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荧光示踪法和蓝染法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具有良好示踪效果, 其中荧光示踪法具有更高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和检出数, 假阴性率低, 更具有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1]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3版).中国癌症杂志, 2013(8):637-684.

[2] 韩猛虎, 姜合作, 张建华.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现状与实践.中国综合临床, 2013, 29(7):701-705.

[3] 王晓婷.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术前评价及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山东大学, 2016.

[4] 孙永辉, 陶维阳.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进展.现代肿瘤医学, 2017, 25(4):634-637.

[5] 程超.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临床应用研究.新疆医科大学, 2013.

[6] 高明.蓝染法联合荧光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研究.大连医科大学, 2015.

[7] Agresti R, Martelli G, Sandri M, et al.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versus no dis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T1N0 breast cancer: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INT09/98).Cancer, 2014, 120(65): 885-892.

[8] Zengel B, Yarabas U, Sirinocak A, et al.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in breast cancer: review on various methodologicalaproaches.Tumori, 2013, 99(21):149-153.

[9] 买飞.纳米碳和亚甲蓝染色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对比.大连医科大学, 2015.

[10] 刘纯, 李振平.国产亚甲蓝标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64例分析.中国肿瘤, 2008, 17(10):893-895.

[11] 孔之华, 黄义方, 李娟娟, 等.纳米炭与亚甲蓝示踪剂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应用效果比较.广西医学, 2016, 38(6):852-853.

[12] Aoyama K, Kamio T, Ohchi T, et al.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using fluorescence navigation with indocyanine green.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2011, 9(1):157.

[13] 丁浩龙.近红外荧光染料ICG术中导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汕头大学, 2013.

[14] 陈玥, 高卫平, 白净.吲哚菁绿在影像医学中的应用.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3, 36(5):289-293.

[15] 郭文斌, 高伟, 刘金涛, 等.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5, 24(5): 658-662.

[16] 邹伟伟, 白玉, 王希龙, 等.吲哚菁绿与纳米碳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对比研究.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6, 25(11): 1627-1632.

[17] Sugie T, Kassim KA, Takeuchi M, et al.A novel method for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by indocyanine green fluorescence technique in breast cancer.Cancer(Basel), 2010, 2(2):713-72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0.028

2017-03-20]

2015年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A0020)

519000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前哨吲哚腋窝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
吲哚美辛肠溶Eudragit L 100-55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
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HPV16E6与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吲哚骨架7位的羟基化研究
金属催化下吲哚7位的修饰
胡盛海
腋下广告
红其拉甫前哨班退伍兵向界碑告别
《中外玩具制造》暑期热卖玩具前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