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斜卧位经超声引导行微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2017-06-19 18:44罗记文刘维诚刘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0期
关键词:卧位石术肾镜

罗记文 刘维诚 刘宏

探讨斜卧位经超声引导行微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罗记文 刘维诚 刘宏

目的探讨斜卧位经超声引导行微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0例行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 采用信封抽签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 各25例。干预组患者经超声引道穿刺时取斜卧位, 常规组取俯卧位, 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手术舒适度为92.00%, 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卧位经超声引导微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对俯卧位可显著提高患者手术舒适度, 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斜卧位;超声引导;微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中具有显著疗效, 相对常规腔内碎石取石术具有更高结石清除率。超声引导下肾穿刺为建立微通道主要方法, 具有穿刺准确性高、动态观察等优点[1]。临床中常规取第11~12肋缘与腋后线或肩胛线相交区域进行穿刺, 由于穿刺部分靠背部,患者常规需取俯卧位, 可增加对患者呼吸抑制[2]。本研究中患者取斜卧位进行超声引导穿刺, 探究其疗效及安全性影响。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行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 经超声、静脉肾盂造影(IVP)明确诊断分值为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经评估后患者均有微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指征, 无绝对禁忌证;患者均在医师告知下自愿配合完成本次治疗和研究。采用信封抽签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 每组25例。干预组中男16例, 女9例;年龄21~62岁, 平均年龄(41.8±7.5)岁;发生部位:左侧14例,右侧11例;结石大小:0.8 cm×1.3 cm~1.7 cm×2.7 cm。常规组中男15例, 女10例;年龄20~65岁, 平均年龄(41.5±8.8)岁;发生部位:左侧13例, 右侧12例;结石大小:0.8 cm× 1.2 cm~1.6 cm×2.7 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硬膜外麻醉下, 消毒、铺巾, 患者取截石位, 将F5输尿管导管沿着患侧输尿管插入到达结石位置。干预组患者取斜卧位, 用软垫将患者肩部、臀部支撑形成45°悬空位置。常规组患者取仰卧位, 取第11或12肋缘与腋后线或肩胛线相交部位行穿刺, 在超声引导下动态进行穿刺, 用18号穿刺针穿入肾盂中盏或下盏, 有液体溢出为穿刺成功, 逐步扩张穿刺点到F16~18, 置入管鞘建立微通道。经管鞘置入输尿管镜, 找到结石部位, 用钬激光将结石击碎后取出结石碎块, 并用水灌注进行冲洗出结石残渣。结石取净后, 留置双“J”管和肾造瘘管, 术后3~7 d拔出肾造瘘管, 1个月后拔出双“J”管。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及穿刺相关气胸、结肠损伤、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②舒适度:采用自制舒适性问卷, 由患者术后进行评估, 包括体位舒适性、呼吸舒适性等5项内容, 0~50分, 0~29分为不舒适, 30~39分为舒适, 40~50分为非常舒适。舒适性=(非常舒适+舒适)/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穿刺效果及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舒适性比较 干预组患者手术舒适度为92.00%, 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穿刺效果及并发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手术舒适度比较(n, %)

3 讨论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与输尿管黏膜接触较密切, 常规体外碎石术、经输尿管碎石取石术难以获得显著疗效, 易损伤输尿管, 且结石清除率较低, 易导致复发[3]。传统开腹手术或腹腔镜下手术对患者造成较大手术创伤, 影响患者术后愈合和康复[4]。随着微创技术发展,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建立微通道行碎石取石术可获得较为显著临床疗效。临床研究指出,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较为容易, 通过辨别肾盂肾盏可提高穿刺准确性和安全性, 且经穿刺后建立通道置入输尿管镜进行碎石、取石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5-8]。

临床中常规选择第11或12肋缘与腋后线、肩胛线区域进行穿刺, 由于穿刺部位靠近背部, 患者需在俯卧位下完成操作[9]。俯卧位状态下患者腹部脏器及重力发生改变, 可影响患者呼吸及循环, 对于心肺功能不全者难以耐受, 同时对于其他患者可增加其体位不适痛苦, 降低患者舒适性[10-12]。基于患者体位舒适性, 本研究将患者肩部和臀部垫高呈45°斜卧位方式进行操作, 同样获得显著穿刺、结石清除效果,并不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3]。斜卧位状态更符合患者生理功能体位, 但对常规患者内脏体位有一定影响, 但在超声引导下同样能获得显著穿刺效果和结石清除率, 同时临床研究指出, 输尿管与肾盂肾盏有一定角度, 斜卧位状态下穿刺夹角较小, 能更好避免血管穿刺入肾盏内, 降低穿刺风险[14-16]。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组患者手术舒适度为92.00%, 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斜卧位能提高患者体位舒适性, 进而提高患者手术耐受能力。

综上所述, 斜卧位经超声引导微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对俯卧位可显著提高患者手术舒适度, 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洋洋, 刘紫庭, 董志韬, 等.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方面的临床研究.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4, 34(6):813-817.

[2] 仇向东, 钟狂飚.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152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分析.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5, 35(3):368-371.

[3] 杨念龙.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治疗现状.医学综述, 2014, 20(9):1589-1592.

[4] 金滨, 陈鑫, 张大磊, 等.无管化经皮肾镜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探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5, 34(10):1111-1113.

[5] 张世国, 何巍, 李志刚, 等.腔内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 38(3):201-204.

[6] 刘清学, 高飞.三种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疗效比较.中国基层医药, 2015, 22(3):394-397.

[7] 崔昕, 欧彤文, 许建军, 等.斜卧位微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61例分析.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 12(5):411-413.

[8] 王跃强, 杨智明, 黄曦, 等.斜卧位超声引导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137例报告.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 5(3):60-61.

[9] 谭庆兰.斜卧位经超声引导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分析及护理.河北医药, 2012, 34(8):1264-1265.

[10] 韩聪祥, 谢庆祥, 李金雨, 等.斜卧位B超引导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附26例报告).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1, 16(3):233-235.

[11] 邓汪东, 卢善明, 何学军, 等.超声引导下斜仰卧截石位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临床分析.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2, 17(4):368-370.

[12] 胡晓晖, 陈洪波, 江克华, 等.斜侧卧位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马蹄肾肾结石的疗效.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7): 91-93.

[13] 王建平, 王海坤, 肖耀军, 等.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双J管滞留12例.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3, 18(5): 407-408.

[14] 谢圣陶, 陈广瑜.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 14(4):348-349.

[15] 姜红光.斜仰卧-截石位经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284例.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7):127.

[16] 彭丽, 王兰英.斜仰卧位联合截石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112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14(2):78-7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0.031

2017-03-22]

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50715001651)

52385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医院泌尿外科

猜你喜欢
卧位石术肾镜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留置输尿管导管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分析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躺着就心痛!卧位型心绞痛怎么破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孕30周胎位不正能转过来吗?
肾积水程度对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失血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