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呼吸内科中的用药现状及合理性评价

2017-06-19 18:43王海平温娟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0期
关键词:激素类使用率合理性

王海平 温娟莹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呼吸内科中的用药现状及合理性评价

王海平 温娟莹

目的调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呼吸内科中的用药现状, 并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利用随机抽样法选出呼吸内科出院患者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用药情况(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用药适应证、用药剂量与疗程、用药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在抽查的84例患者中, 46例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占54.76%, 38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使用率为45.24%, 其中5例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 不合理使用率为13.16%。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注射剂使用最多的是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 使用率达50.00%, 其次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使用率为7.89%;口服类糖皮质激素常见为甲泼尼龙片, 使用率达55.26%;雾化吸入型用药使用最多的是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使用率为18.42%。结论呼吸内科存在部分不合理用药情况, 应强化用药管理。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呼吸内科;用药现状;用药合理性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GCs)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激素类药物, 在呼吸内科的治疗中应用也较为广泛[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不仅可以进行单独用药进行治疗, 还可与其他药物并用,进行呼吸内科疾病相关合并症的治疗, 也可以用于呼吸内科疾病相关不良反应的治疗[2]。但是, 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合理, 也会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 在临床使用中, 应该注意控制其使用, 提升其使用的合理性[3]。本研究对本院84例呼吸内科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 并结合统计结果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共纳入病例资料84例, 均为本院呼吸内科2016年12月出院的患者。患者中男45例, 女39例, 年龄16~79岁, 平均年龄(47.5±10.6)岁。84例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8例, 气管-支气管炎17例, 肺炎15例, 哮喘12例, 上呼吸道感染2例。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从本院HIS系统中调取呼吸内科2016年12月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抽选84例对患者用药情况(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用药适应证、用药剂量与疗程、用药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本次抽样主要针对口服、注射剂和雾化吸入型药物。自制相关调查表, 根据病例记录信息如实填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等自然资料和患者的病史、病情以及用药状况, 用药状况包括患者的用药种类及适应证、剂量与疗程以及患者的用药效果。

1.3 合理用药判定标准 本研究的合理用药的评估标准均根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进行[4,5]。

2 结果

在抽查的84例患者中, 46例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占54.76%, 38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使用率为45.24%,其中5例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 不合理使用率为13.16%。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注射剂使用最多的是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 使用率达50.00%, 其次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使用率为7.89%;口服类糖皮质激素常见为甲泼尼龙片, 使用率达55.26%;雾化吸入型用药使用最多的是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使用率为18.42%。见表1。

表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n, %)

3 讨论

从抽查的病例来看, 本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基本合理, 根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COPD加重期住院患者宜在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基础上, 口服或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本次抽查病例中大部分使用口服甲泼尼龙的患者都是临床诊断为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同时,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指出, 糖皮质激素对COPD患者不推荐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容易并发高血糖、骨质疏松、高血压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6-9]。口服剂量较大或疗程长达2周以上者, 易出现反跳现象, 建议逐步减少剂量。需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者, 泼尼松用量<10 mg/d(相当于甲泼尼龙8 mg)[10]。对COPD加重期患者, 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病情缓解和肺功能的恢复, 可考虑口服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20 mg, 2次/d,用5~7 d后逐渐减量。口服甲泼尼龙片的21例患者, 有2例患者是无明确指征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 其余患者大多诊断为COPD急性加重期、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用药疗程大部分符合指导原则。使用疗程>7 d的患者, 大部分都体现先减量后停药。

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19例患者中, 大部分患者为COPD急性加重期, 且大部分使用疗程合理, 用法用量符合指导原则。但也存在个别不合理的情况, 其中1例患者合并高血压,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慎用于高血压患者, 使用甲泼尼龙注射液7 d, 疗程较长, 其合理性有待于临床商榷;1例患者共静脉滴注甲泼尼龙14 d, 其生化检查血钾偏低(3.30 mmol/L),药师怀疑不排除是由于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低钾血症。建议严格按照指导原则或者指南的疗程来使用糖皮质激素, 必要的时候序贯使用激素, 以尽可能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1-13]。

抽查的7例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病例中,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基本符合指导原则、指南的推荐使用方法。单独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不能快速缓解气流受限, 因此需联合应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吸入, 7例患者中, 布地奈德混悬液一般合并短效支气管扩张剂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和M胆碱拮抗剂异丙托溴铵溶液, 雾化吸入[14,15]。

从抽查的3例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患者来看,为用于药物过敏的抗过敏治疗的, 均为合理使用。

本次抽查病例中, 存在2种或者2种以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并使用的情况, 基本符合指导原则和指南的用法。但也存在个别未按照指导原则或者COPD急性加重期相关指南使用的, 同时合并2种或2种以上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针对COPD急性期的患者, 临床医生可能同时合并使用口服和静脉滴注甲泼尼龙、同时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 以期尽早缓解危重症状, 这样的使用方法是否合理, 还有待于临床商榷, 但是建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大量使用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并监测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本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存在少部分的不合理用药现象, 多集中于剂量和疗程两个方面, 应该制定相应标准以强化用药管理,细化和量化具体用药细节, 以提升用药水平, 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 戎佩佩.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的评价.安徽医药, 2016, 20(7):1401-1404.

[2] 于洁.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体会.医药前沿, 2016, 6(19):180-181.

[3] 冯媛媛.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探讨.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4):81-82.

[4] 王秀云, 刘洋, 周秋峰.993张门、急诊糖皮质激素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 16(9):1261-1263.

[5] 郑晓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情况分析.中国药房, 2015(12):1645-1648.

[6] 倪丹红, 尹桃.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肿瘤疾病中的用药现状及合理性评价.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4(5):312-316.

[7] 倪丹红, 王萍, 尹桃.某院糖皮质激素用药现况及合理性分析.中国药师, 2014, 17(8):1356-1359.

[8] 倪丹红.某医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现状、合理性及安全性分析评价.中南大学, 2013.

[9] 李加.糖皮质激素用药不合理的现状与改进措施探讨.西南军医, 2008, 10(5):81-82.

[10] 陈云武.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9):28-29.

[11] 胡宏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9):65-66.

[12] 詹建珍, 陈琼芳.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分析.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21):114-115.

[13] 卢协勤, 王萍, 蔡惠惠, 等.我院2013年7~12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30):92-97.

[14] 李文胜, 何凯, 李坤浪, 等.我院临床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调查.中国药师, 2013, 16(9):1395-1397.

[15] 杨敏.糖皮质激素药物的门诊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 11(19):1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0.066

2017-03-29]

528100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药学部

猜你喜欢
激素类使用率合理性
激素类药物治疗皮肤病有哪些注意事项
碰撞合理性问题的“另类”解决方法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奇遇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激素类药物该不该用
激素类药物该不该用
为何让人谈之色变
关于用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合理性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