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体系研究

2017-06-19 19:36盛朝迅黄汉权
中国软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体系

盛朝迅,黄汉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 北京 100038)

构建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体系研究

盛朝迅,黄汉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 北京 100038)

本文首先对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体系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两者的理论基础、内在关联和现实特征,并对当前制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体系瓶颈障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体系的总体思路和措施建议,认为应围绕“一个体系、五大支柱”的要求,完善激励制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强化中间环节建设,夯实人才要素支撑,培育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

创新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励制度

一、准确把握开放高效创新体系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关联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项重大任务。这两者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目标上高度一致,在内容上紧密关联,在手段上相互依靠。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调整供给结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主要通过创新驱动来实现,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产品、要素、企业和制度支撑,可以进一步推动创新体系完善,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两者从根本上是统一的,既要在理论上深化认识,也要在实际工作中将两者的紧密结合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遵循。

(一)共同的目标是创新体系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连接点

根据OECD等相关机构界定,创新体系是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OECD,1997)[1]。早期学者Freeman(1987)、Lundvall(1992)、Nelson(1993)、Edquist(1993)等人对其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学者对国家创新体系(NIS)研究稍晚,齐建国(1995)[2]、吴贵生和谢伟(1997)[3]、柳卸林(1998)[4]、王春法(1998)[5]、石定寰(1999)[6]、冯之浚和罗伟(1999)[7]、胡志坚(2000)[8]等学者均发表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并呈现出理论研究与政策并行的特点[9],我国高度重视创新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并在2016年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分别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高效协同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和任务。其中,《“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的高效协同国家创新体系包括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高水平创新基地、区域创新增长极、创新网络、创新治理结构、创新生态等六部分内容[10],从目标任务来看,构建开放高效创新体系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驱动发展效率。

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和重大议题,与西方的“供给学派”有着本质的不同。虽然双方都是从供给侧入手提出经济改革的主张,但在宏观背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手段、宏观政策主张和措施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11]。根据我们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通过改革放松管制,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矫正市场扭曲,释放活力,促进创新,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不能简单理解供给仅仅是更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供给,还应包括更加集约化配置的生产要素供给、更加结构优化产业供给和有效的新制度供给,更侧重提升经济增长的效率和企业长期发展的活力,这与构建创新体系,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目标从根本上是一致的(见图1)。

(二)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体系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体系,从具体内容上来看,必然要求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创新主体,完善创新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完善创新生态环境,最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这些内容从本质上而言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特别是通过科技创新可以调节供给结构,能够在多个维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撑,为供给质量提升提供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能够有效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去除“低端无效产能”、促进产业升级,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等主要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图1 构建开放高效创新体系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关联图

1.构建开放高效创新体系有助于做好“去产能”的加减法

“去产能”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也是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的首要任务。但“去产能”不等于“去产业”,在部分产能出清的基础上,要积极通过创新驱动开发新产品拓展新领域,提升产业竞争力。美国在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产能过剩时,综合应用产业深化创新和培育产业竞争力、结构调整等供给侧政策,把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的竞争环境,促进清洁能源、信息、生物、空间技术等优先领域加快突破,夯实创新的人才、科学研究、基础设施等基础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重点,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化解产能过剩等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12]。这就告诉我们,“去产能”不能简单做“减法”,必须要和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体系结合起来,把提高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作为主要目标,通过鼓励企业通过发展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以及走精品高端路线等“加法”,适应市场需求升级的要求,达到去除“低端无效产能”、提高供给质量的最终目的。

2.通过创新提高供给侧效率是“降成本”的最大潜力

近年来,受劳动力供需变化、资源环境约束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足和市场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制造业各项主要成本迅速上升,较先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综合成本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竞争力培育形成较大制约。其中,成本上升最快的是人工成本(见表1)和土地成本,2011年至2014年,城镇制造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从3.67万元提高到5.14万元,年均增长13.5%,比同期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约1个百分点,比利润总额增速高约7个百分点。但从未来发展态势看,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难以逆转,唯有通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冲成本上升压力。由此可见,简单依靠压缩成本增长的空间有限,降成本的最大潜力还是通过构建开放高效创新体系促进创新,进而通过创新提升供给侧的效率。为此,应坚持降成本与提效率“双管齐下”,切实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要素产出效率,以效率提升降低相对成本,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表1 近年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相关指标及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年、2011年、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经计算。

3.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是“补短板”在产业方面的主要着力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产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球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0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钢铁、水泥、电解铝、造船等产量占全球比重45%以上。但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进入世界500强的100多家企业大部分是资源型产业和金融、房地产行业公司,创新型企业较少。根据世界知识产权委员会最新公布的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我国在知识产出规模、创新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状况等方面指标全球领先,但在制度、营商环境等方面排名较为落后,如在投资者权益保护这一指标上,我国在141个样本国家中仅排第114位,在产学研结合、创新集群、政府和私人部门合作等指标上,也处于较低水平。这些,正是下一步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业方面“补短板”所需要加强的地方。

换而言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通过创新驱动来实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必须以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为前提,以促进创新、加快构建开放高效创新体系为出发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3]。

(三)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创新体系完善的强大动力与重要保障

如前所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构建开放高效创新体系在内容上是紧密衔接的,构建开放高效创新体系本身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反过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品供给、企业供给、产业供给和制度供给的不断完善,特别是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也可以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创新主体、要素、环境、制度和生态的完善,从而促进创新体系的完善,为开放高效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支撑。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夯实开放高效创新体系的微观主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充分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解除供给约束,促进供给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14]。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可以进一步形成有利于市场和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破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好地释放改革红利,充分激活微观经济主体的潜力与活力,特别是增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强化了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得到更好发挥[15]。同时,还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各类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使高校、科研机构、科技类社会组织和各类创新主体各归其位,促进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有利于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系统提升创新主体能力。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为开放高效创新体系构建提供创新要素供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促进创新[16]。从要素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强调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要素资源和优化配置,进而提升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而这些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本身也会为开放高效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要素支撑。首先是人才,既包括站在学术前沿、勇于创新和探索的创新型人才,也包括大量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转化人才,还包括具有精益求精、不懈创新、笃实专注等“工匠精神”的技术产业化工匠人才和市场营销与经营管理人才。其次,是大量新技术新供给,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工艺水平,为创新体系注入技术活力。此外,还会产生信息资源、大数据等各类高能要素,优化创新组织形式,提升创新带来的技术创新和效率提高效应,增强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力。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安排

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安排是构建创新体系的重点。未来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制度的竞争,科技创新成果和新兴产业能否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大而不强的同时也造成了我国在体制机制上有不少适应要素和投资驱动但却不利创新驱动的制度性藩篱。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增长速度崇拜”和“要素和投资驱动依赖”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安排,有利于构建创新成果涌现的高效创新体系,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有助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二、客观认识当前制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体系瓶颈障碍

尽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开放高效创新体系构建紧密相连,我国也已基本形成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等相互支撑的创新体系,但目前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仍然不高,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作用还有待增强。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开放高效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更高,对于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创新生态环境、制度环境建设、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区域创新体系完善等方面的要求更高,现有的创新体系仍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一)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仍有待加强

企业是创新的发动机,通过企业和企业家对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可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和供给结构改善[17]。近年来,我国加大企业技术研发支持力度,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得到增强,重点产业领域创新成果不断增多,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等方面的作用仍亟待加强,企业创新发动机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企业创新主体对创新供给的支撑作用仍有待加强。如被称之为电子信息产业“心脏”的芯片和集成电路需要大量进口,自2013年起连续三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2015年进口额2299亿美元。技术和关键核心产品的高度依赖导致产业发展受制于人,2016年3月美国对中兴公司发起制裁,禁止中兴公司采购美国芯片,给中兴公司和相关产业发展带来重创。此外,我国企业研发投入明显偏低,目前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0.9%,尚不到1%,与主要发达国家2%-3%左右的平均水平差距巨大,这直接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创新体系中间环节缺失,“创新孤岛”现象突出

从创新链的角度看,我国创新体系中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实力都比较强,但缺乏中间环节,类似德国弗朗霍夫协会这样的知识生产类技术转移机构不足,而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技术交易机构等知识转移类技术转移机构服务水平偏低,无法满足大企业较为高端的服务需求,同时对中小企业的需求无法全覆盖,造成需求与服务的脱节[18]。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和企业家的技术创新衔接还不够紧密,市场需求不能立即反馈到知识创新上,知识创新不能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服务,知识供给与技术需求脱节,技术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这种“双脱节”导致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低,这是制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障碍和瓶颈。与此同时,创新资源分散、创新资源错配和创新效率低下等“三重困境”也困扰我国创新体系的完善,各创新主体各自为战的多、联合攻关的少,尚未形成聚焦重点领域官产学研金介用等多方协同创新的新体系。“科技成果走不出实验室”矛盾突出,一方面工程应用度低、无法实质性转化,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受阻,服务体系不完善,转化渠道不畅通。

(三)创新人才队伍大而不强,创新要素支撑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

近年来,在科技兴国战略的引领下,我国教育、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也快速壮大,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拥有科技人力资源数量最多的国家。根据科技部发布的《中国科技人才报告(2014)》,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科技人力资源大国,2013年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7105万人,其中作为科技活动核心的研发人员总量高速增长,2013年达到501.8万人,按照全时当量统计,R&D人员总量达到353.5万人年,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2014年,中国从事研发活动人员全时当量达到394万人年,占世界总量的28%。但也面临着人均产出效率低、高端创新型人才稀缺和人才流失等三大问题制约,多而不优的问题较为突出。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的《2016年人力资源报告》,我国人力资本指数在132个样本国家中排名第71位,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据科技部统计,我国真正高端人才总数1万人左右,而美国是我国的十倍以上,在航空、尖端汽车等领域院士数量寥寥无几,在诺贝尔奖、鲁斯卡奖、伽德纳奖、沃尔夫奖、菲尔茨奖、图灵奖等国际科技大奖中获奖人数也是屈指可数。在SCI统计的22个学科排名前250位顶尖科学家中,全世界超过6000人,我国不足100人。企业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现象非常突出,我国工程领域博士生愿意到企业工作的比例不足15%,而美国则高达80%。此外,人才流失现象也较为突出,近年来留学生的回国率为30%-40%,低于国际普遍的40%-50%水平,且回国的多为硕士,而博士的回国率仅为5%。

(四)创新生态不完善,有利于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的创新环境有待优化

创新体系的构筑需要良好创新生态的支撑。这既包括各种软硬创新基层设施条件,也包括相关技术创新支撑服务平台,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等法治环境,是一个推动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的大生态[19]。随着国家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产业创新基础平台等创新基础设施规模持续增长,覆盖领域不断拓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日益显现。但相关技术创新服务支撑能力相对不足,还存在创新支撑服务机构建设不健全、服务内容不全面、尚未形成网络化高效服务体系等问题,制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20]。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科研事业单位改革滞后等问题制约创新生态的完善。目前,国民的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淡薄,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例时有发生,对侵犯知识产权者处罚不严,起不到威慑作用,导致“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等问题较为突出,不利于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激情。科技体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弊端,以市场为主导的科技体制仍需完善,主要表现为“三不”: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不够健全,科技投入与成果产出不对称。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人事及薪酬制度落后于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阻碍了科技人力资源的流动和有效配置,抑制了科技创新巨大潜力的发挥。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不合理限制和约束,也严重挫伤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三、厘清构建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体系的总体思路

构建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效开放创新体系,应在准确把握两者之间内在关联的基础上,针对制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体系构建的瓶颈障碍,把握好总体思路、方向和路径,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一)总体思路与目标

当前,我国构建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放高效创新体系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一个体系、五大支柱”,一个体系是指:着力构建“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人才支撑、制度保障、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五大支柱是指: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支撑、以新型科研机构、中介组织、联盟和服务机构等为基础、以良好的创新环境为依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21],有力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企业和企业家在国家创新决策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大幅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达到1.1%。创新型人才规模质量稳步提升。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初步形成。创新基础设施步伐加快,初步建立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知识产权、技术中介、创新联盟等服务机构逐步完善,创新创业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创新环境更加优化,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更加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加快形成。科研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创新活力进一步迸发,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体系协同效应更为显著。创新体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显著增强,加速推动传统产业整合和新兴产业成长,对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再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到2025年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各创新主体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发挥,有力支撑发展动力的根本转换。

图2 创新体系“一个体系、五大支柱”示意图

(二)五大支柱与任务

1.以企业为主体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体系的主要构建力量[22]。要通过大幅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改革科研项目管理体制,推动科技创新由技术供给导向型为主向市场需求导向型为主转变,真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研发体制,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研发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领军型企业,推动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以人才为支撑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推动力,构建开放高效创新体系必须增强人才创新活力,推动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要从战略高度重视领军人才、复合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开发和使用,瞄准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强创新动力的需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结合研究、教育培训和移民等政策创新,努力形成集聚人才、提升人才、用好人才和有利于人才分层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要推进教育体制和人才评价使用体制改革,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借鉴发达国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以职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和终身教育。

3.以新型科研机构、中介组织、联盟和服务机构等为基础

创新服务支撑体系是当前我国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放高效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短板。要紧密围绕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努力打造汇集创造-就业-经营于一体的创新服务平台,把基地建设、人才培训、技术市场、专利维护、过期专利再开发、金融创投支持、创新方法引进、市场开拓等融为一体,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构建面向企业创新发展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4.以良好的创新环境为依托

创新体系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入,还取决于创新环境。这其中,完善的市场环境是创新的基础支撑,要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让市场做创新的裁判员,激发创新的原动力;顺畅的合作环境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在创新资源全球化、创新人才国际化、创新组织网络化的新形势下,支持创新必须营造顺畅的产学研合作环境,推动基于市场导向各种资源整合;有效的投融资环境是创新的“催化剂”,是解决创新体系中“死亡之谷”难题的重要途径,要着力构建高效便利的投融资体系;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创新的沃土,要着力形成“勇于创新、敢为人先,鼓励竞争、崇尚合作,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共识和氛围,营造开放、公平的创新创业环境。

5.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

体制机制创新是构建开放高效创新体系的重要保障。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积极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进一步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23]。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健全技术转移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加强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经费分配和成果评价的机制。

四、夯实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体系的基石与措施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落实好这一要求,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进一步深化改革,把完善激励机制作为开放高效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和重中之重,厚植创新的基石,多措并举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推进创新基础设施、夯实人才要素支撑、培育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

(一)加强激励鼓励创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

构建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体系的关键是把激励搞对。要加强激励、鼓励创新,激发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各类专业化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使各类主体在创新体系中各归其位,系统提升各类主体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源头供给[24]。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提高企业对国家科技计划、应用导向的科技重大专项方案等决策参与度,建立需求导向、企业牵头、企业采购高校和科研机构研发服务的关键领域产业技术攻关体系。突出重点,通过典型示范等方式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创新企业百强工程,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居世界前列的创新型企业和一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集群。推动科教融合发展,促进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目标,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国家实验室,提升国家战略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强化中间环节建设,促进创新体系各组成部分有效衔接

针对中间环节缺失和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薄弱等问题,建议以国家需求和市场导向为主,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参考德国弗朗霍夫协会模式,加快知识生产型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考虑成立全国性的应用科研机构协会或联合会,探索中央、地方两级共同扶持和管理的新型科研机构运行机制,实行以知识产权管理为主导的科技成果管理体制,实现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组织的协同创新,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和扩散。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要求,在若干战略领域,加快建设一批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新模式的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网络,大力发展市场导向型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加强信息资源整合,鼓励建设技术转移和服务平台,发展众扶、众筹、众创、众包等新兴技术服务业态,为新技术转化、新产品发展和新模式打造提供技术支撑和有关创新服务[25]。完善包括各级政府、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产业园、专业服务组织等在内的创新服务支撑体系,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提升创新服务的支撑能力。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夯实人才等要素支撑

人才是创新体系建设中最宝贵的资源,无论是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还是科技研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产学研服务机构发展和创新环境的营造都需要高水平人才队伍的支撑。要把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作为提升人才发展活力的重点。坚持价值导向,针对我国科研人员实际贡献与收入分配不完全匹配、股权激励等对创新具有长期激励作用的政策缺位、内部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明确分配导向,完善分配机制,使科研人员收入与其创造性劳动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紧密联系。实施灵活高效、人尽其才的选人用人政策,按照创新的规律培养和吸引人才,为人才成长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软硬环境支持。推动科研成果收益分配、股权激励、产权处置等向优秀人才倾斜,建立充分体现智力劳动和服务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让科技人员的智力劳动得到合理回报,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科研自主权、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支持体制内科研人员停薪留岗创业,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实施更积极的、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完善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放宽技术技能型人才取得永久居留权的条件,增加中国“绿卡”的含金量。围绕开放高效创新体系建设发展的人才需求,进一步夯实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基础,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和集聚高水平人才队伍。

(四)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以共生创新的理念促进创新生态的完善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不利于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障碍,推动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迸发、创新体系完善的制度安排。一是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制度,大幅度提高权利人胜诉率、判赔额,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侵权易、维权难”的状况,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和环境。二是实施技术转移行动计划,通过完善知识产权许可和管理、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等政策法规和措施,推进财政资金支持的技术成果转移和产业化,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三是完善创新导向的评价制度。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分类评价,把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纳入评价指标,形成绩效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完善人才评价制度,进一步改革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增加用人单位评价自主权,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人才评价体系。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新产品、新技术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要求的创新频率在不断加快,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所需的投资也日益增大,传统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受到企业资源禀赋制约,越来越难以实现。这要求企业从独立创新转变为多元主体共生创新,与相关利益方联结成创新共同体,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创新型产业集群[13]5。这就要求创新的生态环境必须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够吸引大中小企业和政产学研金介用等各方共存共生。为此,需要健全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打造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和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生态完善和各类创新主体健康成长的共生环境。

[1]OECD.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R].1997.

[2]齐建国.技术创新——国家系统的改革与重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3]吴贵生,谢 伟.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作用与影响[C].第二届中韩产业技术政策研讨会——面向21世纪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会议论文集,1997.

[4]柳卸林.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R].市场经济下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建设课题报告,1998.

[5]王春法.技术创新政策:理论基础与工具选择——美国和日本的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6]石定寰.国家创新系统:现状与未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7]冯之浚,罗 伟.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文献汇编[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8]胡志坚等.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张俊芳,雷家骕.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理论与政策并行[J].科研管理,2009(7):10-17.

[10]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OL].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8/08/content_5098072.html,2016-08-08.

[11]习近平.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OL]. 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28/c1001-28387396-2.html,2016-05-28.

[12]盛朝迅.化解产能过剩的国际经验与策略催生[J].改革,2013(8):94-99.

[13]赵志耘.以科技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软科学,2016(9):1-6.

[14]贾 康,苏京春.新供给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5.

[15]高文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呼唤创新[N].经济日报,2016-07-14.

[16]赵志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促创新[N].科技日报,2016-07-04.

[17]王昌林.进一步理清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路[J].全球化,2014(11):29-36.

[18]盛朝迅.构建国家创新网络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J].宏观经济研究,2017(1):7-15.

[19]曾国屏,苟尤钊,刘 磊.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3(1):4-12.

[20]黄群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制造业创新生态[N].光明日报,2016-04-27.

[2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Z].2016-05-19.

[22]王春法.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3(5):99-104.

[23]薛 澜,赵 静.关于“十三五”时期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意义与战略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5):21-26.

[24]马晓河.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N].经济日报,2016-07-28.

[25]芮明杰.产业化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Z].三思派,2016-07-22.

(本文责编:王延芳)

Research on Constructing Innovation System to Support the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SHENG Chao-xun,HUANG Han-quan

(ChinaAcademyofMacroeconomicResearch,InstituteofIndustrialandTechnologicalEconomicsofNationalDevelopmentandReformCommission,Beijing100038,China)

First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ding an open and efficient innovation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supply side,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and the realistic characteristics,analyzes the bottleneck of the innovation system which restricts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supply side, puts forward the general ideas and measures to construct the structural innovation system of supply side, that should be based on “one system, five pillars” requirements, improve the incentive system, stimulate innovation and vitality of the body,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mediate links, reinforce the personnel support elements, cultivate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at encourages innovation, the formation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conducive to innovation.

innovation system;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centive system

2017-02-09

2017-04-25

本报告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重大课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思路与政策框架”、“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JY068)研究成果。

盛朝迅(1984-),男,汉族,安徽无为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副研究员、副主任,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

F27

A

1002-9753(2017)05-0020-10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用市场化深化煤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