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祭孔仪式 千古礼乐拜素王

2017-06-19 19:23刘翠霞,郭付朝
旅游世界 2017年5期
关键词:祭孔开城迎宾

孔庙祭孔仪式 千古礼乐拜素王

演出类别:仪式表演

演出地点:曲阜明故城万仞宫墙前、孔庙内

总时长:约20分钟

演出看点:祭孔仪式的缩演 /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现 /舞姿音乐隆重庄严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1988年一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汇聚法国巴黎时发表的一个宣言中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于是,到曲阜拜谒文化教育的祖师爷——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成为很多人的愿望。

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谒孔子。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

最初祭孔每年只有秋季一次,后增为春秋二次。后来,人们又在阴历八月二十七日(相传为孔子诞辰)举行大祭。这一天的祭孔仪式隆重,连在私塾念书和在学堂里学习的学生也要放假一至三天,以示敬重。参加祭孔的人员,最初只限于孔氏直系子孙,祭孔被当作国家的大典后,“家祭”仍照常进行。国祭多由皇帝专门指定的大臣、地方官或皇帝自己亲至阙里孔庙致祭。

如今的曲阜祭孔大典共分为明故城开城仪式、孔庙祭孔仪式等。

早上八点,开城仪式表演正式开始,城墙前面长长的神道上,古装舞者用他们最诚挚的礼仪,抬着铜锣从神道的尽头走来,响亮的锣鼓敲醒了沉睡的一切。

仪式分为入场仪式、开城仪式、入城仪式和迎宾表演四个部分。在迎宾音乐声中,长号手、旗手、武士等演员队列从神道南首两侧道路入场。八面战鼓、十把长号配合浑厚的音乐声,万仞宫墙城门徐徐打开。开城司礼官在四名古装仕女陪同下从城内迎出,司礼官宣读迎宾词。接下来是入城仪式,武士仪仗队在万仞宫墙前小广场表演。在音乐烘托下,武士队列前导,队伍依序入城。最后,30人锣鼓队在金声玉振坊前广场进行5分钟迎宾锣鼓表演。

在古代,文明的车轮滚滚的前进,人们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晨钟暮鼓”成为了古时人们重要的起居信号。高高的城墙上,大钟被撞响,钟鸣声播四方,城门徐徐的开启,万户活动。

接下来,在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前,会有一场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祭孔大典,生动再现“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历史盛况。

随着典仪齐唱“起户”,钟鼓齐鸣,肃穆的音乐响起来,祭孔大典正式开始。乐舞生、执事者各就各位,“赞引”引领采访团成员及游客到戟门下等候,伴随着“乐舞生各就位、执事者各司其事、配祭官各就位”的唱词,主祭人、献官、执事等依次列队来到祭坛。主祭人整衣冠、洗手后肃立孔子香案前上香鞠躬,并行三跪九叩之礼。

在古朴典雅的音乐声中,身着传统汉服的舞生右手执羽,左手执龠,在“金声玉振”之中,按规定舞步纵横进退。舞生们的舞姿凝重娴静,与大成殿浑然一体,动静结合,形象生动地演绎出孔子的仁爱礼乐思想。整个祭孔大典秩序井然,气氛庄严隆重。

此次表演的祭孔典礼只是一个篇章,只有20分钟左右,完整的祭孔大典需要两个小时。现在除了每年一次的祭孔大典外,这种祭孔表演已成为常态化。

资讯站

门票:孔府60元,孔庙90元,孔林40元,“三孔”通票150元;活动时间: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每年9月26日-10月15日;明故城开城仪式和祭孔表演每年4月至10月,每周六上午9时。

地址:济宁曲阜市三孔景区

当地美食:孔府菜、熏豆腐、羊肉泡粥、煎饼、张记煎包、吊炉烧饼卷

周边联游:三孔、孟府孟庙、兴隆文化园、台儿庄古城

猜你喜欢
祭孔开城迎宾
基于单片机的迎宾机器人设计
《太谷县志》音乐文献浅析
祭孔礼乐之民族文化价值探析
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清代祭孔释奠礼乐研究”的述评
开城工业园
都教授客串“迎宾员”
起亚凯尊车顶迎宾灯渐亮功能失效
深圳表情 笑迎宾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