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博弈论分析食品安全问题

2017-06-19 19:28章志国
四川农业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监管部门小猪猴子

章志国

(重庆市垫江县农委畜牧生产站,重庆 垫江 408300)

试用博弈论分析食品安全问题

章志国

(重庆市垫江县农委畜牧生产站,重庆 垫江 408300)

国以民为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屡见不鲜,严重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近年来,公众健康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与我国政府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严重相悖。本文通过构建食品安全博弈模型,分析得出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缘于信息不对称,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食品安全;博弈;问题

1 前言

近年来,各地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地沟油”、“三鹿奶粉”、“人造蜂蜜”等事件令人瞠目结舌,使广大消费者对我国的食品安全充满了怀疑与担忧。而食品安全是保证人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水平的基石,是社会稳定的发展基本保障。为此,为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我国于2009年6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提高到法制的地位。然而,“毒豆芽”、“瘦肉精”、“毒胶囊”等事件依旧相继发生,旧问题屡禁不止,新问题层出不穷,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公众心目中异常沉重的话题。这不仅攸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攸关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更严重攸关政府的正义形象。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我国食品安全质量,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

消费者非常重视食品的安全性,因而势必引起其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视,但与此同时,消费者普遍认为食品安全保障是政府部门的基本职责。其实,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食品生产企业、政府监管部门、消费者本身等多方利益,各方的效用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策略选择,也取决于其他两方面的策略,就这样在他们之间进行着一系列的博弈。

从图1可以看出,食品行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整体的情况并不乐观。3年内均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比例仅为百分之几,仅1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不到20%,而3年内均未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却高达80%。这充分说明我国食品企业中问题相当突出,这绝对不是某个单一的政府监管部门、企业自身、社会公众与一部法令能够解决的问题。

图1 2009-2011年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情况

2 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

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原因归结起来主要以下3个方面:即食品生产企业不重视、消费者(广大公众)不知情、政府监管乏力。

2.1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随着食品产业链的拉长与延伸,从图1得知,消费者与食品源头的距离扩大导致信息不对称。生产者的信息优势和消费者的信息劣势,决定了消费者在购买食品之前难以判断食品是否安全,也就是说,消费者要在食用产品之后,甚至多年之后,才可能发现食品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受经济利益驱动,食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均有几率发生投机行为,从而导致形成我国当前食品不安全的现状。其次,消费者购买食品时,要选择食品的质量和价格,而安全食品的价格高,消费者往往又选择价格低的不安全食品,这导致优质不能实现优价,安全食品销售较困难。因此,条件差的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在博弈中也迫于选择生产不安全食品;部分条件优的企业、甚至是规模较大的知名企业也转而生产质量差的食品充斥市场,以获取高额利润,导致消费者经常惨遭蒙哄上当受骗,身体健康经常遭到这些成本低、质量差的不安全食品伤害。

2.2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突出

生产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很突出,主要是指彼此同时选择或虽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的原则所致。

“智猪博弈”实验证明,合作不匹配。假设: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旁边有一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一点食物。现在问:两只猪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旁,而大猪则为这一点食物而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如果我们不考虑道德因素,仅从技术角度去思考,“小猪”的策略是对的。但从群体的角度去思考,假如“小猪”的策略总是对的,那么“大猪”就必将越来越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如何平衡大小猪之间的利益关系呢?

“智猪博弈”假设说明,我国食品企业在研究政府监管部门的策略并追求自己最大化利益行为时,政府监管部门如何选择最有效的策略监管食品企业。二者作为博弈对方,都有各自的目标,各自的方法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受其对方策略选择的影响,在不同的博弈规则下会得到不同的博弈均衡。政府监管部门政策的制定、实施的过程,往往是与食品企业之间博弈均衡、综合作用的结果。由此可知,二者合作行为比单独行为的结果更好,但合作行为不能自发地实现,只有依靠政府监管部门,使监管部门就成了推动和促进食品企业合作的最佳力量。

矩阵博弈假设证明,监管信息不对称。假设:①政府监管部门运用行政、法律手段监督食品企业安全行为得到的政治声誉为1;②若政府不去监督,而食品企业也不重视食品安全得到的政治声誉为-1;③若食品企业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则积极配合政府开展食品安全行动,所获得的经济收益为1;④若食品企业只顾短期利益,不顾食品安全,为此必须承担罚金、法律责任与社会生誉损失所获得的经济收益为-1。那么政府监管部门与食品企业之间的博弈矩阵如下(见表1):

表1 政府监管部门与食品企业的博弈矩阵

通过表1分析,若通过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同时企业也重视,则实现二者之间的双赢,其整体收益值为2;若一方重视(或监管),另一方不重视(不监管)则重视(或监管)的收益值为1,不重视(不监管)的收益值为-1,整体收益值为0;若双方都不重视(不监管)则实现的收益值均为-1,整体收益值为-2。

当前,在我国非政府组织(食品行业协会)还不健全、不规范、不发达的情况下,食品安全工作还主要得力于政府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形成),让监管要求如雷贯耳般渗透至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与生产人员当中,让他们知道生产不安全食品就是犯罪,就要受到严厉的处罚,从而迫使企业予以重视,产生正能量;否则一切将成“纸上谈兵”,产生负面影响。

2.3 食品行业缺少自律

猴子博弈实验:一群猴子被关在笼子里,绳子一端拴着一个香蕉,另一端连着一个机关,机关又与一个水源相连。只要猴子去抓香蕉,就会带动机关,喷出水来。也就是说,当一个猴子去抓香蕉时,其它的猴子就会被水淋湿。即少数人得益,多少人遭殃。怎么办?聪明的猴子组织起来,不容许“一人得益,其他人遭殃”的行为。猴子们集体行动并约定,谁去抓香蕉,所有猴子都去打它。这样一来,所有的猴子都不去抓香蕉了。这种协商性的约束也可以避免“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猴子博弈实验证明,食品企业之间要建立行业自律和诚信经营的理念,要讲求社会责任,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结合起来,不能使自身的短期利益危害到其他企业,从而危害整个行业,成为“害群之马”。

3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在构建食品安全体系的过程中,政府监管部门、食品企业、消费者博弈三方参与人应该共同合作,严格履行各自职责,统筹各种社会资源,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3.1 政府监管促进监管信息对称

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督检查和整治,强化食品市场准人制度,如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等,加强食物供应链的全过程监管,形成一个天衣无缝的体系来保障食品安全。其次,加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让食品企业获得的违法成本远远大于其非法利益,起到有力的震慑作用。

3.2 行业自律促进企业信息对称

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完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建设,使政府监管部门与食品企业处于良好的信誉环境下,自觉重视和保护食品安全。从分析的结论上看,一方面要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相互制约比政府监管更有效;另一方面企业的信誉、品牌效应得益越大,食品企业依据可感知的收益越高,越有利于企业自觉、主动地重视食品安全。

3.3 制度建设促进消费者信息对称

一是要加大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让广大消费者知晓食品企业所生产的食品安全状况,可根据优质优价购买,安心食用;二是构建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应充分利用条形码、无线射频、二维码等现代科技,建立反应快、信息透明度高、数据可靠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将分散的信息整合起来,使消费者通过网络、电视、手机、固定电话等便捷方式查询到产品信息,最大程度地减小食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017-02-20

章志国(1978-),男,重庆市垫江县农业委员会畜牧生产站。TeL:023-74616333

猜你喜欢
监管部门小猪猴子
浅谈市场监管部门在儿童青少年肥胖中的防控措施
扬州江都区推进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
男猴子和女猴子
淘气的猴子
可爱的小猪
猴子出海
小猪家着火了
监管部门严查直企退换货
谈“魏则西”事件背后的制度问题
永远的新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