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青少年口腔正畸的效果

2017-06-21 15:08赵晓红
实用临床医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切牙磨牙种植体

齐 震,赵晓红

(1.中山市人民医院口腔分院正畸科; 2.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广东 中山 528400)

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青少年口腔正畸的效果

齐 震1,赵晓红2

(1.中山市人民医院口腔分院正畸科; 2.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广东 中山 528400)

目的 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青少年口腔正畸的效果。方法 选择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型支抗组和传统组,每组各5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正畸方法治疗,微型支抗组在传统组基础上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治疗前后上中切牙凸距差、倾角差和磨牙移位距离及患者治疗过程不良反应(轻度水肿、口腔炎症、不适感)发生率。结果 微型支抗组相较于传统组治疗成功率更高(P<0.05);微型支抗组相较于传统组治疗前后上中切牙凸距差、倾角差更大,磨牙移位距离更短(均P<0.01);微型支抗组相较于传统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1)。结论 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青少年口腔正畸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改善正畸治疗效果,减少口腔炎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青少年

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常需要绝对支抗抵抗矫治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传统多采用固定舌弓、口外弓、颌间牵引等方法,但效果不理想,还可能导致后牙前移,给患者带来不适感。近年来,随着口腔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依赖与骨结合进行固位,而是利用种植体和骨组织之间机械嵌合力进行作用,疗效可靠且创伤小[1]。本研究对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青少年口腔正畸的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中山市人民医院口腔分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青少年口腔正畸患儿100例,均无牙龈炎、进展期牙周炎、口腔黏膜病或系统性疾病,口腔卫生良好。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型支抗组和传统组,每组各50例。微型支抗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3~25(19.34±2.13)岁;传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13~26(19.19±2.52)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传统组采用传统正畸方法治疗:正畸前先常规刷牙清洁牙齿,再用洗必泰溶液对口腔进一步清洁,清洁后进行直丝弓矫正治疗。

微型支抗组在传统组基础上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先做口腔锥形束CT(CBCT)检查,摄X线片,对牙根形态、部位和周围组织结构进行检查,选择合适微型种植体,确定植入部位、深度和角度。植入部位以膜龈结合处偏向牙根2~3 mm为佳,植入角度垂直于骨面。将微型种植体植入前需先用黄铜丝标记,植入后牙龈处不能附着黏骨膜翻瓣,需切开牙槽黏膜处,以预防软组织卷入牙槽中。术后再次摄X线片,对微型种植体支抗跟牙根关系进行观察。术后给予弹力线、链状橡皮圈和拉簧进行微型种植体加力,避免因受力过大而脱落。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治疗成功率(种植体固定良好,外观良好,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无不适感为成功,否则为失败),治疗前后上中切牙凸距差、倾角差、磨牙移位距离和治疗过程不良反应(轻度水肿、口腔炎症、不适感)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成功率比较

微型支抗组成功率为100.00%(50/50),传统组成功率为76.00%(38/50),微型支抗组相较于传统组治疗成功率更高(P<0.05)。

2.2 2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微型支抗组相较于传统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1),见表1。

表1 2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上中切牙凸距差、倾角差和磨牙移位距离比较

微型支抗组相较于传统组治疗前后上中切牙凸距差、倾角差更大,磨牙移位距离更短(均P<0.01)。见表2。

组别n上中切牙凸距差l/mm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移位距离l/mm传统组 502.39±0.7712.39±3.576.61±0.59微型支抗组504.51±1.4129.51±5.613.62±1.21t8.2749.02410.761P0.0000.0000.000

3 讨论

牙颌畸形为口腔常见多发病,其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避免感染,有稳定支抗支持。支抗是可抵消或抵抗矫治力的反作用力结构,牢固的支抗是口腔正畸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临床传统用颅面骨骼、口唇肌肉、牙弓等支抗用于口腔正畸治疗虽然有一定效果,但舒适度低,稳固性差,安全性低下,容易出现感染、意外伤害等不良事件,且矫治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对于严重牙列拥挤患者,难以满足治疗需求。另外,因传统支抗不稳定,容易出现支抗牙扭转和旋转,在治疗后保持困难,容易复发,青少年难以配合长期治疗,依从性低下[2]。

近年来,口腔正畸治疗的专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得到发展和应用,其中以不锈钢和钛合金材质为主。种植体为一体式种植体,骨内部分为螺纹状。跟传统支抗比较,其直径更小,可在牙槽嵴两邻牙牙根之间灵活植入,置入位置不受限。可与骨组织逐渐进行机械嵌合固位,具有较高的稳固性和舒适性,创伤小,可承受的正畸力较大[3-4]。在手术操作上,因支抗结构小,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无需特殊设备,取出可直接局部消毒后拧出,无需进行麻醉,患者几乎无疼痛感,且拧出后血凝块充满遗留空间,可降低感染风险,加速创口愈合。微型种植体支抗的适应证广泛,包括后牙前移时前牙支抗不足者、牙列严重拥挤或牙弓严重前突不允许支抗磨牙前移者、骨性严重开合导致颌面倾斜,需要绝对压低后牙者[5-6]。

本研究结果显示,微型支抗组相较于传统组治疗成功率更高,治疗前后上中切牙凸距差、倾角差更大,磨牙移位距离更短,微型支抗组相较于传统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见微型种植体支抗为解决口腔正畸支抗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和方法,具有微创性、微型化、简单化和无创化等特点,植入部位和适应证广泛,操作更为简单,可提升患者舒适度,患者接受度高[7-8]。

综上所述,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青少年口腔正畸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改善正畸治疗效果,减少口腔炎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1] 刘洪,牟雁东,于晓光,等.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稳定和安全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8):1159-1164.

[2] 冯毅.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35(3):352-353.

[3] 郭军,法永红,蔡兴伟,等.微型种植体支抗近移磨牙过程中的强支抗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9):1577-1580.

[4] 孙玉刚,田红,陈超.重度深覆(牙合)正畸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系统的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22):78-79.

[5] 吴礼樟.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1):269-269.

[6] 李伟,姚毅章,赵国廷.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5):103-104.

[7] 肖丽娟.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0):49-50.

[8] 靳爱萍,胡晓聪,黄月燕.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6):1003-1004.

(责任编辑:钟荣梅)

2016-10-21

R783.5

A

1009-8194(2017)04-0086-02

10.13764/j.cnki.lcsy.2017.04.034

猜你喜欢
切牙磨牙种植体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磨牙症各类垫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紫地榆不同提取物对脱矿牛切牙再矿化的影响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