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探讨

2017-06-24 18:27张艳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培育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张艳

摘要:数学一直是所有教学科目中较为抽象的一门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理解水平要求较高。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在目前的数学教育中更加注重推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因此,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培育策略

一、前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发育尚未成熟,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则很有可能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无法理解,甚至是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生解题以及应付考试的能力。目前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型的人才,因此在教学的培养中,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得以提出。但由于素质教育的推广时间较短,核心素养教学的经验不足等问题,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存在着不少缺点与不足,因此本文重点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二、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重点在于素养的含义,指的是人们能够对复杂的社会环境进行应对因此所具有的综合能力,包括人们的知识水平,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而核心素养就是指这些综合因素中最主要的部分,学生在学校经过相关的教育之后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能帮助学生在社会的生活中获得个人的成功以及促进社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目前教育界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有:(1)学生要具备自身发展的能力,自我概念强,明确自身的需求以及愿望并能将其转变成为实际行动的能力;(2)要求学生能够具备熟练运用如语言文字以及符号等各项交流工具的核心素养;(3)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与他人进行沟通以及适应社会环境的核心素养。在各个科目的教学中,教师都应该将核心素养的内容与教学的内容相结合,予以学生正确的指导,让其能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

2.核心素养的特点及意义

核心素养的特点主要有:(1)多元的面向,主要是指核心素养的整体性较强,涵盖面广泛;(2)多元的场域,是指核心素养跨界领域广,能在各个学科范围内适用;(3)多元的功能,核心素养不仅能对个人的知识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还能培养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核心素养培养的时间较长,能够贯穿学生的一生;(4)高阶层的复杂性。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一般的知识教育不同,其培养的过程更加复杂和更具深度。核心素养在课程的改革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对教育基因进行改造的核心,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日后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核心素养能够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其次核心素养还能够对社会的功能起到健全的作用,从而促进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和睦相处以及良性的循环。

3.小学数学中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有:(1)数学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推理的培养。主要是在数学教学中能让学生形成相应的数学概念并能运用抽象的思维能力进行相应的逻辑推理,解答相关的数学题;(2)数学建模的培养,从生活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相关的数学公式进行表述;(3)运算能力的培养,学生能熟练的运用各种数学公式进行运算;(4)数据分析的培养,学生能够对相关的数学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分析,并根据所遇到的问题设计调查表,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5)个人修养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要发展和同学及教师之间的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三、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在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分为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重点是要将学科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1.提高教师的素养

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中,教师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时教师要对相关的核心素养理念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和终身学习的原则。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特点,同时要对学生发展的趋势以及兴趣进行考虑,将核心素养的内容和理念融入到数学的教学当中。其次教师还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不同地区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统一的教学内容并不一定对所有学生都适合,由于本校位于农村地区,学生们的基础水平较弱,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结合地区和学生的特色,适当的调整和安排适合学生的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要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对于在实施核心素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分析,并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只有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教师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更好对学生进行核心素质的培养。

2.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增加对数学文化的教学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更加关注的是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所讲解的内容更多的是关于概念性的东西,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容易让课堂气氛枯燥,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學数学的教学内容中,某些知识点的背后会蕴含着相关的历史知识,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的历史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对比和比的应用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概念和知识的讲解之后,可以在课堂中穿插和比相关历史的讲解,如最著名的黄金比例,教师可以将黄金比例的内容穿插在关于比例内容的讲解当中,在拓展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关于完美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对自身要求严格以达完美的良好品质。

3.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核心素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综合能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不再以应试作为最终的目的,而是以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可以将数学的运算,几何的学习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应用到相关的实际生活中。比如,在对多边形面积这一课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让其对生活周边的事物进行观察,自行观察多边形的特点,然后进行总结。教师在听完学生的总结分析之后在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使用相关的多边形道具来进行展示,课后布置学生选择生活中的多边形物体进行面积的计算,将所学的知识真正的引入到实际的生活中。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加课堂的气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总结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在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善以及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晟,魏锐,周平艳,师曼,王郢,刘坚,陈有义,刘霞.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11):38-45+116.

\[2\]潘小明,吕传汉.用核心问题培育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以《谁围出的面积最大》教学为例\[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20):99-103.

猜你喜欢
培育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培育策略分析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