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做”

2017-06-24 13:10张洁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综合实践活动

张洁

摘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这个“做”即指“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见,我们在传统上就非常重视实践,并将实践作为认识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农村资源 动手操作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它贴近学生生活,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因此它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一门课。

对学生的成长而言,实践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正是适应这一要求,倡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自主选择和主动研究,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或动手操作,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质疑,或大胆想象,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就能培养起他们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精神。实践能力不能仅仅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学生自主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做”来获得发展。

一、跳出书本,亲近自然,想“做”

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水之源,真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所在,对学生而言,只有经过生活的体验,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由此,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把学生的精彩生活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自由、自主、自发地用自己的心灵去探寻综合实践活动之源,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力,还学生一个原生态的自我。

我所在的黄墩镇中心小学地处农村山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学校充分挖掘这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努力把學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学习。活动中,先让学生自行找合作的小伙伴,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再围绕这一主题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方法、组员分工、活动步骤以及活动最终成果的呈现形式等。例如,为了解小动物,我们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洵河边的森林里进行实践。先讲清楚在活动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和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接下来就带领学生开始寻找小蜗牛、小蚯蚓、小青蛙等动物。草丛中、大树下、小池塘旁都有同学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时弯腰寻找,有时低声交流,有时认真思考、分析判断,有时还认真地做着记录……一个个十足的小昆虫学家的样子。之后,我再组织大家坐在草地上汇报各小组的观察结果。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们大胆质疑、各抒己见,个个兴趣盎然,收获丰硕。

二、发掘资源,激发兴趣,乐“做”

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森林植被、花鸟虫鱼等等随处可见,教学资源丰厚。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就是要依托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在充分发掘当地自然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掘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以黄墩镇中心小学为例,校园内,教学楼前留有两方空地,这是学生进行劳动实践的天然场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学校将空地合理划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建立了实验园,开设了花卉种植、苗木培养等课程,就地取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美化了校园。走出校园,放眼望去,四周有一望无际的田野和连绵起伏的山川。鉴于此,作为农村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们开发出贴近农村生活的活动内容,体现出浓浓的乡土气息,教师提供若干有益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供学生选择,如水稻的培育、烟草的种植、蔬菜的生长、昆虫的分类,等等。

农村一年四季,春种秋收,开展时令性的主题活动顺理成章。如春天,可以开展“我和小树一起长大”“春游”“清明节”“小农民”等活动;夏天,可以开展“了解昆虫”“包粽子”“庆六一”等活动;秋天,丰收的季节,可以开展“摘苹果”“落花生”等活动;冬天,白雪皑皑,可以开展“了解动物过冬”“堆雪人打雪仗”“喜迎新春”等活动。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还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活动项目、活动主题或课题进行研究。如此一来,学生既可以从实践中磨练生活的意志,又可以在这本“活书本上”进行研究性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基于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实实在在去做,主动进行探究,避免了“纸上谈兵”,学生印象深刻,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三、拓宽视野,合理引导,敢“做”

新课改指出,教师是活动的开发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如何合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之所在。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体系、兴趣爱好以及所处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探究主题。在小组组建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自主组合,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引导,使组员之间优势互补、融为一体,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之间有计划、有分工、有协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去。在实践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指导工作,一旦引导不好,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和沟通,结果往往是小组合作成了优秀学生的表演秀,其他学生变成了陪衬。因此,教师必须要合理引导学生在可行的活动主题中展现自己,掌握探究的方法和要领,感受研究性学习的乐趣,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质疑、学会求同存异,学会取长补短,学会相互鼓励,增强团队意识,学会终身学习,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上《找找发明小技巧》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国内外的各种发明,感受科技发明的神奇伟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先让学生观察从家里找来的各种各样的晾衣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找出每种晾衣架的优点和缺点,如塑料衣架易碎,铁衣架易生锈,单衣架只能凉一件衣服等,从而引出“缺点改进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把晾衣架改进为多功能的不同材质的晾衣架。几天后,好多学生带来自己的作品,由于铁质的宜生锈,就在铁条上缠上一层塑料胶布;单纯的挂钩,大风天气容易掉落,改装成活动的扣,这样既牢固又方便。还有的同学发明了多功能课桌,为了搬运方便,设计了轮子,桌面上设计了专门放文具盒、台灯的机关,等等。

通过以上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要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就必须努力拓宽学生的视野,让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生活,合理引导学生,在“做”“考察”“实验”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育中主动思考、大胆探究、革新体验并接受人文素养的自然熏陶,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必然趋势。

正如教育家杜威说过的:“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作为农村小学教师,为了孩子,我们更要坚持不懈地科学规划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尽可能地冲破学科之间的藩篱,跳出书本,亲近自然,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发掘资源,拓宽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合理引导,让学生想“做”、乐“做”、敢“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发创造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浅议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行.

\[2\]高珊珊.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看法.

\[3\]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法探究报告.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综合实践活动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