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聋校初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2017-06-24 14:27范妮娜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

范妮娜

摘要:面向聋生开设的初中语文课程由于学生自身生理条件的影响,教学难度加大。同时,由于聋生毕竟在生理方面表现的有些特别,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这有助于聋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 聋校生 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阶段的聋生进入了青春期,正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为身体残疾的影响和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躁动,从而形成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在面向聋生开展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上接受自己生理上的特殊性,坦然面对自己的现状,鼓足勇气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聋生健康心理的保障

从心理角度看,人在精神抑郁状态下,常常不能察觉到平常易于引起注意的事物,而在精神愉悦时,易于对新鲜事物做出反应,且易于集中和保持。聋生理解、接受能力较差,反应不敏捷,注意力不易持久。因此,这就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意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都能爱老师,当内心有困惑的时候都愿意跟老师来“倾诉”。当然,教师要真正发自内心的去关心学生,情感是不会撒谎的,教师对学生真正的爱也是无法伪装的。语文教师要努力通过课堂教学,通过课堂传递给学生更丰富的信息,开阔学生的眼界,让他们对生活燃气更多的希望和憧憬。做一名真正关心学生的老师,为学生着想,为他们将来的发展着想,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在完成语文基本知识教学的同时,让他们的心理变得更加强大,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在老师的陪伴下,幸福的成长。

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能

教师心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學生的心理水平,如果连教师自身都经常处在强烈的内心冲突当中,表现出认知偏差,情绪失控等行为,就很难给学生以健康的教育和指引了。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学校因素(学生对学校的态度)、班级因素(学生与同学的关系)和教师因素(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的制约,三者之中又以教师因素的影响力最大。而聋生不同于正常学生,由于听觉障碍,他们在接受语言方面相对更加困难,由于只能通过教师的表情、手势、动作等方面接受语言信息并进行交流,因此这使得他们沟通信息的效率较低。教师的表情、手势、动作等信息,对聋生的影响就更大。因此,作为一名面向聋生进行教学的初中语文老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一致,内心的意愿和外在的表现要保持一致,避免给聋生造成困难或误解。所以,教师自身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就成了课堂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主渠道,教师发自内心的微笑是最让学生感到温暖的,教师坦诚的自我心理的表达也是让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情感是师生之间沟通的主渠道,教师要用自己真实的情感与学生交流。作为一名面向聋生的语文老师,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要平等对待这些孩子,让他们不会感受到自己是被区别对待的,教师要鼓励孩子们,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勇敢在去接受生活的挑战。

三、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渴望,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观念的支配下,聋校语文教学偏重对知识的传授,甚至有的老师认为,聋生不需要各方面能力的开发,只要教师教的课文内容、知识点能记牢就不错了。忽视了对聋生的心理素质的研究和培养,禁锢了他们的思想,扼杀了他们的个性,使得一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对学习产生焦虑心理,耐挫能力较差,出现了厌学、逃学现象,学习语文成了一种不愉快的心理体验。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就要改变自己对聋生的错误认识,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聋生充分认识自己的现状,接纳自己的现状,做到肯定自己,不自怨自艾,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中努力奋斗,顽强拼搏,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美好人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知识对他们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知识可以让他们有更加广阔的平台,更多可以自由选择的机会和人生。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他们才能爆发出对学习更多的热情,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因此,作为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多了解他们内心的困惑和想法,让他们消除不必要的顾虑,信心满满的挑战自我,挥洒自己别样的青春。

综上所述,聋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度是非常高的,语文教师应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着重分析聋生的心理特征,结合语文学科教书育人的特点,大力培养聋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承受能力、自控能力,这样,聋生学习时总是积极主动、精力充沛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自然得以稳步地提升,让每一个聋生都能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朱文玲.探讨如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视界,2015,(08):179.

\[2\]明锐.语文教学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文学教育,2013,(05):100.

\[3\]蒋智波.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J\].成功,2012,(08):266.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