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霸凌现象的分析与研究

2017-06-24 19:22常宝贤刘建春周铭懿郝子娜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心理影响思想教育

常宝贤++刘建春++周铭懿++郝子娜++王冠

摘要:有关校园霸凌事件的新闻通过新媒体不断被报道并受到广泛关注,在孩子年纪较小时遭受这些欺凌甚至暴力之后,不仅会对受害者的身体造成伤害,更会对受害者心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对事件的分析,给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旨在强化学生遵纪守法意识,提高维权意识。

关键词:校园霸凌 心理影响 思想教育

一、引言

在校园霸凌事件中,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往往都是受害者,虽然二者具有明显的性格标签,但两种角色也会随着时间和情况发生转变。有数据显示,校园霸凌犯罪案件的加害人曾是校园霸凌被害人的比例接近10%。其实,在欺凌与犯罪之间,就隔着一条线,许多加害者屡教屡犯,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进行正确的教育与引导,这些孩子将更容易走向犯罪的深渊。

二、对校园霸凌问题的分析

首先,概念界定不明确。对于校园霸凌的内容、形式和范围在法律层面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后难以定性,处理一般都以批评教育为主,改善效果差。多数保守的公众认为,校园霸凌现象就只是同学间的小矛盾、小摩擦,随着孩子长大懂事自然就好了,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攻击行为才算得上暴力。事情发生后大多数人对采取法律途径有所顾忌,一般都选择调解解决;此外,学校对于校园霸凌事件的处理态度较为消极,由于担心影响学校的声誉或者领导的仕途发展,很少情况会选择报警求助。这些都为校园霸凌案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其次,家庭、学校、社会教育重点不均衡。学校重视教授学生知识,轻视了法律规范和行为规则的教育,而社会中的普法教育重视预防违法犯罪,却忽略了教育人们享有法律的权利,还有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离异、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这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发展。家庭学校教育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日积月累,导致问题恶化,另外某些社会不良媒体将事件扩大,造成了广泛的负面影响,暴力性的网络游戏、影视作品等层出不穷,也助长了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最后,处罚力度不到位。在我国特别法立法领域,《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都旨在处理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施加暴力的问题,而对未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暴力、侮辱行为,法律条文尚未覆盖。对于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大多重视对未成年人权利的维护,而行为约束规则还是比较缺乏的。在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处理方式多为批评教育和心理疏导,严重的施暴者或者进少管所,或者被判缓刑,而各方的“判后教育”多有缺失,重复犯错率较高。

三、结合我国实际制定解决对策

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指导内容。设立由政府支持的公益组织或网站,帮助学校和家长了解关于校园霸凌的内容;要求学校制定反欺凌政策,组织教职员工进行培训学习,给教师和学生发放宣传教育资料,树立关心有爱的和谐氛围;学校、家庭、社会各方要建立畅通的渠道,加强沟通和预防建设;学校设置校园霸凌治理的负责人,定期排查潜在的校园霸凌诱因,组成处理校园霸凌事件的行动小组,并公布相关联系方式。

重视法制教育,提升保护能力。建立多方参与,协调互动的校园霸凌综合治理平台,处理事件要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对未成年人之间的欺凌行为“零容忍”,对校园治安造成威胁或可能构成刑事案件的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禁止暴力游戏、视频等内容在网络上肆意传播,对不良媒体的虚假夸大报道要追究责任;对于施暴者,社会各方要进行挽救、教育疏导,对于受害者要给予关心和保护;在校园中设立心理咨询室,鼓励学生主动咨询,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底线意识、安全意识和面对暴力时的自我保护能力,让身在校园的学生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

修订法律法规,严管不良行为。将比较严重而又不构成刑事案件的校园霸凌行为纳入收容教养制度;由政府或公益组织设立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要求有過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入校接受教育和矫治,相关培训对象也包括其家长,从根源上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现有的法律条款进行适当的修订,完善社会法律体系。

一些在力量相对不足的学生应该想办法完善自己的社交网络,改掉缺点,主动拉近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做同学中受欢迎的人,强大自己的社会支持体系,不给施暴者机会。

四、结语

对于校园霸凌问题,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有很大的责任。我们应该把关注学习成绩的精力多分散一些出来,去关注他们成长中的精神世界,去指导他们如何处理和同伴的关系。家长、学校、社会在重视未成年人智育、强调传统知识灌输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人格和心理的积极干预和有效引导。通过形式多样、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普法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是非分辨能力,学会运用法制思维思考和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宋雁慧,播志君,秦颖雪.校园霸凌旁观者的调查研究\[J\].中国教师,2013,(15):017.

\[2\]徐星.关于校园霸凌,你应该知道的\[J\].上海教育,2015,(35).

\[3\]谢银迪.美国:“霸凌零容忍”\[J\].上海教育,2015,(35):25-29.

猜你喜欢
心理影响思想教育
浅谈主题酒店心理因素空间设计
浅谈焦虑对高考体育加试考生的心理影响及状态调节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家庭临终关怀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