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动式教学与和谐师生关系

2017-06-24 15:39王立涛刘婧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和谐师生关系

王立涛++刘婧

摘要: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培养质量和学校未来发展。互动式教学可使教与学双方都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促进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 和谐 师生关系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新变化、新特点,需引起我们关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使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是有效教学基本保障。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重要课题之一,因此高校教师必须考虑在新形式下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寻找改善和优化师生关系的对策,以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科技和社会需要高素质专门人才。

一、高校师生存在问题

师生交往少,关系淡漠,当前,大学师生之间情感缺失淡化现象十分明显。受高校扩招的影响,学生的人数迅速增加,同时高校开设的课程增加,教师的教学任务明显加重,极大地侵占了师生沟通的时间,因为课时少,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赶教学进度,与学生交流很少,课堂外也没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师生交往中。师生除课堂交往外,课后各自行色匆匆,哪怕碰面也是擦肩而过,感情沟通渠道明显变窄。

二、师生关系疏离,造成学生心理失落感

从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来看,他们处于既成熟又不完全成熟时期,他们善于思考,具有一定批判精神,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由于中学时代几乎处于封闭状态,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又具有社会倾向性,对社会现实问题或事件比较敏感和关心。所以他们理智地观察、理解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

三、课堂单向灌输多,教学方式简单化、机械化

由于师生各自扮演角色的制度性限定。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师生间只是一种单向接受关系。是“你讲我听”关系而非双向互动关系,此外多媒体的盛行对提高教学效率虽有不可低估重要作用,但更多表现人机对话,导致师生间缺乏有效互动对话,这也一定程度上人为地割裂了教育两大功能——“教书”与“育人”的辩证关系。

四、互动式教学法的特征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教学过程上,而不是放在衡量成绩结果上,应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而不是知识本身,毕竟在有限课堂时间里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思维力的环境,开发其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课程教学中去,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一种教学方法。概括说,特征如下:

1.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生不再是主要通过课堂被动听课获取知识,而是主动地通过讨论、查询、交流等方法获取知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根据学生心理、情感、能力等特征制定最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方式、创造合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在成长中去探索,在发展中去挖掘个人潜在的能力,发展自己兴趣,强调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获取。

2.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可能很好地掌握了解教师上课所教内容,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也被禁锢了。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学生通过资料查询、分组讨论和相互交流等活动能够很好地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全面培养学生。互动性教学能有效争强学生知识水平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互动式教学采用对学生分组的形式,每个小组的成员协作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集体精神和团体精神。此外,在获取资料、相互交流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使学生更能满足社会需要。

五、互动式教学与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交互主体的关系,即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作用。而教育的客体是教师所教、学生所学的内容即知识、技能等。教育的辅助设施构成教育的条件或环境。教师、学生与这些客体、环境之间关系是主客体关系。发生的作用就是教学实践。教师与学生关系无疑是教育基本关系。所以高等教育基本矛盾是主体与客体之间交往矛盾。而这个交往矛盾的解决则是教育实践现实化,即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完成和学生在知识领会、技能把握和道德体会方面的改进。新时期师生关系交互主体性能特征是我们设计和设施教育活动重要依据。

高等教育活動具有明确的实践目的,即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受教育者。但这个实践目的的本身也含着交往目的,即达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识和认可。在高等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人,即主体。当然在主体性程度上,两者是有差异的,一方面是相对成熟的具有某种知识或技能优势主体,而另一方面是尚未成熟或虽有一定成熟度但没有知识、技能优势主体。而高等教育两端均为主体,决定了它必然以交往作为活动的形式。所以,高等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实现与学生健康交往,建立良好的交互主体关系,以达到教育实践目的。

高校师生关系体现了高等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特点。在大学教学中充分体现这些特征,教学过程必然会成为双向甚至多向交流的充满乐趣的过程,成为师生平等互助的统一过程。在教育者看来,整个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体现了一种师生间互动关系。高校师生关系首先是在教育过程中展开进行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通过传授知识,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的言谈举止也潜在影响学生学习和行为变化。另一方面,学生的反应也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一定影响。学生通过和教师进行讨论,也会使教师感到自身价值得以充分体现。高校良好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心理交融的基础之上的,而高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师的职业素养为师生心理交融创造了条件,当教师能够分享学生的苦恼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时,当学生能够理解教师的追求和期望并自觉地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行动时,教师与学生就有了融洽、沟通的层面,师生交往也有了更多的喜悦和欣慰。

互动式教学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极大促进作用,互动式教学强调师生交流,构建一种互动的教学关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体现了“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互动式教学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整合。尤其是抓住了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师”与“生”两个主体。它着重研究如何充分发挥相互作用,达到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使教学过程最终走向“教”与“学”两个主体互动整合。在课堂教学中,互动式教学具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特点。互动式教学要达到目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到、学会、学好知识,同时通过学生信息反馈,使教师对知识理解进一步深化,最为理想的状况是教师传授所有知识被学生理解并掌握。因此,互动式教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生的参与性,它通过强调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双方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改革学生被动听讲消极倾向,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领会所学知识,在参与中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刁丽英.高校师生关系特点现状及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5,(02).

\[2\]万思,万泽民.论构建大学课堂互动式平台\[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06).

\[3\]施成华.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6,(02).

猜你喜欢
互动式教学和谐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论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