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展审美教育

2017-06-24 09:20闫萍张兰银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闫萍++张兰银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笔优美的文章被选入其中,这些文章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新课标要求,较适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作品进行审美,开展审美教育。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及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阅读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分析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展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审美教育 对策

审美教育是按照一定的时代审美观念、情趣和理想,在发酵审美因素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塑造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教育有着四个方面的功能,通过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审美联想及给予审美美感开启学生的真知认识能力;在审美中感知和培养道德;通过审美感知生命的美好。随着教育的深入发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人们越来越重视审美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意义

目前的语文教学还大都停留在知识教学和能力教学方面,因此开展审美教育还有着其迫切性和独特的重要性。语文学科和审美教育有着许多天然的联系。语文是语言文字,主要是表情达意,是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工具。尽管语文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但是作为语言文学,又有着很强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语文阅读教材中的散文、诗歌、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都是文学的体裁,因此语文学科既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也有着艺术性和审美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相关促进的作用,审美教育能够促进语文教学,而语文教学反过来会促进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存在并主动表达美、创造美。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引入能够使得语文教学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因素

1.自然美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有着很多描写景物的文章,这些文章是对大自然的描述,蕴含了人类对大自然自然美的欣赏及认可,是自然美因素的重要来源。如未经人工改造的自然美文章如《桂林山水》中的景物描述;如《燕子》大自然有着生命力的自然美,还有《火烧云》中形容大自然形色变化的自然美等。对于人工加工的自然美,如《长城》《颐和园》《赵州桥》等文章,都蕴含了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巧夺天工的人工美,等等。通过这些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欣赏大自然的景物,形成对自然美的主动欣赏及感受美的能力,将生活中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自然美重新进行审视和审美,形成对美感的主动感受。

2.社会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些是反映人类性格精神的文章,描述社会生活及进步思想,这些文章蕴含了丰富的社会美的思想及内容,《卖火柴的小女孩》《挑山工》《背影》,等等,文章都描述了社会生活中很多优秀的思想及品德,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等让读者产生同情、悲愤等多种情感,使得读者的心灵通过阅读文章后得到净化,感情得以升华。

3.艺术美

艺术美是一种综合性的美,不仅包括了结构美、还有语言的意境美、词语美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很多课文有着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的丰富的作品,是开展艺术美教育的丰富原料来源。如《林海》中丰富的色彩美,而《鸟的天堂》中则是动与静的结合美,等等。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展审美教育

1.引导学生感知美的存在教学要通过课文教学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景,充分感受文章蕴含的美。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三种方法。第一,做好课堂导入。通过设计一定的导语,来引导学生尽快的进入语文内容的学习情景。第二,可以通过示范朗读。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的方法,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将文章中的重点、语调的高低、快速节奏等通过示范性的朗读来体现出来,影响和带动学生进入语境,从而感受文章所蕴含的美。第三,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使其身临其境,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视频教学,来使得学生快速的了解文章的情景,从而更好的感知文章所要描述的情景及内容,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在学习小学一年级《秋天》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多媒体视频,播放课文中描述的场景,学生通过观看,能够更好的体会到秋天的落叶、大雁南飞等等生动的情景,从而更好的了解文章所要描述的自然美。

2.通过分析文章,理解课文的思想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教師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人物形象的形象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文中人物的音容笑貌、身体外貌特征等,引导学生认识人物的外在美。同时要通过事件内容来理解文章所要描述的思想美,

体会文章所要描述的心灵美。如《西门豹》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主要分析西门豹和巫婆两种人物,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不同角度来分析美与丑。从而使得学生提高对真善美的认识,正确识别假丑恶,提高审美能力。抓住对思想美的理解。

3.加强对艺术美的感知

艺术美是一种综合性的美,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语言美、词句美、结构美及意境美的感受来体验艺术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或者通过文字的训练、讲解等体验语文的艺术美。如可以通过朗读《桂林山水》来体会桂林山水中水的绿、清和静,不仅学会和掌握相关的描述性的语句、词语,同时体会山上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培养对我国大好河山的爱好情感,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爱和喜爱之情。如在学习《观潮》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文章,体验潮水的气势,领略大自然的壮美。教师也可以播放相关的多媒体视频,通过具体的视频观看,了解文章所描述的自然场景,使得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同时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所要描述的景物,感知作者对于大自然美景的具体思想感受,形成对美的感知能力,同时通过学习具体的描述性的字词、词语来提高对美景的描述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教材中体现的各种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感知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促进小学语文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技能,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英林.浅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J\].亚太教育,2016,(35).

\[2\]周泽坤.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交际,2016,(15).

\[3\]李想.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现代交际,2016,(15).

\[4\]陈雪梅.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亚太教育,2016,(35).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