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生物微课堂教学模式

2017-06-24 10:07王莹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型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王莹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教学模式逐渐引起教育学界的重视,高中生物微课堂模式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该文就高中生物微课堂教学模式展开分析,详细阐述了微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旨在突破传统的生物教学策略,实现新型生物教学策略的应用,确保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微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现代信息技术 新型教学模式

微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依托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提供网站技术等资源,教师提供日常的教学及知识复习等资源,学生主要充当主动学习者的角色,这三者的有效協调及配合,是营造高效化生物教学课堂的基础。

一、微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体系不断健全,在这一过程中,微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得到普及,这实现了教育学界上的巨大改革.微课堂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加考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文将详细论述高中生物微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及过程,实现常见教学问题的解决,希望能够引起各位教学同仁的重视,为各位教师的日常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1.预习引导功能

高中生物学科区别于语文、历史等学科,这门学科自身具备抽象性、复杂性的特点,其教学知识点比较分散及枯燥,不利于学生进行相关生物知识的学习。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原理的理解,教师可以进行微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充分挖掘及利用微课资源。根据现阶段高中生物的教学状况,进行微课类型的具体划分,进行微课资源信息的定期在线发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建立健全生物教学资源视频库,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进行微课资源的选取,积极进行相关预习活动的开展。

如《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该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对微课课件资源的制作及整理,如在“细胞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学习进度状况,进行细胞器结构及功能微课件的制作,在视频的制作过程中,要突出细胞器的背景音乐设置,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重点生物知识的理解及认识。为了强化学生对细胞器内容的理解,教师要着重突出细胞器分泌蛋白分泌及吞噬的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的微视频是本堂课的重难点。在微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微视频与微课课件进行有效地融合,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将深入理解课件中的生物知识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生物知识。

2.灵活式的导入功能

通过对导入功能的灵活应用,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程导入的作用,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素材,进行微视频的制作,这些素材可以是常见的典故,电视剧、电影,也可以是广告、新闻,总而言之,这些教学素材必须与生物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且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情境。

比如,在“细胞中的无机物”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用红楼中的经典台词:“女人都是水做的。”接着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女人是水做的?”“男人也是水做的吗?”“为什么这样说,同学们有什么科学依据吗?”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出,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引导学生探究相关的生物问题答案。

3.排难解惑功能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重难点知识都比较抽象及复杂,特别是涉及到基因原理、染色体变异、光合作用等的知识点,其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易混淆点,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开展视频教学法的应用,定期收集相关的知识点教学视频,将其进行分解及组合,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为学生提供视觉上及听觉上的冲击,从而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增强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的理解。

比如,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兴奋的传导及传递”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合理规划教学层次,合理布置教学时间,务必使教学节奏有条不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兴奋传导及兴奋传递两个知识模块的教学工作,要实现教学活动的寓教于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观看篮球比赛中球员之间协作过程,让学生初步认识神经系统与身体活动的联系,教师也需要开展膝跳反射,缩手反射游戏活动,然后让学生思考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的内部原理,激发学生对兴奋传导、传递过程的感性认识,最后教师需要展示反射模拟过程的微课课件,让学生自己对比反射过程中的差异性,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的理解。

4.拓展优化功能在实际教学中,即使学生一样地听课,一样地自习,其学习效果也可能千差万别,这是由于学习主体之间的差异性导致的。高中生物教学贵在因材施教,传统的一刀切模式难以符合每位学生的发展需要,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微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学生享有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视频的反复观看掌握相应的生物知识原理。教师的微课资源可以是分层次的,有些生物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进行一些课外教学资源的学习,教师可以补充相关的课外教学资源,让这部分学生观看更多的课程资源,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眼界。针对一部分生物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其学习指定的微课资源,这些微课资源大多具备基础性、易掌握的特点,方便学生进行基础性知识的学习,由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性,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水平视频的制作,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整体进步。

二、微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

1.优化课件制作环节

高中生物的知识点多是分散且杂乱,微课课件的优势是短小精悍,其能够围绕某一知识专题进行详细化教学。在微课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微课课件多而杂乱问题的产生,微课的存在本身就是生物课堂教学的补充,为了提升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益,教师必须要进行微课内容的合理选择,保证学生知识学习的高效率、高效益。

2.强化教师教学功能

微课堂模式的引进,实现了课堂教学史上的巨大变革。有的教师对微课堂教学模式存在排斥心理,他们认为微课堂取代了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每况愈下,教师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实践证明,微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取得更大的教学效益。在课堂预习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微课件的学习,掌握所学课的基本知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有更多的时间与教师进行学习上的互动,从这一方面来说,教师的辅导学习作用越来越重要,学生需要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也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学习点拨及引导,从而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结语

微课堂教学模式是高中生物教学史上的巨大改革,其对传统式教学模块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为了满足现阶段高中生物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实现微课资源的开发、整合及利用,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满足现阶段高中生物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波.浅谈中西方生物实验教学之差异\[J\].时代教育,2015,(04).

\[2\]郭静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活动\[J\].生物学教学,2015,(01).

\[3\]庞四喜.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弱化现象归因及改进措施\[J\].基础教育研究,2014,(17).

猜你喜欢
新型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移动混合学习SECOND模型研究
从“语言磨蚀”理论浅谈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和实施初中英语新型教学模式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