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我与世界之间的界限

2017-06-29 21:21钟和晏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空间

钟和晏

数字技术赋予teamLab一种改变自然的强大能力,

在被他们数字化的“自然”中,

四季鲜花可以在瞬间同时绽放,

空白的墙壁也可以变成繁茂的森林。

图片提供 teamLab

第一次见到日本数字艺术团体teamLab的创始人猪子寿之是在深圳设计周Mindpark创意大会上,他的穿着举止似乎并不贴合一位数字时代精英的惯常形象,身穿一件皱巴巴的军绿色棉布帽衫,撕碎的线条从袖口悬挂下来。他不会英文,即使说的日语听起来也有些刺耳。

虽然他伴随着令人目眩的PPT演讲赢得了大会上最热烈持久的掌声,但是,当主持人试图与他讨论一些经营问题时,例如问“你最欣赏的人才特质是什么?你最想招什么样的人?”他的回答却是——“就我自己来说,我的性格上有点问题,所以,我从来都没有接触过面试,不知道我们雇了什么人。”然后,脸上露出像是得意又像是歉意的招牌式笑容。

猪子寿之的个人经历大概符合人们对一位东大毕业生的想象:他1977年出生在德岛县一个牙医家庭,高中时决定投考日本排名第一的东京大学的最初动力,据他自己说是为了能与富家女结婚,然后掌管一家大企业。但是,在他入学考试之前,互联网已经出现了。“互联网真是令人吃惊,有史以来第一次,一个人可以自由地对外发送信息,从世界自由地获取信息,这很浪漫不是吗?所以,我觉得不再是找富家女的时候了。”

2001年,他从东京大学数学工程与信息物理系毕业不久,就与几个校友一起创办了teamLab,一家基于数字技术的创新公司,重点是探索技术、艺术与自然的融合。如今,teamLab发展成由程序员、CG动画师、设计师、编辑和建筑师等不同背景专家组成的“超技术团队”,今年总共有17个展览在世界各个城市轮番进行。

从5月20日到10月份,teamLab在北京佩斯画廊举办中国首个展览“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佩斯北京2500多平方米的包豪斯风格厂房已经变成限制入场的全封闭空间,一旦你被允许进入,你的眼前就会出现一个难以描述的幽暗与花朵的世界。成千上万、五色缤纷的花朵被投影到地面和所有的墙壁上,通常大自然中随着季节相继出现的鲜花,在这里上演着同时绽放的胜景,如果真有神话中的仙境,大概也就是这样繁花似锦的景象吧。

被投影的花朵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们在飞舞、绽放与凋谢。大簇的紫阳花伴随着背景音乐慢慢分离开来,花瓣在飘浮中消散。花朵重复着生与死的过程,如果你在它们面前停伫不动,周围的花朵就会长得更多,如果你伸手去触摸,花朵就会凋谢。

与teamLab的其他作品一样,这件名为《花之森林:迷失、沉浸与重生》的装置并不是循环播放预先制作好的影像,而是通过电脑程序实时演算绘制成的。眼前一瞬间的画面,错过就无法再看到了。

最近几年,teamLab一直在反复呈现类似的“幻术”,比如作品《茶碗里鲜花盛开的无限四季》,点茶后,静置的玻璃茶碗中出现了绽放的鲜花。茶碗里的花卉随着时令变化着品种,可能是茶梅花,也可能是紫阳花,当茶碗被拿起时,花朵开始凋零。

又如《睡莲盛开的水面》,佐贺县武雄市御船山乐园的池塘里突然开满了多彩的睡莲,几百条锦鲤在水中游弋,触碰之下,鱼儿变成了花朵。池塘里还有一艘坐着划桨渔夫的小木船,木船静止不动的时候,锦鲤会聚集到小船旁,如果小船开始晃动,锦鲤就纷纷闪避着游开。

数字技术赋予teamLab一种改变自然的强大能力,在被他们数字化的“自然”中,四季鲜花可以在瞬间同时绽放,瀑布的水流可以变成鲜花流,源源不断地倾泻下来,空白的墙壁也可以变成繁茂的森林,还有麋鹿、羚羊等各种动物出现。

多年以來,teamLab的作品都是基于一种他们称之为“超主观空间”的理论创作的。日本传统绘画往往被描述为平面化,因为它缺乏西方的透视,在将三维空间转换为二维平面的过程中,也许存在着一种独特的日本空间逻辑。具体来说,teamLab在电脑创造的三次元空间里建构立体的世界,然后摸索如何让这个三次元空间呈现出日本传统绘画般的平面化构造。

猪子寿之对此的解释是:“现代人对空间的认识是基于他们在照片和绘画中所看到的视角,一直到19世纪后半叶以前,日本人观察空间所得到的印象可能就类似于日本画,这是一种不同于西方透视法的空间认知理论。”

一个易于理解的例子是2012年teamLab为东京晴空塔(Skytree)一层创作的壁画——融合数字技术与江户时代盛行的版画手法,没有固定的焦点与时间轴,以总共40米长、3米高的篇幅呈现东京城市的繁华风貌。从壁画上可以辨认出大量丰富的细节,比如著名的筑地鱼市、上野动物园、浅草观音寺等,如同江户初期描绘京都市街风貌的《洛中洛外图》的东京版本。

有13块显示动态场景的屏幕被嵌入壁画中,屏幕上汽车往来穿梭在道路和高架桥上,行人在走动,游船行驶在隅田川上,海豚跃入水中,大量的彩色气球飘向天空。

晴空塔壁画并不只是现代东京的风貌图,画面上身穿江户时代服饰的男男女女、杂耍艺人与上班族出现在同一条街道上,神仙妖怪正从彩虹大桥上飞过,真实与虚拟、历史与未来的东京被无缝地混合在一起。这个东京故事没有主角,每个人以各自的存在增添着东京的趣味。

日本传统美术中,对绘画进行折叠与分割是常见的技法,屏风是以折叠为前提的画架,拉门画是以分割为前提。用超主观空间理论呈现的平面,也就意味着这些平面可以被分割。面对晴空塔壁画,观众的视点是自由的,如果把某个部分分割出来欣赏,从逻辑上说,就能够进入这个部分所代表的空间之中。

最近几年,teamLab创作过多件以瀑布为主题的作品,电脑生成的水流包含着成百上千的水粒子,倾泻在虚拟的岩石上。这是电脑通过计算粒子的运动,生成根据物理定律降落的虚拟瀑布,瀑布的线条是由其中0.1%的粒子轨迹叠加而成,它们的弯曲程度取决于水粒子的整体互动。

《水粒子的世界——金色》就是这样一件影像作品,叠加的瀑布线条以一种强劲的力道向下滑落,高清解析度表现出影像中极其细微的部分,令人联想到与书法笔触和绘画线条之间的关联,被抽象化的瀑布似乎具有一种神秘的生命力。

“在传统日本绘画中,描绘河川、海洋等水的时候很多会以‘线的集合来表现,这些线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猪子寿之解释说,“如果用‘我们自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这种观察方法,很容易使人产生自然与自身之间没有界限的感觉。”

佩斯北京的展览上,《追逐的同时亦被追逐的八咫鸦》这件互动装置作品则提供了一种更加不同寻常的空间体验。以光描绘出的八咫鸦盘旋在空间中,它的轨迹化为光线并描绘出“空书”。当你站在被投影所包围的空间中,你周围的世界在晃动,地板与墙壁的界限似乎消失了,瓦解了现实的空间感。

专访teamLab:

2012年teamLab为东京晴空塔创作的壁画,真实与虚拟、历史与未来被无缝地混合在一起

希望通过数字媒介扩展物理空间

三联生活周刊:你在2001年组建teamLab的初衷是什么?

猪子寿之:创办teamLab主要是为了满足我的个人兴趣。在我上大学之前,互联网出来了,我意识到一个全新数字社会的到来。我想有个地方,不仅我自己,還有各种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士,我们能够一起实验和创作新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公司的名字包含了“实验室”这个词。硅谷的人才已经创造了许多技术创新,是我们无法与之竞争的高水平。所以,我决定把重点放在基于数字技术的艺术上,改变人们的艺术观念,这是硅谷不怎么涉及的领域。

三联生活周刊:你们是如何从不同的学科组合起来的?

猪子寿之:大部分的初始成员是程序员和工程师,其实我们一开始就在创作艺术装置,但是没有展出的机会,必须通过各种商业项目、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等,从经济上维持我们的艺术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增加了画家、数学家、建筑师、CG动画师和硬件工程师等,达到现在400多名成员的数量。我们以超越专业领域的范围成为一个团队,就像科学研究一样,由思考和工作团结在一起,没有人是单一的艺术家。

三联生活周刊:通常一件作品从设计到完成是怎样的过程?

猪子寿之:每个项目由3D动画制作者、传感器工程师等各具专长的技术人员组成,根据不同项目,在一个项目上工作的人数从几个到20多个不等。比如,有的作品是受日本古典绘画启发获得的主题图案,我们先在电脑上创建一个三维的空间,在此空间中绘制出人物、花朵、书法笔触等,然后把图形转换成动画。也有的视频装置运用实时渲染短片,通过编程和来自传感器的位置信息而创建,并进行交互式表达。有时候,我们借助读取手机信息的设备,在观众与作品之间形成互动关系。说实话,一开始我不会去设想作品的最终版本,它们是在不断实验、错误和改进的过程中完成的。

三联生活周刊:teamLab提出的“超主观空间”观念是与日本动漫和游戏有关联?

猪子寿之:我从小沉迷在电脑游戏和漫画书中,有一天当我看日本古典美术作品时,突然意识到电脑游戏和漫画在平面上的呈现方式,与传统日本画有相似的地方。比如畅销游戏《超级马里奥兄弟》诞生于京都,它描绘了以平面表现的风景,用完美设计的层次来表达空间背景,与使用透视法的立体景观非常不同。你需要水平滚动,才能移动到下一个阶段。这个超级马里奥游戏就反映了日本传统的空间识别方法,你可以同时观察整个场景,不受单一视点的限制。我认为日本和其他东亚国家总是保留了一些固有的“超主观空间”观念,足以影响我们的当代文化,它潜意识地存在于我们的文化心理中,在动画、漫画和电脑游戏等形式中表现出来。

三联生活周刊:《追逐的同时亦被追逐的八咫鸦》这件作品也是与电脑游戏有关吗?

猪子寿之:八咫鸦Yatagarasu是一只三条腿的神奇乌鸦,引导灵魂飞越空间,身后留下明亮的运动线。创造这个作品的时候,其实我们参考了动漫艺术家板野一郎(Ichiro Itano)的手法。板野以所谓的“板野环形交叉”闻名,如《超时空要塞Macross》中的导弹齐射。飞行的导弹不是从一个具体角度出发,他夸张了运动轨迹,看起来好像一台高速摄像机与导弹一起在空间四周移动,这种表达方式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屏幕的动态能量。

三联生活周刊:teamLab的创作从“超主观空间”理论获得的益处是什么?

猪子寿之:通过数字技术创造的图像会不停地变化下去,所以,我们不可能完美地设计它。不过,我们需要让这些变化着的图像保持同等美丽的水平。西方透视法可以在照片中捕捉到最美的时刻,但是在视频中是不可能的。可以说,利用“超主观空间”逻辑让我们在艺术作品中保持了同样的美感。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你们的作品总是集中在鲜花、瀑布、池塘、森林等自然的主题?

猪子寿之:我出生的德岛是一个有着茂密原始森林的地方,我一直觉得大自然就像是蕴含着巨量信息的神秘媒介。我们选择自然作为对世界的抽象表达,因为水是生命之源的形式,花朵是生命循环的代表,而流水是自由的、柔软的、没有固定的形状,我觉得它与数字技术非常吻合。

三联生活周刊:当代艺术中似乎有越来越依赖技术的现象,尤其是电脑技术?

猪子寿之:与使用物理材料创造的艺术相比,我认为数字表达是被低估的。我们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概念,选择和开发最佳的技术,所以teamLab并不是专注于技术本身,确切说是“数字化”的概念。似乎从硅谷起源的技术,主要焦点是个人想法的延伸: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肯定是个人思维的延伸,Twitter是个人陈述的延伸,Facebook是个人关系的延伸。在数字化领域,自我意志是主要原则,个人应用是先决条件。相比之下,teamLab更希望通过使用数字媒介扩展和改变物理空间,同时间接地改变占据空间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联生活周刊:从“超主观空间”以来,近年来你们有理论与作品上的新突破吗?

猪子寿之:“超主观空间”是自己看世界的方法,现在我们更着重于如何打破和扩散自我与世界的界限,就像《水晶宇宙》这样我们称之为“身体的沉浸”式作品,观众把自己完全融入水晶宇宙中,迷失了方向,这种迷失就是沉入、沉浸的体验过程。透过数字技术从物质媒介中获得解放的作品,在边界上会变得暧昧。伦敦佩斯画廊的“超越界限”展览中,我们就是在探索艺术作品的边界被移除时出现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我们正在寻求如何超越各种边界。

日本数字艺术团体teamLab创始人猪子寿之

三聯生活周刊:听说你曾经有两年时间放弃固定的住所,在东京过着无家可归一般的生活,选择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猪子寿之:这大概是8年前的事情了,小时候从学校学到了“食物、衣服和住所”的重要性,我想知道它们究竟有多重要,没有这些又会怎样。那时我抛弃了所有,全部财产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就是身边这个手提包,包里有护照、信用卡和电脑等。出乎意料,即使这样我也过得很好,另一种意义上,整个东京都变成我的家。我发现如果有个房子人会变懒,没有固定住所,每天都会有种迫在眉睫的感觉,精力变得旺盛,生命的力量也更强大了。

1. 《水粒子的世界——金色》是teamLab根据超主观空间观念创造的虚拟瀑布

2. teamLab在北京佩斯画廊展出的装置作品《花之森林:迷失、沉浸与重生 》

3. teamLab今年初在伦敦佩斯画廊举办的展览“超越界限”

漫游水晶宇宙

Wander through the Crystal Universe,teamLab,2015年

这是由光点构成的雕塑作品,创作方式类似于点彩绘画,即用各种彩色的点绘制图像。数字控制的LED光点作为粒子,被三维地设置在空间内,表现宇宙空间中光的律动。由于使用teamLab开发的“Interactive 4D Vision”技术,观众可以自由地进入空间中,与光点融为一体,并且让光线持续地改变。

杜鹃花谷

Resonating Azalea Valley,teamLab,2017年

这是佐贺县武雄市御船山乐园内拥有5万株杜鹃花的杜鹃花谷,被投射的灯光所改变。每棵树上的灯光像呼吸一样时暗时明,当有人接近时,光线色彩产生变化并发出特别的音色,这种变化还会被传递到邻近的杜鹃花树上。

圆相

Enso,teamLab,2017年

temaLab曾经花费10年以上研发在三维空间里书写的书法,立体地建构出书法的墨迹、笔画的深浅、力道的强弱等。这件作品将禅宗书画里的“圆相”以空书的方式在空间中一笔画出,在禅宗里圆相能反映观者的心境,对圆相的解读也因人而异。

猜你喜欢
空间
您好!新“第三空间”
NewsPicks GINZA创意空间
Dust of Time-Maò空间
创享空间
PLAN B地下居住空间
十月·空间
创享空间
创享空间
结婚后为什么还需要独处空间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