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加工文学作品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2017-06-29 21:19林郁
采写编 2017年2期
关键词:灵活性文学作品

林郁

内容提要:编辑加工文学作品与编辑加工科技类、学术类作品不同,没有标准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可以遵循;相反,由于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述方式的差异,文学作品各具特色,对文学作品的编辑工作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加工编辑文学作品时,既要掌握编辑工作的规律,又要以作品特色为依据,即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关键词:编辑加工;文学作品;原则性;灵活性

对于图书编辑而言,修改加工文学作品,是一件十分考验编辑功夫的事情。因为编辑加工文学作品与编辑加工科技类、学术类作品不同,没有标准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可以遵循;相反,由于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述方式的差异,文学作品的各具特色,对其编辑加工具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掌握编辑工作的规律,又要以作品特色为依据,即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在编辑加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责任编辑要充分认清自己的责任 ,坚持原则性。具体要求有:

一是把好政治关。作为图书编辑,首先要明白出版物是宣传思想 、传播文化 、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并且由于图书在读者手中的时间长于报刊杂志,因此对读者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在编辑加工文学作品时,责任编辑往往会因为文学语言的优美、故事情节的曲折而全身心沉浸其中,忽视了一些至关重要的细节,如有的书稿中将港澳台与国家并列,注意不到这类问题,就会犯错误。这就要求编辑在加工文学作品时要时刻牢记《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把好政治关。

二是严格按照《著作权法》赋予编辑的权力、《图书编辑手册》的要求,对作品进行编辑加工。对待风格不一的文学作品,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其中的错字别字、病句、语法错误、逻辑错误、常识性错误等进行改正,且规范使用修改符号。此项工作是基础性的加工,责任编辑一定予以足够重视,不可掉以轻心,并一定遵循“必改必改好”的原则。

三是规范统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待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在加工文学作品时,责任编辑要特别注意三方面:其一,全书文意的统一。这具体体现为:一是观点统一。对同一事物,前文说好后文说坏,这就是前后矛盾。二是要围绕一个主题。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对与主题相背离的地方,责任编辑要与作者商榷,进行修改。其二,体例的统一。标题级数、序言、评议等要全书统一,若每篇每章各自为政,会造成整部作品杂乱无章。其三,词语前后用法的统一。从规范编辑工作的角度出发,要求词语的用法前后一致。如 “唯独”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1353页解释为“单单”, “惟独”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1356解释为“同‘唯独”,如果在书稿中两种用法都有,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都是正确的,但为了全书的规范统一,我们有必要统一为其中之一。对于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如果文意、体例等方面不统一,就好比有短板的木桶,会拉低作品的各种价值。

责任编辑在加工文学作品时坚持原则是必要的、必须的,但编辑工作是“祛除硬伤,修剪枝叶”,这就要求在编辑加工过程中把握好“度”,掌握好灵活性原则。

一是要尊重作者的行文风格。每一位作者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在作品结构、立意以及语言特色等方面。这也是文学作品能够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同时,这也要求编辑尊重作者的行文风格,不要将自己的喜爱强加于作者。例如一部描写成都市井生活的小说,里面用了很多的方言俚语,如“傻”为“瓜”,“不知道”叫“晓不得”等等。这些都不是书面语,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作为责任编辑,要明白文学作品与理论作品、科技作品等是不一样的,它有自己的特色,如果严格按照书面语言来对作品进行修改,作品就会失去自己的特色,失去它吸引读者的地方,也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作者想真实反映成都市井生活的初衷。此外,文学作品的结构、遣词造句也很灵活,在结构上不一定遵循严格的逻辑顺序,在遣词造句方面不一定讲求表意的精准性。它可以顺叙、倒叙,甚至插叙,一句话中也不一定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特别是诗歌)。这就要求责任编辑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切忌墨守成规。

二是对不妥的地方可以进行修改,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例如一部文学作品描写主人公在各种场合流泪:在向爱人表白成功,高兴得“眼里含着泪水”;在演出成功,激动得“眼里含着泪水”;在患难妻子离世,难过得“眼里含着泪水”;在自己的作品重见天日,公开演出,兴奋得“眼里含着泪水”……无论哪种情况,主人公都是“眼里含着泪水”。虽然这不是作品的硬伤,但是千遍一律的表达方式难免单调重复、让人乏味。责任编辑在加工时,与作者进行沟通,进行了修改:高兴时是“热泪盈眶”、难过时“暗自垂泪”……可见,在尊重作者的前提下,该改的地方还得改,并且要改得让作者满意。

三是与作者多交流沟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尺度也就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具体在作者和编辑身上,很可能出现作者喜欢的编辑不认同,编辑偏爱的作者反对的情况,出现矛盾。若遇这种情况,不能简单粗暴地判断谁对谁错、孰优孰劣。特别是责任编辑,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客观的立场,与作者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编辑在提出自己的意见时要有理有据,要落在作品实处,要敢于和作者争论交锋、相互探讨,但也要注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作品的整体风格,当作者意见与自己不一致并且作者无原则性问题时,要尊重作者的意见。

例如一部人物传记,作者主要是反映传主对祖国音乐事业的独特贡献和坎坷的一生。在书稿结尾,作者特别详细地描写传主在弥留之际,看见了早逝的初恋情人白衣飘飘来到自己面前,自己也回到了年轻时候,相互诉说思念之情,且有大段对话。两位责任编辑在读到此处时,一致认为,这样的结尾不妥,此处读起来更像是穿越小说,削弱了传记作品 “真、信、活”的艺术特色。责任编辑没有马上对此处进行修改,而是立即与作者联系,问清了作者这样结尾的用意。作者本意是想增强作品感染力,写传主穿越回去与初恋情人相见。在听完作者的写作意图后,责任编辑没有立马否定作者对结尾的处理方式,而是从人物传记的特点出发,与作者谈这部作品的内容、特色和所要达到的效果。经过交流,作者也认识到穿越结局的不恰当,主动修改了结尾。可见,与作者的沟通交流对编辑加工工作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编辑加工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既要坚持编辑工作的基本准则,又要针对作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外,作为图书编辑,还需要多看多读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以及文学理论专著,增强自己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任文京.时刻不忘强化图书编辑责任意识 [J].中国出版,2012.

[2]全国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 中级[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3]阙道隆,徐柏容,林穗芳.书籍编辑学概論[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4.

[4]蔡鸿程·编辑作者实用手册 [M ].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猜你喜欢
灵活性文学作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措施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针对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Is $2 million enough to feel wealthy 有多少钱才算富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策略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