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记者与公益活动的互动方式研究

2017-06-29 22:05李国涛
采写编 2017年2期
关键词:记者公益活动新媒体环境

李国涛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记者与公益活动的互动方式展开研究,首先对新媒体环境、记者以及公益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概述;接着指出新媒体时代下记者在公益活动中的角色优势;最后,文章对新媒体时代下记者与公益活动的互动途径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记者;公益活动;互动方式

一、新媒体环境、记者、公益活动关系概述

(一)新媒体作为公益活动的传播载体。新媒体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延伸出的一种新型的新闻媒体传播形式,其主要的传播方式有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形式以及手机短信、数字新闻报刊、以及网页、手机新闻APP等多样化的新闻传播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公益活动可以依托多样化的新媒体传播形式在不同的渠道上进行公益活动的传播,极大的增强了公益活动的受众。

(二)记者依托新媒体成为公益活动的推动者。新媒体背景下,记者可以依托多样化的新闻传播形式对公益活动的内容进行宣传,同时还能依托新媒体与受众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又可以依托受众的力量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对公益活动进行转发、评论、分享,进一步推动公益活动的传播,使更多有爱心的社会人士加入进来。

(三)新媒体环境下记者与公益活动在互动中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新媒体的环境使得受众彼此之间的距离变的更为紧密,依托新媒体的背景平台,受众在这一环境下可以实现开放式的交流互动、记者作为新闻事件、公益活动的发起者,在這一背景下可以借助新媒体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受众在参与的过程中,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存在感也被激发出来。

二、新媒体时代记者在公益活动中角色优势

(一)新闻媒体记者自身存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专业的新闻媒体记者在受过新闻媒体专业培训的基础上,建立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媒体公德心。在新媒体环境下,记者的这一特质更是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新闻媒体作为公益活动的发起者无疑体现以及发挥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记者独特的思维判断力以及思考能力。记者作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常常要在纷繁复杂、海量的信息中辨别新闻信息的真伪,这种职业习惯使他们养成了独特的思维判断力以及思考能力,尤其是在公益活动信息内容纷繁复杂的当今,需要记者帮助受众去分析、调查公益活动的真伪。

(三)记者所掌握的优厚的人脉资源以及号召力。众所周知,新闻媒体记者是一项长期与不同人打交道的职业,其职业性质决定了其拥有庞大的人脉资源,尤其是在新媒体背景下,许多新闻记者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宣传公众平台,并且凭借自身的微信,拥有庞大的受众粉丝群,这种号召力应用到公益活动的宣传中,必然会带来良好的效应。

三、新媒体时代记者与公益活动的互动途径

(一)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号召群众广泛参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记者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微博平台以及借助新闻单位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对公益活动进行宣传,通过公共宣传平台的粉丝以及公益活动爱好者的转发、分享来进一步扩大公益活动的参与范围。

(二)公益活动财务管理的透明化。许多有爱心的受众之所以不参与公益活动很大程度上是担心自己的血汗钱不是用来公益,而用作它途,因此,为了使受众能够安心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就要求新闻记者在这一过程中借助新媒体的公共平台对公益活动参与者的捐款明细、去向进行透明化、公开化。

(三)利用新媒体加强公益活动的宣传力度。新媒体不仅是公益活动者的参与平台还是良好的公益活动宣传平台,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不能闭门造车,而要通过新媒体的环境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对重要的公益活动做好前期的宣传工作。衡水日报社通过在官方网站平台上设立专门的公益版块来加强公益活动的宣传就极好的利用了新媒体的公益宣传平台。

参考文献:

[1] 张勇.微时代记者与公益活动的互动方式研究[J].采写编业务研究,2016.

[2] 郭枫.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

(作者单位:衡水日报)

猜你喜欢
记者公益活动新媒体环境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