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与满足”视角下的《丝绸之路传奇》受众心理解析

2017-06-29 23:15黄丹罗艳
采写编 2017年2期
关键词:受众心理使用与满足

黄丹+罗艳

内容提要:《丝绸之路传奇》是一部以反映新疆民族团结与发展进步为主题的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后,人气一路飙升,并以全国收视第一的骄人成绩圆满收官,在全国电视观众中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新疆文化研讨热潮。本文基于视觉传播研究视角,通过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深入剖析该剧的受众心理。通过受众心理分析,指出该剧的成功之处,以期为其他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剧制播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丝绸之路传奇》;使用与满足;受众心理;新疆文化

《丝绸之路传奇》作为一部以少數民族生活为原创素材的电视剧,讲述了维吾尔族青年艾拉提从一个平凡的丝绸纺织工人,历经磨难最终蜕变为一名杰出的少数民族纺织专家的事迹。该剧播出后,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股新疆文化的研讨热潮,是内地文化企业积极参与新疆文化事业建设,共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个成功项目。

本文基于视觉传播视角,使用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深入剖析受众愿意观看并持续关注该剧的心理因素。通过探究发现《丝绸之路传奇》不仅充分满足受众的娱乐消遣需求、情感共鸣需求和参与互动等共性需求,还满足了受众的审美、文化认知等方面的个性需求。本文通过解析该剧受众的心理,挖掘这部影视剧的成功因素,为其他同种类型电视剧的制播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内容

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卡茨首次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 ,该理论把受众看作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它们接触媒介的活动看成是基于特定需求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以“满足”的过程。1974年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卡茨的理论传播模式经过一些学者补充和总结,以更加完整的姿态呈现出“使用与满足”过程:首先,受众接触、使用媒介带有目的性,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某方面的需求。其次,受众的接触行为需要具备两个要点:1、他们接触媒介的可能性大小;2、受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评价。之后,依据受众自身形成媒介印象,他们开始选择信赖媒介和具体的媒介内容进行媒介接触。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会造成两种结果:他们的需求被满足或者没有得到满足。然而不管受众的需求是否获得满足,接触媒介所产生的结果都会导致受众未来媒介接触行为的形成和实施,人们会通过是否获得需求上的满足来重塑自己的认知,更新现有的对于媒介的认识和评价,并进行不同程度的对于媒介期待的调整。综上所述,通过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在当下已经发生的媒介接触条件的情形中,决定受众是否能够接触甚至是长期使用媒介,并且形成媒介偏好的重要因素就是受众的特定需求获得的满足程度。

二、《丝绸之路传奇》栏目的受众心理需求分析

(一)共性需求。电视剧作为文化娱乐消费的一种,是人们释放生活工作压力,寻求情感共鸣,获取自我归属感的重要途径。《丝绸之路传奇》作为一档少数民族题材叙事型电视剧,它引发的收视狂潮表现出社会大众在泛娱乐时代对情绪宣泄、情感共鸣、互动参与的共性需求。

1.娱乐消遣需求。娱乐是宣泄情绪,舒缓压力的一种形式,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调节着人的心理和精神活动。所谓消遣,指借助某种爱好或感兴趣的事来打发时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受众无法通过阅读等方式获得心灵上的释怀和宣泄,观看电视剧便成为人们舒缓压力的首选途径。

《丝绸之路传奇》呈现给受众的不仅是电视荧屏中少有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影视剧题材,离奇曲折、跌宕起伏的叙述才是吸引受众欲罢不能的关键所在,充分的满足了受众的娱乐需求。剧中的男主人公和女主角从青梅竹马到两情相悦,一起历经磨难终于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是该剧不可忽视的亮点。

2.情感共鸣需求。情感共鸣是说某个具有特殊关系的群体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由于受到彼此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交流、共享和沟通。从微观个体上说,疏离淡漠的人际交往,竞争激烈职场生活,使人们陷入孤独中而无法自拔,这就促使受众个人产生了对沟通和陪伴以及情感共鸣的的强烈需求。从宏观社会层面来看,中华民族本是和谐的大家庭,由于地域距离间隔,文化认知差异等因素客观上造成了民族融合的阻碍,各族人民迫切需要搭建一座促进相互了解,互相交流的桥梁。

《丝绸之路传奇》是一部体现民族交往的电视剧。民族交往需要人与人的关系和谐、民族文化的相互认同。受众借助欣赏《丝绸之路传奇》,能够深入了解并自觉传承丝路文明,还能对新疆的民族文化形成深刻的认识,加深对民族文化的感知。让我们深刻认识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未来,《丝绸之路传奇》带给了各个年龄层观众不一样的共鸣。

3.参与互动需求。伴随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受众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一些Web2.0平台,例如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将信息传播主动权交还给普通大众。用户内容生产模式悄然崛起,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明确界限被打破。正因如此,广大受众在电视剧文化传播中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

换个视角来解释这种现象,由于受众精神需求和审美品位的迅速提升,媒介产品的丰富化使受众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参与意识愈发强烈的迸发出来。生硬的单向传播模式和僵化灌输方法让主体意识渐渐增强的受众产生强烈的抵抗心理。在这种情形下,媒介必须为受众营造共享信息的空间,满足受众的互动化心理诉求。 据统计,《丝绸之路传奇》收视人群多半具备高学历,部分受众还在自媒体平台甘当“自来水”,主动推广这部剧。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受众能够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直接、接地气的互动方式将“民族文化传播”这个颇具深度的大概念带进了平凡人的思想和生活中。

《丝绸之路传奇》创新了电视媒介传统意义上的观剧模式。主办方在荧幕内外带受众体会新疆这片热土的神奇所在。该剧凭借贴近每位受众的平凡生活,能够满足受众互动需求的剧情拉近了文化传播课题与普通群众之间的距离,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追剧热潮。为感谢观众的支持,该剧制片方在新浪微博发起“看丝绸赢大奖游新疆”的互动话题与受众进行交流。承诺每个观众只要加入该剧的话题互动就有机会赢取大奖,免费游新疆赏大好风光,此举在受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二)个性需求。受众具有混杂性的特征,其性别、年龄、身份、社会地位、教育背景、兴趣爱好,所处的文化环境各不相同。《丝绸之路传奇》以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为素材,呈现了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该剧的受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上述的共性需求外,他们还具有特定的个性需求,即受众的审美需求和民族文化认知需求。

1.审美需求。据心理学研究报告显示,人们对美好事物有着强烈的心理倾向,人在寻求美的享受中,可以获得心理满足感。审美是人类建构形象的和表达情感的方式。借助生活中审美活动,人们获得审美经验,通过审美经验的持续累积,个体产生自己独到的审美观,人因此具备了审美能力,进而产生审美需求。纵观现在的电视剧,花样不断翻新,质量不断提升,受众的审美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制作粗糙或特点不够突出的剧集越来越无法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受众对电视剧制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制作方为了能够淋漓盡致地展现出神秘的丝绸之路上的动人故事,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跨越祖国万里河山进行取景拍摄。该剧全景式描绘出新疆广袤地域的壮丽风光,冒险深入昆仑大山,让受众在剧集中驰骋辽阔的沙漠、一望无际的草原、茂盛的胡杨林,优美景观一览无余。

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0年来的发展巨变浓缩至电视荧屏,古老而又换发生机,文明与传统交织的丝绸之路也再次被揭开其神秘面纱。一场多民族大家庭的爱恨情仇也在此隆重登场,透过狭小的电视荧屏,受众品尝到了唯美的视觉盛宴。极具新疆本土风情的服饰与情景,从感官上带给受众一个为之倾倒的新疆,展现给受众一个极具亲和力的民族大家庭。

2.民族文化认知需求。每个民族独有的文化都产生于本民族特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中,都极具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召唤别族同胞不断靠近。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民族色彩浓郁,艺术价值极高。随着新疆经济实力的提升,开放程度的提高,人们了解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意愿与日俱增。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是少数民族与外界交流的桥梁,优秀的民族文化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引领一个民族风尚。为了振兴丝绸之路的现代文明,满足广大受众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欲望,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感,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用文艺的方式谱写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时代梦想。民族文化认同是各个民族团结的动力所在、是民族归属感认同感的集中体现,是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纽带。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聚集十一个少数民族的优秀演员,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融合盛宴”。

古老丝绸之路,历经百年巨变,经历了沧海桑田,如今洗尽铅华依然将它宏伟的面貌呈现在大众眼前。通过该剧,受众获得了对新疆地区民族文化的认知,满足了自身对民族文化的好奇心理。

三、结论

民族题材的电视剧创作难度非常高,这种难度体现在政策、历史和生活的真实质感各个方面。民族题材影视剧创作者除了要坚守讲多民族中国故事,弘扬多民族中国精神、坚持深入生活一线,汲取创作灵感、坚守社会效益第一,传递主旋律正能量之外,还要充分做到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求,寻找最优的受众接触点,提高受众到达率和展露频次,争取为传承多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做出杰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5).

[2]侯利强.对“使用与满足”学说中 “使用 ”理论的补充[J].山东视听,2006(08).

[3]殷乐.减压阀:电视娱乐节目——电视节目形式研究之一[J].电子传媒观察,2001(08).

[4]张洁.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娱乐节目受众研究[J].今传媒,2015(11).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受众心理使用与满足
从受众心理略论提高我国科普读物质量的策略
广告中陌生化手法的使用效果
移动媒体背景下城市电视台发展研究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推送中图像的运用
论受众心理对微电影的推动作用
从“使用与满足”看网络流行语的病毒式传播
传播学视角下微信的兴起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受众的动漫媒介接触动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