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风向标|农村物流政策升级,野百合也有春天?

2017-06-30 01:41
运输经理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站场服务站村级

2016-11-01 运输经理世界

“双11”这个原本只有年轻人和城里人“疯狂”网购的节日,如今已经渗入乡村。只是,目前国内农村物流短板仍存:物流基础设施差,网点少,导致快递下乡未能很好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尤为明显。怎么办?

为加快推进农村物流县、乡、村三级网络节点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交通运输部近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强调加强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是破解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补齐物流业发展短板、降低城乡流通费用的重要抓手。

重点一:优化节点布局,做好统筹规划

在规划布局中,要突出功能整合、资源共享、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可依托县公路货运站场等,建设(改造)县级农村物流中心,加强与商贸市场、农资中心、邮政集散中心等的衔接与融合;可依托乡镇农村客运站、电商服务中心、邮政局(所)和农资站等,升级改造建设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实现功能叠加和多站合一;可利用行政村内的农家店、综合服务社、村邮站等,建设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完善末端物流网络。

重点二:完善站场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在体系布局上,宜按照“县级中转、乡镇级分拨、村级配送”的原则定位,进行节点层次划分和功能设置。

县级农村物流中心原则上应设置运输组织、信息交易、仓储服务、快递电商等功能区块,并根据实际需要增设冷链物流等其他专业化服务。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和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原则上都应涵盖快递收寄、电商服务、信息采集、便民服务等基本功能,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还应具备短时保管和接取送达功能。

重点三:注重模式创新,强化运营管理

鼓励站场经营主体加快创新农村物流站场运营管理模式,按照“多方合作、共建共管、联营合作、利益共享”的原则,加强与农村商贸流通、供销合作、电商快递以及农产品经销、农资配送、农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的深入合作,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促进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协同创新。

要强化农村物流站点服务形象管理,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会同农业、商务、供销、邮政等部门共同设计发布本省农村物流站点的统一标识,突出交通运输形象标识,兼顾运营企业个性特色,力争实现省域范围内农村物流站点标志样式、颜色、编号“三统一”,方便广大人民群众识别,并对服务实施监督。

重点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互联互通

建设或改造县级农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县域内跨行业农村物流信息的互联共享和系统共建。依托信息平台建立身份认证和信用体系,为车货匹配等提供安全可靠的征信渠道。

按照“统一标准、互联互通、强化应用”的思路,推进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村级农村物流服務点的信息化升级改造,加强村级农村物流信息终端设备的标准化配置,完善农村物流末端信息网络,把农村物流终端服务推送到广大农户。

重点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

在县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由交通运输、财政、国土、农业、商务、供销、邮政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农村物流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制度,落实责任分工,协同解决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中的规划、土地、投资、运营等问题,统筹推进网络节点建设与发展。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筹措资金,纳入政府支持范围的站场建设项目应符合《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指南》(见附件)的相关要求。

要严格站场建设项目的评估验收,经验收合格的项目,应在醒目位置悬挂本省农村物流站点统一标识,并加强对站场运营服务的动态监测及考核监督。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主动做好沟通协调,及时总结农村物流发展中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宣传推广,重大问题及时上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站场服务站村级
贝雷梁在道路下穿铁路站场工程中的应用
贵州首个标准化7×24政务服务站正式运行
翠苑一区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正式揭牌
村级财务报账的规范化管理对策研究
帮你加油
帮你加油
浅谈村级经济管理模式
浅谈铁路既有站场改造施工技术
东辽联社成功收回村级欠款近千万
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化”的朝阳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