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成绩对大学生心理质素综合测试结果的影响①
——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2017-07-01 23:11刘晓蕊王虹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5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心理健康测试

刘晓蕊 王虹

(塔里木大学体育工作部 新疆阿拉尔 843300)

体育成绩对大学生心理质素综合测试结果的影响①
——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刘晓蕊 王虹

(塔里木大学体育工作部 新疆阿拉尔 843300)

加强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的本质功能在于增进人的健康、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该文以南疆地区高校为例,采用访谈法结合问卷式调查方法,对389位学生分性别进行了体育运动后的心理素质综合测试,结果表明,体育课程的实施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测试得分影响差异性较小,体育课程的实施对所有学生均有心理状况的促进作用;体育成绩综合得分集中在优良等级,通过体育课程的训练,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变化,提升了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测试成绩。因此,加强体育运动能调适和治疗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高校体育课程应该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调节。

公共体育课程评估 西部高校 公共体育课程 建设

大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点内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现有社会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国现行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的本质功能在于增进人的健康、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高校体育是培养现代合格创新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塑造大学生强健的体魄、完整的个性、顽强的毅力、稳定的情绪、良好的适应能力、机敏的应变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体育课程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过程,要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1]。

表1 体育运动对性别心理状况的差异性影响

为了贯彻执行《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7年5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高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进行课程改革[2]。在体育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中,积极拓展体育的功能、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整合体育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体育教育向多功能、多元化方向发展。体育教学既要强健学生体魄,又要培育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战胜自我、战胜困难、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方面的意志与品质,使高校体育教学达到身心并育的目的,调适和治疗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这正是该项目研究的目的所在[3]。

为了更全面的测试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关系问题,以南疆地区高校塔里木大学为例,采用访谈法结合问卷式调查方法,对全校各年级学生进行综合测试,研究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的影响关系。

1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发展的关系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心理学术用语,大部分的大学生刚刚成年,稚气未脱,极易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能单纯的用一个标准来定义和衡量,其标准也随着社会的变迁、人文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心理的健康与否没有明显的分界点。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是一种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融合,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心理是相互可以促进、融合的,大力发展自身的运动机能,也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对此,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A.H.Maslow提出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的十条标准,其中就有个性与个人能力的体现以及与社会的沟通[4]。美国学者Kpismre 提出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的四项标准:(1)个人的自我认同;(2)对他人的适当认同;(3)对社会现实环境的接受;(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5]。

我国目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上,一般采取人格问卷调查方法,将每年的新进校大学生按问卷调查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为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B类为心理问题较少的学生;C类为心理健康的学生。在每个高校均设置有心理咨询室,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的心理问题以及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6]。

1.2 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加强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伴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更趋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互促进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7]。提出既要重视身体素质,更要注重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德、智、体就难以得到全面发展,反过来,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又能有效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通过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增强活动的多样性、趣味性、集体性和安全性;通过开设具有时代特点的体育项目,并逐步形成自身的体育特色,提高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和锻炼过程,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来看,有关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体育教育相关的具体教育方式、方法、评价等一系列问题研究报道较少[8]。所以该课题从体育课程改革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开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调查方法

2.1 问卷式调查

以南疆地区高校塔里木大学为例,采用访谈法结合问卷式调查方法,向塔里木大学大一、大二、大三以及大四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89份,其中,大一学生中,共发放242份,女生87份;大二学生中,共发放66份,女生24份;大三学生中,共发放50份,女生35份;大四学生中,共发放31份,女生12份。调查问卷采用统一问卷方式设计,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调查问卷对象的专业情况、家庭情况、是否独立子女等情况;第二部分包括调查问卷对象对体育项目的热爱情况、测试喜欢体育项目的情况;第三部分包括调查问卷对象通过体育运动后对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心理的变化。

2.2 心理素质测试

采用测试问卷的方法,对实施体育运动项目教育后的学生进行综合测评,以得分高低进行评估。测试按男女比例分别进行,其中,共进行大学生男性测试人数231人,女生158人,测试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测试为入学时的心理综合测试,第二次为体育课程结束时的心理综合测试。综合测试完成后,按大一、大二、大三以及大四学生分别进行得分绩点的统计。

2.3 结果统计

调查完成后,运用Matlab软件统计问卷的得分情况,利用Spass软件分析各年级学生以及男、女同学经过体育运动后对心理变化的单因素影响。体育成绩按60分以下、60~75分、75~85分、85分以上4个等级进行优良等级的划分。

图1 体育成绩得分对心理测试结果的影响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运动对性别心理状况的差异性影响

通过对南疆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心理综合测试,不同性别的心理状况的差异性影响如表1所示。表1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综合测试得分有显著影响,其显著性校验P<0.05。但男生与女生之间的综合测试影响差别不大,表明体育课程的实施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测试得分影响差异性较小,体育课程的实施对所有学生均有心理状况的促进作用。

3.2 体育成绩得分对心理测试结果的影响

体育成绩得分对心理测试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整体而言,对比第一次心理测试结果,体育成绩的高低对心理测试结果影响较明显,影响较大的主要在体育成绩得分在70分以下的学生个体。当体育成绩得分较低时,心理测试得分值也较低,表现出一定的心理素质有提升空间。当体育成绩得分在80分以上时,心理测试得分值也较高,呈非线性影响。但从男生成绩与女生成绩的影响结果来看,两者之间的综合测试影响差别不大,也表明体育课程的实施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测试得分影响差异性较小,体育课程的实施对所有学生均有心理状况的促进作用。

3.3 体育成绩得分绩点与测试成绩得分情况分析

体育成绩得分绩点与测试成绩得分人数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绩点人数综合得分集中在75~85分,其中,大一学生人数占75.3%,大二学生人数占76.8%,大三学生人数占72.1%,大四学生人数占78.6%。结果表明,体育成绩综合得分集中在优良等级,通过体育课程的训练,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变化,提升了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测试成绩,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素质有较大的提升作用。

图2 体育成绩得分绩点人数情况分布图

4 结语

通过对南疆高校学生的调查,表明通过体育课程的训练,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变化,提升了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测试成绩,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素质有较大的提升作用。通过对学生群体的调查,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面对困难的能力,培育了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战胜自我、战胜困难、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方面的意志与品质,使高校体育教学达到身心并育的目的,调适和治疗了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

通过调查结果也发现,南疆高校学生在心理素质水平的提升方面仍有较大的空间,在体育训练方面,应该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锻炼习惯,及时引导学生从心理的问题过渡到体育运动水平的提升问题上来;应该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师与体育教师之间的协调沟通,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让其走出心理障碍区。

[1]刘玲玲.体育运动与大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韩军,李翔.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09(1):57-60,71.

[3]许波.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02-104.

[4]Van D. N..Twenty Years of University Report Cards[J].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2005,30(2):103-125.

[5]He Chunhua,Zhang Haiyan,Wei Aixiang.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urriculum system for cultivating applied and innovative undergraduate talents[J].Creative Education,2012,3(12):181-184.

[6]李国金,王云,藏威.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负效应[J].四川体育科学,2007(4):79-81.

[7]闫鹏飞.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36-39.

[8]袁玉涛,田振生,刘春明,等.西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的相关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10(10):87-90.

The Effect of Physical Performance on the Comprehensive Test Results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Taking Tarim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u Xiaorui Wang Ho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arim University,Ala’er Xinjiang,843300,China)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 essence of sports function is to promote human health,enhance human health, promote the process of socialization. The southern Xinji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combining questionnaire with interview method, comprehensive test,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sports on 389 students of gender af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PE courses for students of different sex psychological test sco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maller,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E curriculum for all students ha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comprehensive score of sports performance in good grades, through physical training, promoted the change of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enhance the psychological test scores for most students. Therefore, to strengthen the sports can adjust and treatment of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confusion and psychological barrier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should be timely to guide students to adjust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Wester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Construction

G642.3;G647

B

2095-2813(2017)05(c)-0084-04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5.084

塔里木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体育课程改革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以塔里木大学为例(”项目编号:TDGJ1428);塔里木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终身体育视域下我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策略研究”(项目编号:TDGJ1442)。

刘晓蕊(1977—),女,河南社旗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心理健康测试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
心理测试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心理小测试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