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镜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再手术中的临床价值及分析

2017-07-01 20:05陶丽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5期
关键词:优良率胆总管胆道

沈 超 陶丽丽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山东 淄博 225000)

胆道镜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再手术中的临床价值及分析

沈 超 陶丽丽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山东 淄博 225000)

目的研究探讨胆道镜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再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行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6.2%,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再手术治疗,可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恢复,可推广应用。

胆道镜;肝内胆总管结石;临床价值

肝内外胆管结石多出现于胆总管与肝胆管中[1]。在患者胆汁分泌和循环功能出现障碍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出现胆管炎、肝脏坏死、胆道梗死,而这些均会对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对于这种疾病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术后引发的并发症、复发以及结石残留促使患者需要多次进行手术,增加患者痛苦[2]。本文研究探讨胆道镜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再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肝内外胆管结石再手术的患者84例。男46例,女36例,患者年龄为40~80岁,平均年龄为(57.2 ±5.8)岁,手术次数1~5次,平均次数(2.1±0.3)次。经X线与B超检查诊断,所有患者均为结石复发或残留,且排除首次胆道手术患者,合并胆管炎、胰腺炎发作患者。在统计学原理指导下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差异的对照组和观察组。

1.2 方法。对照组:该组患者实行常规的胆总管取石手术。手术操作的时候患者使用气管插管方式进行麻醉。于患者上腹直肌作为手术切口。游离患者肝内胆管,并切开,探查胆道结石,使用取石钳将粒状结石取出,泥沙结石应进行清洗引流。取石结束后在胆总管下留置T管,以此支撑胆道的同时引流胆汁、碎石。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实行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麻醉方式雷同于对照组。于患者皮下穿刺建立人工气腹,借助腹腔镜来探查胆囊的具体位置,随后在右上腹直肌切口。游离胆囊,切开后将胆道镜置入其中。使用负压器倒吸。使用生理盐水清洗胆囊内壁和胆囊腔。在胆道镜的探视下确定结石的具体部位,使用超声刀清除并留置导管。所有患者手术结束后,需禁食,直至肛门恢复排气后方可进食流食性食物。监测患者血常规指标,加强护理管理。观察患者胃肠功能的变化,引流管引流与伤口愈合情况,并予以止血、补液以及抗生素等合理性治疗。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在患者治疗期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拔管时间。

优:经X线胆道造影检查,发现患者肝内外胆总管并没有及时,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并未受到任何影响;良:在检查期间发现患者肝内外胆总管有销量的结石残留,手术结束后偶尔发生胆总管炎,但可继续工作;差:检查发现患者肝内胆总管结石残留量比较多,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活动产生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的统计软件,以此统计分析治疗有效率同时资料笔中的所有数据均使用χ2进行检验。对于检验所获得的最终结果如果P<0.05,就表明研究活动产生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的比较: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

76.2 %,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性的比较: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性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性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性的比较(±s)

组别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拔管时间(d)对照组(n=42)126.9±15.716.7±4.246.3±5.7观察组(n=42)106.3±14.710.3±2.725.7±9.7

3 讨 论

在临床研究和讨论期间发现,肝内胆总管发病主要是由于胆汁分泌和循环功能出现障碍,同时也有不少患者是受到感染引起,如寄生虫感染、胆管炎[3]。事实上,患者体内胆汁中含有大分子物质、炎性渗出物、上皮细胞均有利于结石的产生。患者治疗的时候,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可保证手术视野的清晰性,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有效率。但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会有较多的残余量,增加手术后复发可能性[4-5]。同时手术操作会对机体产生损伤,特别是胆总管和肝脏会受到不良刺激,机体处于创伤应激状态下,会诱发伤口感染、胃溃疡以及胆道出血等并发症,不利于手术恢复。

综上所述,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再手术治疗,可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恢复,可推广应用。

[1] 吴黎明,程彩涛,王江华,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35例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7):516-519.

[2] 胡宝辉,罗小平,刘国红,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4,16(6):85.

[3] 徐勇士,龙运志,陈露,等.探讨纤维胆道镜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3):64-65.

[4] 徐键.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临床价值评析[J].中国处方药,2015,17(9):130-131.

[5] 徐键.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临床价值评析[J].中国处方药,2015,16(9):130-131.

Clinical Value and Clinical Analysis of Choledoch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hepatic and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SHEN Chao, TAO Li-li
(Zibo Central hospital, Zibo 2250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discussion choledochoscope in the treatment of calculus of bile duct of liver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inical value of reoperation.Methods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cut bravery manager stone extraction for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are enforcing choledochoscope bile stone extraction for.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ResultsIn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effect was found,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as 95.2%,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as 76.2%, the data in line with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The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biliary calculi surgery again,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patients with le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o restore, can be applied.

Choledochoscope; Liver bladder stones; Clinical value

R575.6+<2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15-0016-022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7)15-0016-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15-0016-02

猜你喜欢
优良率胆总管胆道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穿孔术中护理配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