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花兰

2017-07-01 22:58吴思璇
绿色天府 2017年6期
关键词:兰科传粉鳞茎

○文 / 吴思璇

独花兰

○文 / 吴思璇

独花兰

Changnieniaamoena S.S.Chien

因只有一片叶子一朵花而得名。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今年4月底,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传来喜讯,十分珍稀的独花兰现身猫儿山,这在广西是首次发现其身影。

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桂林市兴安、资源、龙胜三县交界处,由于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高。今年4月,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护人员在辖区内巡护时,偶然发现一株奇特的开花植物,该植物仅有一叶一花,叶子绿中带红,小花淡粉红色,稍肉质。后经广西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实地调查证实,该植物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独花兰。这是该珍稀濒危植物首次在广西被发现,为广西新记录属、种植物。十多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渐趋恶化和人为过度采挖,我国野生兰科植物资源遭到致命冲击,独花兰等大多数野生兰科植物处于濒危状态。

独花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生于林下腐殖质丰富且较为荫蔽的地段。主要分布于我国陕西南部、甘肃、江苏、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以及贵州,广西此次为首次记录有独花兰生存。独花兰是中国特有单型属、种植物,在兰科植物系统发育上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也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目前,独花兰群居规模及个体数量都在日趋减少,此次在猫儿山发现其踪迹实属罕见,不但丰富了其科考记录,也为研究独花兰的传粉提供了条件,意义重大。

独花兰的假鳞茎近椭圆形或宽卵球形,肉质,近淡黄白色,有2节,被膜质鞘。叶1枚,宽卵状椭圆形至宽椭圆形,背面紫红色。花葶长10-17厘米,紫色;鞘膜质,下部抱茎;花大,白色而带肉红色或淡紫色晕,唇瓣有紫红色斑点;萼片长圆状披针形;花瓣狭倒卵状披针形,略斜歪,先端钝;唇瓣略短于花瓣。独花兰种子数量众多、细小如尘,开花期间群落内的林木尚未完全展叶,郁闭度较低,其鲜艳的花在群落内很显眼,对吸引传粉者有重要作用。

独花兰是一种珍稀而漂亮的植物,素有“植物熊猫”之称。喜云雾多、湿度大、气温低的气候类型,年降雨量1500-1700mm,独花兰是自交亲和、但需昆虫传粉的异交种,多生于原生林下、树干、石上。独花兰夏天休眠,冬季生长,年生长期在八个月左右,9月中下旬地下鳞茎萌动并开始展叶,同时抽出花葶,保持这个状态度过冬季,次年3至4月开花,花瓣有红和紫白色等,花色艳丽。独花兰耐阴又防寒,适合家庭和室内培养,其植株矮小即开花。可作水旱及微型盆景的花草点缀。

独花兰属只有独花兰一个种,属于单种属,为兰科的原始类型,在兰科植物系统发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是优良的野生花卉和珍贵的药用植物。据《白水江综合科学考察报告》记载,独花兰在碧口、让水河、刘家坪均有分布。但是近年来,刘家坪区域一直没有见到过独花兰的真实面容。

独花兰为典型的虫媒花,但由于其花药被药帽密盖,花粉成熟时,昆虫无法将药帽内花粉块传入雌蕊柱头授粉结实。此为独花兰致濒危的内在因素。现有分布的独花兰是靠假鳞茎自然增殖繁衍而成。因此,在2008年、2014年,由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职工桂先群、程增林两位同志对130株独花兰进行了两次人工授粉科学实验,其结果率达76%,繁殖效果很成功。为今后人工授粉科技推广奠定了基础。

独花兰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主治功效是清肺止咳、解毒消肿,假鳞茎更是治疗疮毒与蛇伤的良药。

猜你喜欢
兰科传粉鳞茎
植物争夺传粉昆虫降低其多样性
百合鳞茎的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
蜜蜂巴士站
百合
迷你文心兰养护手册(下)
具有授粉互惠关系的非自治周期植物传粉系统的持久性
化龙山保护区兰科植物调查和保护
伊犁州野生兰科植物分布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伊犁贝母鳞茎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