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四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应用推进大会隆重召开

2017-07-03 14:23李雪憬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年9期
关键词:两用军民大会

现场聚焦

2017(第四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应用推进大会隆重召开

4月21日~22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大军工集团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简称“中国航天系统院”)、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会、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文化交流委员会、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17(第四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应用推进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地方政府、军队有关部门、军工集团及所属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民营高科技企业等600余家单位的1000余位专家和代表出席了大会。

本届大会秉承“搭建务实合作平台、为企业创造实在价值”的理念,以“智汇大平台、项目大市场”为主题,聚焦于军民两用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及“军转民”和“民参军”相关产业的发展,开展了研讨和交流活动。

为了切实推进军民资源对接,本届大会专门征集、优选了130余项优秀军民两用技术项目在大会现场进行了对接合作交流,共有60余家企业进行了项目展示,涉及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电气电缆、化工、安防、工业装备、船舶、汽车、航空等领域。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中航工业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辽宁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泰众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福能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军工单位及民营企业亮相本次展会。

本届大会设置了优秀项目投资、对接专场,同期设置政府、军工企业及民企对接专场,真正做到将军民融合项目的对接落到实处。

本届大会将优秀项目交流洽谈与主题报告紧密结合,根据当前新形势下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趋势,邀请军事科学院少将姜春良,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中心秘书长于川信,国防发展战略委员会秘书长、军事战略专家高东广,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理事会主席团执行主席张保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委员会秘书长吴志坚,国防大学原副政委李殿仁中将等专家出席本届大会。本届大会由中国航天系统院党委书记郭京朝主持。

中国航天系统院院长薛惠锋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已迈入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冲刺阶段,踏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厚重的历史担当、宏伟的气魄胆略,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吹响了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号角。打破军、民两大体系的界限,其势已成,其景可期。我们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树立军民一盘棋思想,自觉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谋划和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薛惠锋院长发表致辞

他指出,今年1月,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的成立,为从体制机制上“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构建军民深度融合的管理体制、政策体系提供了坚强保障。当前,制约军用高技术向民用转化的制度藩篱、利益羁绊正在破除,军民产业发展之间的“车同轨、书同文”正在形成。

多家优秀企业亮相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应用推进大会优秀项目展

他表示,中国航天系统院将充分发挥“军民融合转移中心”的作用,解决“分散提需求、多头搞对接”的难题,保证融合需求的“总出口”与融合供给的“总入口”完整对接,当好技术和企业的“总媒人”。他希望通过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应用推进大会这一平台,使中国航天系统院的优势能力和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向广大与会者及时传递军民融合领域最新的权威信息,展示各类企业最先进的技术与成果,对接供给和需求,推动军民融合合作的实现!中国航天系统院将把大会打造成为军民融合领域“聚众智、汇众需、集众资、合众力”的开放性融合式平台,为政、军、产、学、研、资多方主体搭建信息共通、资源共享、能力共用的有效桥梁,共同推动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中心秘书长于川信在致辞中表示,自2017年1月22日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以来,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一系列的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保障体系正在逐步搭建,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法规也将逐步出台。与此同时,2017年,军队加大了军事需求的发布力度,在网上发布了大量需求信息,为民营企业参与军民融合发展带来了机遇,对民参军企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广大民营企业应该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找准自身定位,从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人才体系等方面着手,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原国防大学副政委李殿仁中将在大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军民融合发展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全党、全军都在大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而“融合”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所在,应深入研究如何让一种资源投入获得两种产出,即既能够产生发展经济的效益,又能够产生保障国防安全的效益。本次大会的召开恰逢其时,符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符合中央的党政方针,更符合我国当代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求,以及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期待。他期望广大行业人士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创新思维,在实践中摸索,创造出新的方法、新的体制、新的市场。

高东广研究员以“改革强军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趋势”为题作了主题演讲。他指出,重塑我军指挥领导体制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然选择。“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央出台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建设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我国民营企业现已积聚了巨大的技术力量,应该利用好大会这一服务平台,了解和理解军事需求,寻求双方的“结合部”,积极推进实施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多位领导、专家出席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应用推进大会

吴志坚秘书长提出了民参军过程中需注意的几点问题。一是,军工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要有“合作共赢,共荣共赢”的思想。“民参军”即吸引全社会优势力量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保障,是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无论是军工企业还是新加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民营企业,不应仅仅是博弈的关系,而应该是合作共赢,“1+1>2”的关系。二是,参军企业不应仅停留在产品提供商的层面上。当前,我国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民营企业约有1000余家,占比约为40%,但普遍体量较小,承揽的配套任务等级较低,大部分还停留在产品提供商的层面。民营企业在参军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提升参与军工科研生产的层次,向着技术提供商、体系提供商、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转变。三是,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应具备风险控制意识。目前,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民营企业大多具有军品订单占比过大的问题,有的甚至达到百分之百。鉴于军品生产初期订货量大、涉及面广、研制周期长、回款周期长、使用寿命较长等特点,这一现象蕴藏着极大的风险。民营企业应充分认识军品生产特点,调整军、民品业务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做到军品为本,民品兴业,更好地为国防现代化服务。四是,要更好地发挥金融的作用。目前,军民融合领域各级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非常重视资本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成立了相应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等,但存在不重视基础、投资方向同质化,以及“所有制有色眼镜”、基金管理行政化等问题。

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多次讲到了军民融合发展问题。在2017年3月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聚焦于科技基础要素的军民融合和加快建设军民协同创新体系问题,对我国下一步军民融合发展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特别提出要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军民融合发展,主动发现、培育运用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前沿高端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民为军用,同时继续做好国防科技民用转化这篇大文章,形成多维一体、协同推进、跨越发展的新兴领域融合发展格局。这充分体现了军民融合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多家企业在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应用推进大会上签约

会上,姜春良少将就军事需求对国防科技工业与“民参军”军民融合的影响作了报告,详细分析了军用需求对军民融合发展中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和“民参军”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影响。中国航天系统院规划推进研究所安孟长主任就2016年国内外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特点,以及2017年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解读。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孙长就“新形势下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促进军民融合成果转化的思路”作了报告。宁夏大学校长助理、教授马涛就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作了报告。报告内容丰富,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好评。

此外,为了对在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开发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企业进行鼓励和表彰,本届大会评选出了“军民两用技术十大创新企业”,以及“十大创新项目”。其中,“军民两用技术十大创新企业”包括山东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辽宁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甘肃伯骊江3D打印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德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东汇精密机电有限公司、雄名航空科工(德阳)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莹淇车辆部件有限公司、广东三木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卫康生物集团。“十大创新项目”包括车辆联网位置可视化管理系统、抗量子无线电保密通信系统、蓝宝晶А+B+С(净化、矿化、氢化)净水机、弥散强化铜—氧化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制备及产业化、基于商业微小卫星的太空试验平台、现代应急值守一体机、新型碳基复合材料、星宇时空VR航天系统、FMС复合柔性制造单元、НGLN—高导电率铜合金功能新材料。此外,可靠性试验设备在军工领域的应用、“350km/h以上高铁铬锆铜接触线及线棒材短流工艺研发及产业化”、航天技术应用自动化产业项目、纳菲尔钨合金电沉积技术等部分优秀项目还进行了现场发布或演示。

2017年,中民新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甘肃伯骊江3D打印科技有限公司、烟台万隆真空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润浙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广东国信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入“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会”。会上,与会领导、专家为部分新加入理事会的企业颁发了聘书及牌匾。

本届大会共促成合作签约项目7项,意向合作项目13项。同时,50余家企业在对接专场活动上进行了深度交流,对接意向及对接效果明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军民融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高频词、关键词。本届大会的召开,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央及有关部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求的实际行动,也必将对推动军转民、民企参军起到促进作用。

2017年是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关键年,多项“硬”措施出台,将逐步推动我国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军民融合发展一定会迈向一个新高度! (李雪憬)

军工单位和优秀民企在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应用推进大会上进行洽谈

猜你喜欢
两用军民大会
大连海大两用船建造项目初步设计获批
晴雨天两用鞋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WAIC与WIC大会简介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1年总目次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